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楊德廣教授的舍我高尚品質,畢業了,是我們承擔責任的開始

畢業禮不只是對一段歲月的告別, 也應是學業完成後承擔責任的開始。 自大學在中國誕生以來, 畢業禮的主題也自然離不開責任與奉獻, 許許多多畢業生都認為自己應有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擔當。 新中國成立以後, 畢業生更有一種做大事的“舍我其誰”的氣度與抱負, 上海師範大學前校長楊德廣教授就是這麼一位代表。

上海師範大學退休校長楊德廣

初中畢業時, 老師一句“健康地為祖國工作50年”的話打動了楊德廣, 從此使他這個生來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的貧苦家庭出身的孩子開始堅持在操場上跑步。 因買不起鞋子, 有時他赤著腳在煤渣跑道上跑。 他堅信, 只有身體好, 才能有所為, 才能為國家多作貢獻。 2010年, 已退休的他還不忘這句話。 他賣掉了自住的房子, 加上多年積攢的講課費和稿費共300萬元, 支持3所學校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2012年, 為幫助甘肅4所鄉村學校的貧困生,

他又籌集了200萬元。 多年來, 他生活上精打細算, 從不下一次飯館, 也從未為自己添置一件像樣的衣服, 把節省下來的錢全都用來扶持貧困生。 現如今, 楊德廣教授雖已77歲高齡, 但仍然精神矍鑠地站在教學科研工作的第一線, 奔走在鄉村學校和田間地頭。

這種始終如一的責任和奉獻, 就是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 作為生活在這個偉大新時代的莘莘學子, 作為祖國事業發展的未來中堅, 我們肩負著更大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 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