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緩解抑鬱情緒,從抬頭挺胸做起

紐西蘭學者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患有抑鬱症狀者若遵循古老的建議:坐姿端端正正, 直背挺胸, 就有助於緩解抑鬱情緒。

不過研究人員對這項研究成果持謹慎態度。

他們承認目前尚不知道昂首挺胸姿態能否治療抑鬱症以及治療效果能否持久。

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在將發表于 “行為治療和實驗精神病學雜誌(the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17年03月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改變人的姿態十分簡單, 誰都能接受, 這是種低風險介入療法, 既可單獨應用也可結合其他治療措施。 不過, 現在需要證實的是, 改變姿態是否確實具有效果, 特別是在實驗室外的應用臨床環境中。

改變坐姿真的能夠改善抑鬱症嗎?

以前研究發現, 無精打采的低頭彎背姿態是抑鬱症狀;同時也發現, 在健康人群中, 昂首挺胸有助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形象。 不過, 至今沒有人研究良好姿勢對抑鬱症患者的治療作用。

該研究徵集了61名有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狀的參與者進行臨床研究(這些參與者不一定被醫生診斷為抑鬱症), 而接受過抑鬱症治療和有嚴重抑鬱症狀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約一半參與者接受良好姿勢(挺胸直坐)教育指導, 有些甚至使用運動帶來固定背部和肩膀,

以幫助他們保持直立的姿勢。

另一半參與者沒有規定姿態, 運動帶隨意搭在背上, 對改善姿態沒有任何幫助的。

所有參與者被告知, 研究的目的是檢查運動帶對他們思維能力的影響。

研究人員告訴參與者這一偽目的, 是為了讓參與者忽視治療本身作用, 降低他們體驗安慰劑效應的可能性, 避免對治療效果期望過高。

不同姿勢似乎確與精神狀態有關

總的來講, 參與者開始時低頭彎背姿態較嚴重, 而早期研究證實無抑鬱症狀人群沒有這種現象。 研究人員採用運動帶校正姿態後, 參與者填寫了一份心情調查。 研究人員發現, 直立挺胸姿態組比隨意姿態組的參與者更熱情、更興奮、更有精神。 調查報告顯示, 直立挺胸姿態人群比平常隨意姿勢人群精神更飽滿。

研究人員接著想瞭解挺胸直背姿態在壓力大的條件下能否改善情緒。 所以他們讓參與者進行壓力測試, 其中包括在一組評審員面前發表即興演講, 每個參與者僅有3分鐘時間,

然後要參與者完成一項複雜心理計算題。

研究人員發現, 直立挺胸姿態組與隨意姿態組參與者在壓力測試面前情緒差異不大, 他們推測, 這可能是因為對所有參與者來說測試任務壓力都太大。

不過, 相較于隨意姿態組參與者, 直立挺胸姿態組參與者演講詞彙更多, 使用“我”字的次數更少。 以前的研究表明, 抑鬱症患者更頻繁地使用“我”字(它反映自我關注程度大), 他們在演講中所用語句精短, 停頓也更多。

研究發現, 昂首挺胸姿態可以降低抑鬱症患者的自我關注程度, 減少演講和短語的停頓次數。

研究人員指出, 直立挺胸姿態為何會對人的情緒和演講表現產生影響尚不明確。 但是昂首挺胸會導致影響人精神情緒的生理學某些變化(如增加大腦活躍度), 而且姿態可能以一種間接方式與人的情緒產生關聯,例如,從人的他行為舉止可看出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情緒。

不過這些研究的參與者未被確診為抑鬱症,研究結果對已確診患者或更嚴重抑鬱症患者是否適用臨床治療,還需要大量研究。此外,未來還需進一步研究姿態對人情緒的長期影響

常炯/編譯/世界科學

喜歡這類內容?也願意再閱讀其內容…?那麼敬請關注【博科園】今後我們會努力為你呈現更多科學知識。

而且姿態可能以一種間接方式與人的情緒產生關聯,例如,從人的他行為舉止可看出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情緒。

不過這些研究的參與者未被確診為抑鬱症,研究結果對已確診患者或更嚴重抑鬱症患者是否適用臨床治療,還需要大量研究。此外,未來還需進一步研究姿態對人情緒的長期影響

常炯/編譯/世界科學

喜歡這類內容?也願意再閱讀其內容…?那麼敬請關注【博科園】今後我們會努力為你呈現更多科學知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