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岩松談如何教育兒子:在成長中去允許

小閑說:在兒子的成長中, 白岩松一直在踐行一個詞, 即“允許”。 他說, 如果讓各位成年人回憶起咱們當初的時候, 有幾個沒打過架的, 有幾個沒抽過煙的, 又有幾個沒暗戀過女同學的。 如果他們把這些都告訴自己的父母, 那一定會讓父母們驚心動魄。 這就是成長, 是好奇, 之後那些好奇會伴隨著成長, 不斷被修正, 被改變, 被抹去。

白岩松出生在內蒙古呼倫貝爾, 那時候, 他的成績總是很差, 每天至少要挨母親兩次打, 有一次因為考得不好, 他竟然把成績榜給撕了。 直到高二, 白岩松也沒擺脫“差學生”的壞名聲, 他最慘的時候, 混到成績全班倒數第二, 上了高三, 大家都開始準備高考了, 沒人找他玩了, 他才意識到:是時候該努把力了, 之後, 他就真的開始努力。 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並訂起來, 訂出了600多頁的歷史書, 700多頁的地理書, 1000多頁的語文書。 他每天每科看30頁,

外加一些數學題。 看完、做完, 就跑出去玩了。

就這樣, 直到高考前, 白岩松把那些裝訂課本看了至少四遍, 最終以全班第8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 也就是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 沒有這一步, 不知白岩松能不能走出當初的小城, 更不知“中國金話筒獎”又會花落誰家。

在這裡講白岩松的惡補經歷, 並不是想告訴孩子平時可以逃避學習, 最後搞突擊, 而是要看懂他在“惡補”這段經歷中悟出的道理——按照計畫做事。 無論是工作, 還是學習, 當你量化之後, 目標感也就強了, 它可以有效地克服惰性, 關鍵在於量化的堅持。 所以同學們, 要嘗試量化你的學習, 要堅持, 但不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學, 今天的知識學好了, 就去放鬆自己。

成績不是衡量個人學習效果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 可在白岩松心中, 保持優秀的學習成績還是必要的。 因為如果失去了好的成績, 你就失去了目前所在年齡段的優勢感, 就沒有辦法用成績去展示自己。 所以, 同學們請努力。 還好你們年輕, 有大把的時間去犯錯與改正錯誤,

當中年來臨時, 你就更知道要趕緊做正確的事, 否則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看待兒子, 白岩松有一點感到非常欣慰, 他的兒子也愛讀書, 有點他老爸這種“讀書狂熱分子”的影子。 白岩松當初不愛看課本, 可那並不代表著他不愛看書,

從識字開始, 他就出奇地愛看書, 中學時, 白岩松讀純文學期刊《人民文字》和《收穫》, 看完了, 他就拿母親的借書證到處借書看。

他那時讀各式各類的書, 有正統小說, 還有科幻小說, 國內的也讀, 國外的也讀, 可在這一點上, 母親從不干涉他, 也沒覺得非要讀那些所謂有用的書。

對於讀書這件事,白岩松非常鼓勵,他建議家長不要考慮這本書究竟有用沒用,他說“書無閑”,還說“不從閒書進,無法從正書出”。意思是有些孩子一開始是讀不下去正書的,必須要以閒書為突破口,讓他覺得閱讀是樂趣,而不是畏懼,後續再慢慢看正書,這樣循序漸進下去,就可以養成讀書的習慣了。

兒子中考前,白岩松跟他開過一個玩笑,說“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上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他的意思是學習有用,但不可太有用。

白岩松的兒子叫白清揚,如今已經是個19歲的大小夥子了,小學快畢業時,他迷上了金庸,一口氣把金庸全集都讀了一遍,金庸的書又揭開了他對歷史的興趣,所以就開始讀清朝、明朝的歷史。他讀什麼書,白岩松沒管過,就像小時候,白岩松的媽媽沒管過白岩松一樣。

可白清揚的興趣不止這點,他還喜歡上了搖滾樂,喜歡上了足球。這兩樣興趣,白岩松依舊沒攔著,他說搖滾樂好,培養樂感還提高英文,白清揚把每天的歌詞都翻譯一遍,英文提升非常快。

孩子愛看足球,白岩松也沒管過,不僅因為這父子倆都是球迷,也因為他覺著孩子能在看比賽的過程中學到東西。記得那次是曼城隊的奪冠比賽,比賽快結束了,成績還是1:2落後,可就在最後的四五分鐘,竟然出現了驚天大逆轉,曼城隊在補時三分鐘連射兩球,奪冠!

“請問在人生中,哪有讓孩子知道什麼叫不放棄,也許就會逆轉結果的例子?這例子太好了,課堂上可給不了。”雖然看過那場球後已經淩晨兩三點,但他不擔心,他相信兒子白清揚一定會更認真、更努力。

在行動上言傳身教,在細微處耳濡目染,白岩松教導兒子,很少用“你應當怎樣”的話,而是自己做到,之後,兒子清揚就會去模仿。比如回家,乘電梯到達後,白岩松總會摁一下“一層”,這樣可以為其他想乘電梯的人節省許多時間。

後來,他發現兒子也這麼做了。

在兒子的成長中,白岩松一直在踐行一個詞,即“允許”。他說,如果讓各位成年人回憶起咱們當初的時候,有幾個沒打過架的,有幾個沒抽過煙的,又有幾個沒暗戀過女同學的。如果他們把這些都告訴自己的父母,那一定會讓父母們驚心動魄。這就是成長,是好奇,之後那些好奇會伴隨成長不斷被修正,被改變,被抹去。很多中學老師談及父母擔心的感情問題時,總說:“思想可以很複雜,但行為要簡單”。白岩松也想表達相似的意思:“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順理成章、潔白無瑕,陽光燦爛,那不是成長。成長是立體的,真實的,也會讓人有些擔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

看過央視名嘴白岩松的教育分享,希望我們都可以從中悟出一些道理。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網路

對於讀書這件事,白岩松非常鼓勵,他建議家長不要考慮這本書究竟有用沒用,他說“書無閑”,還說“不從閒書進,無法從正書出”。意思是有些孩子一開始是讀不下去正書的,必須要以閒書為突破口,讓他覺得閱讀是樂趣,而不是畏懼,後續再慢慢看正書,這樣循序漸進下去,就可以養成讀書的習慣了。

兒子中考前,白岩松跟他開過一個玩笑,說“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上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他的意思是學習有用,但不可太有用。

白岩松的兒子叫白清揚,如今已經是個19歲的大小夥子了,小學快畢業時,他迷上了金庸,一口氣把金庸全集都讀了一遍,金庸的書又揭開了他對歷史的興趣,所以就開始讀清朝、明朝的歷史。他讀什麼書,白岩松沒管過,就像小時候,白岩松的媽媽沒管過白岩松一樣。

可白清揚的興趣不止這點,他還喜歡上了搖滾樂,喜歡上了足球。這兩樣興趣,白岩松依舊沒攔著,他說搖滾樂好,培養樂感還提高英文,白清揚把每天的歌詞都翻譯一遍,英文提升非常快。

孩子愛看足球,白岩松也沒管過,不僅因為這父子倆都是球迷,也因為他覺著孩子能在看比賽的過程中學到東西。記得那次是曼城隊的奪冠比賽,比賽快結束了,成績還是1:2落後,可就在最後的四五分鐘,竟然出現了驚天大逆轉,曼城隊在補時三分鐘連射兩球,奪冠!

“請問在人生中,哪有讓孩子知道什麼叫不放棄,也許就會逆轉結果的例子?這例子太好了,課堂上可給不了。”雖然看過那場球後已經淩晨兩三點,但他不擔心,他相信兒子白清揚一定會更認真、更努力。

在行動上言傳身教,在細微處耳濡目染,白岩松教導兒子,很少用“你應當怎樣”的話,而是自己做到,之後,兒子清揚就會去模仿。比如回家,乘電梯到達後,白岩松總會摁一下“一層”,這樣可以為其他想乘電梯的人節省許多時間。

後來,他發現兒子也這麼做了。

在兒子的成長中,白岩松一直在踐行一個詞,即“允許”。他說,如果讓各位成年人回憶起咱們當初的時候,有幾個沒打過架的,有幾個沒抽過煙的,又有幾個沒暗戀過女同學的。如果他們把這些都告訴自己的父母,那一定會讓父母們驚心動魄。這就是成長,是好奇,之後那些好奇會伴隨成長不斷被修正,被改變,被抹去。很多中學老師談及父母擔心的感情問題時,總說:“思想可以很複雜,但行為要簡單”。白岩松也想表達相似的意思:“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順理成章、潔白無瑕,陽光燦爛,那不是成長。成長是立體的,真實的,也會讓人有些擔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

看過央視名嘴白岩松的教育分享,希望我們都可以從中悟出一些道理。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