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火星探測的20年,美國獨大,印度竟然有一顆,而我們卻悄無聲息

20年前的7月4號, 火星探測取得了一次巨大的飛躍。

1997年7月4日, 美國宇航局的探路者號攜帶著索傑納號火星車, 降落到了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上。 作為自海盜1號和海盜2號之後, 又一個成功抵達火星的探測器, 探路者為之後的火星任務鋪平了道路。

原計劃探路者號登陸車在火星運行一個月, 索傑納號探測出則僅僅運行一周。 然而, 這兩個機器人都持續運行了3個月的時間, 收集了大量有關火星大氣、氣候、地質以及土地內部的資料。

索傑納

此後的20年中, 美國宇航局其他8個機器人抵達火星, 其中5個今天仍然在活躍著。 這些機器人分別是:勇氣號、機遇號、鳳凰號著陸器(2008年5月抵達火星)、好奇號探測器(2012年8月抵達火星)、火星全球探勘者號、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偵察軌道器、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探測器。

勇氣號

為了探路者號的火星登陸任務, 美國宇航局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發明了25項新技術, 其中包括索傑納機器人, 先進電腦以及氣囊著陸系統。 這些技術在隨後的任務中將勇氣號和機遇號同樣送到了火星表面。

氣囊著陸系統

勇氣號和機遇號於2004年1月份以相隔幾周的時間登陸火星, 主要任務是搜尋火星表面水的活動跡象。 它們找到了很多相關證據, 執行時間遠遠超過了規定的3個月。 最終, 勇氣號於2010年3月同地球停止了溝通, 而機遇號仍然在活躍著。

火星全球探勘者號、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偵察軌道器、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探測器, 都是軌道探測器, 它們分別於1997年9月、2001年10月、2006年3月和2014年9月抵達火星。 其他兩個發射於1990年代後期的探測器, 分別是火星氣候探測者號和火星極地著陸者, 並沒有成功抵達目的地。

如今,機遇號、好奇號、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偵察軌道器,以及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探測器,今天仍然在運行著。

而與之類似的是,歐洲的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印度火星軌道任務器,以及由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合作研製的ExoMars 2016火星探測器,也在運行著。

我國則在2016年1月11日,正式批復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為何我國的航太科技如此落後?

屆時,估計美國早已登陸火星。如果美國將火星上的獨特元素,或資源加以利用,製造出更加強大的科技,那時候我們再追已經很難。

如今,機遇號、好奇號、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偵察軌道器,以及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探測器,今天仍然在運行著。

而與之類似的是,歐洲的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印度火星軌道任務器,以及由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合作研製的ExoMars 2016火星探測器,也在運行著。

我國則在2016年1月11日,正式批復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為何我國的航太科技如此落後?

屆時,估計美國早已登陸火星。如果美國將火星上的獨特元素,或資源加以利用,製造出更加強大的科技,那時候我們再追已經很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