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聞發佈會|全方位出擊!湖北向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假售假行為“亮劍”

打擊侵權假冒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支撐, 是營造更有競爭力投資環境的重要抓手。 今天,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通報2016年全省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情況。

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全省智慧財產權、農業、市場監管領域及刑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智慧財產權局

全省智慧財產權系深入推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 2016年共辦理專利案件2116件,其中辦理專利糾紛案件496件, 結案2097件, 結案率為99.10%。

深入開展專利行政執法辦案工作

2016年, 我省智慧財產權局系統共開展執法檢查400餘次, 出動執法人員850余人(次), 檢查商業場所500餘個, 累計辦理專利案件1595件, 繼續保持對侵犯智慧財產權與假冒專利行為的高壓態勢。

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

2016年9月, 為提升本省涉外企業智慧財產權風險防範和糾紛應對能力,

維護企業海外智慧財產權合法權益, 實施湖北省企業智慧財產權海外護航工程第一批示範企業, 共徵集全省12個市州55家企業, 確定全省海外護航工程企業27家。

進一步擴大12330服務的普及率

在設立荊門、黃石、孝感、十堰、隨州、潛江市6個維權援助分中心的基礎上, 今年又批准設立了潛江、恩施、荊州3個維權援助分中心, 進一步擴大12330服務的普及率, 為社會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智慧財產權維權與舉報投訴服務。 去年, 全省(區、市)12330熱線接聽量5249個。

省公安廳

2016年, 湖北公安部門深入開展了“荊楚平安使命2016”、食藥打假“利劍” 行動、打擊環境污染“清水藍天”等專項行動。

全省公安部門共立涉假類案件1216起, 破案1036起, 抓獲犯罪嫌疑人1177名, 摧毀各類制假售假犯罪團夥445個, 搗毀生產、儲存、銷售窩點515個, 收繳制假設備557套(件), 繳獲假藥品、假食品和偽劣商品60余萬件, 涉案總價值近6億餘元, 挽回經濟損失9000余萬元。

開展煙草行業專項整治

專項整治中, 全省共立、破涉煙類犯罪案件50餘起,

抓獲犯罪嫌疑人70餘名, 繳獲各類假煙價值達700余萬元。

強化協作 全面整治

2016年, 全省公安機關進一步完善與食安、食藥監、工商、質檢、煙草、農業等部門的執法協作機制, 提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水準。

與省煙草局、食藥監局召開打假工作座談會, 實行公安派駐制、加強打擊合力。

與環保、食藥等部門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聯合法院、檢察院和食藥監局, 制定出臺打擊食藥環犯罪工作有關規範性檔, 解決案件移交、證據收集、案值認定等“瓶頸”問題。

與省品質技術監督局稽查局開展了汽車、建材等行業的聯合執法行動。

與藥監部門聯合在重點地區開展醫保串貨聯合整治行動。

與農業執法部門開展了農藥市場聯合檢查。

2016年全省行政執法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線索319條, 其中立案217起, 破案185起, 抓獲犯罪嫌疑人371名, 搗毀生產、儲存、銷售窩點191個, 涉案總價值近7000余萬元。

省農業廳

2016年, 全省各級農業部門積極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工作, 共出動執法人員近8萬人次, 檢查生產經營企業5.6萬多家, 立案查處1200多起,挽回經濟損失3900余萬元,進一步淨化了農資生產經營環境,保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品質安全。

凝聚部門合力 形成聯打聯動工作機制

2016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省農業廳聯合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供銷社等5部門對全省17個市(州)31個縣(市)100多家農資市場(經營門店)進行了督導檢查,督促各地加大農資市場整頓力度,確保農資品質,為全省農業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2016年,全省各級農業、公安、工商和質監等農資打假成員單位堅持以專項整治為抓手,開展了“綠劍護農”、“紅盾護農”、“質監利劍”和“打四黑除四害”等行動。

一年來,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7萬人次,查處各類假劣農資案件近3000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近7000萬元,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緊扣部門職能 開展專項行動

2016年,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聚焦農業生產、緊扣部門職能,開展了種子、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掃雷”、“瘦肉精”、生鮮乳和水產品等“綠劍護農”專項整治。

大力開展種子假冒侵權治理工作

全省農業執法機構檢查種子經營門店9700多家,發放預警通知7000多份,預警勸退種子23.6萬多公斤,沒收違法種子近2萬公斤,處罰沒款300余萬元,協調種子糾紛近250起,補償農民直接損失200余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開展 “瘦肉精”等違禁物質專項整治工作

在全省範圍內實施“省、市、縣”三級畜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明查暗訪”活動,以養殖、生產經營、收購販運和屠宰環節為重點,對生豬、肉牛、肉羊、奶牛及蛋雞養殖大縣開展隱患排查,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省工商局

2016年,全省工商系統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6433件,案值8032.51萬元,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嚴格監管流通領域重點商品品質

開展“紅盾品質維權”,聚焦消費者反映突出的家用電子電器、服裝鞋帽、裝飾裝修材料、交通工具及配件、兒童用品等五大類重點商品,完成靶向式抽檢16431組,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商品立案查處4901件,案值4217.78萬元。

開展“紅盾護農”,實施流通領域農資和成品油商品品質抽檢5591個批次。

開展“紅盾網劍”行動,實施網路商品品質抽檢和監測,抽檢紡織品、鞋帽箱包、家用電子電器、裝修材料、通訊產品、日用品615批次,刪除違法商品資訊4078條,責令整改網站1419個次,查處網路違法案件877件。

全面開展訂單式打假

針對稻花香、白雲邊、鄂州武昌魚、仙桃香米、五峰綠茶、蔡林記、雙虎塗料、金牛管材等省內一大批馳著名商標品牌企業開展了訂單式打假,全年共開展訂單式打假70餘次,查處商標侵權案件200餘件。

重拳打擊虛假廣告

組織開展對不良影響廣告、含有“特供”“專供”內容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全省系統共責令媒體停止發佈違法廣告3302條次,立案查處違法廣告案件2499件。全省媒體廣告違法率下降到0.4%,處於全國第一方陣。

強化信用監管

建立湖北省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共用交換平臺,3668個政府部門共用資料1843萬條,歸集涉企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協同監管等資訊29.4萬餘條,強化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使制假售假者公示於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立案查處1200多起,挽回經濟損失3900余萬元,進一步淨化了農資生產經營環境,保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品質安全。

凝聚部門合力 形成聯打聯動工作機制

2016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省農業廳聯合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供銷社等5部門對全省17個市(州)31個縣(市)100多家農資市場(經營門店)進行了督導檢查,督促各地加大農資市場整頓力度,確保農資品質,為全省農業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2016年,全省各級農業、公安、工商和質監等農資打假成員單位堅持以專項整治為抓手,開展了“綠劍護農”、“紅盾護農”、“質監利劍”和“打四黑除四害”等行動。

一年來,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7萬人次,查處各類假劣農資案件近3000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近7000萬元,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緊扣部門職能 開展專項行動

2016年,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聚焦農業生產、緊扣部門職能,開展了種子、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掃雷”、“瘦肉精”、生鮮乳和水產品等“綠劍護農”專項整治。

大力開展種子假冒侵權治理工作

全省農業執法機構檢查種子經營門店9700多家,發放預警通知7000多份,預警勸退種子23.6萬多公斤,沒收違法種子近2萬公斤,處罰沒款300余萬元,協調種子糾紛近250起,補償農民直接損失200余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開展 “瘦肉精”等違禁物質專項整治工作

在全省範圍內實施“省、市、縣”三級畜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明查暗訪”活動,以養殖、生產經營、收購販運和屠宰環節為重點,對生豬、肉牛、肉羊、奶牛及蛋雞養殖大縣開展隱患排查,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省工商局

2016年,全省工商系統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6433件,案值8032.51萬元,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嚴格監管流通領域重點商品品質

開展“紅盾品質維權”,聚焦消費者反映突出的家用電子電器、服裝鞋帽、裝飾裝修材料、交通工具及配件、兒童用品等五大類重點商品,完成靶向式抽檢16431組,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商品立案查處4901件,案值4217.78萬元。

開展“紅盾護農”,實施流通領域農資和成品油商品品質抽檢5591個批次。

開展“紅盾網劍”行動,實施網路商品品質抽檢和監測,抽檢紡織品、鞋帽箱包、家用電子電器、裝修材料、通訊產品、日用品615批次,刪除違法商品資訊4078條,責令整改網站1419個次,查處網路違法案件877件。

全面開展訂單式打假

針對稻花香、白雲邊、鄂州武昌魚、仙桃香米、五峰綠茶、蔡林記、雙虎塗料、金牛管材等省內一大批馳著名商標品牌企業開展了訂單式打假,全年共開展訂單式打假70餘次,查處商標侵權案件200餘件。

重拳打擊虛假廣告

組織開展對不良影響廣告、含有“特供”“專供”內容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全省系統共責令媒體停止發佈違法廣告3302條次,立案查處違法廣告案件2499件。全省媒體廣告違法率下降到0.4%,處於全國第一方陣。

強化信用監管

建立湖北省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共用交換平臺,3668個政府部門共用資料1843萬條,歸集涉企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協同監管等資訊29.4萬餘條,強化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使制假售假者公示於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