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關乎台積電的興衰:台積電當慎重考慮是否在美國建3nm晶片工廠

晶片, 是指內含積體電路的矽片, 是電腦或者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硬體)。 所謂的CPU, 那就是積體電路的核心配件。 電腦、智慧手機、電鍋、洗衣機、電冰箱、工業車床、飛機和汽車等都需要用到CPU。

總體上看, 截至目前, 以海思、展訊和中芯國際等為代表的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 在晶片的研發和製造上, 仍然暫時落後於以英特爾、三星和高通等為代表的國外一流半導體企業。 實際上, 在全球, 半導體行業稱得上是高端技術行業(極具挑戰性), 受到全球許許多多人共同關注和熱議不足為奇。 這恰恰說明了, 全球有許許多多人對高端科技始終懷著好奇之心, 敬畏之心。

1987年, 台積電在中國(臺灣)成立, 至今已經是一家有著30年左右發展歷史的半導體企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 台積電的市值和英特爾的市值相當, 是全球半導體行業中的一個奇跡。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自然稱得上是揚名全球的一位傳奇企業家。

2015年, 台積電的營收為265.74億美元。 2016年, 台積電的營收繼續大幅增長, 為294.88億美元, 5倍于格羅方德的營收, 10倍於中芯國際的營收。 台積電的超過60%營收來自美國市場。 全球近60%的晶片代工市場份額被台積電佔據。

然而, 時下, 台積電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可能關乎台積電的興衰?

日前, 中國許多媒體競相熱炒同一個話題。 用最簡單的話說, 台積電為了能讓自己在未來的全球晶片代工行業中繼續居於“一哥”的位置, 打算投入不少的資金和科技人才來研發更為先進的制程工藝——5nm工藝和3nm工藝。 3nm工藝又被台積電看得尤其重要???所以, 台積電正犯起了愁, 3nm工藝晶片工廠要不要建在美國?不妨以中國觀察者網的一則新聞為例, 標題為《台媒:台積電將1100億出走美國 恐造成雪球效應》。 這則新聞中提到:“臺灣目前的環境評估時間過長。 同時, 台積電對於臺灣日益升高的空氣標準表示擔憂。 最後, 因為廢除核電事宜, 導致台積電對於未來的電力供應情況信心不足。

對於這種先進的晶片來說, 生產環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3nm工藝晶片工廠要不要建在美國?台積電要在2018年才能最終確定答案。

中國有個別行內人士分析:一旦台積電研發3nm工藝獲得成功。 接下來, 台積電便要著手研發1nm工藝,

1nm以下的所謂“全新的次納米工藝(技術)”。 次納米工藝和新材料、人工智慧、量子電腦等分不開。 縱觀全球, 美國在研發新材料、人工智慧和量子電腦等方面的優勢顯著。 這位行內人士預計, 2022年到2023年, 台積電的3nm工藝將進入試產晶片階段。 接著, 2026年到2027年, 台積電的1nm工藝進入試產晶片階段。 這是否意味著, 台積電若把3nm工藝晶片工廠建在美國, 等於是“把自己的前途押在了美國”?在美國, 台積電面對的競爭對手有英特爾和格羅方德等。 英特爾和格羅方德等同樣會爭分奪秒地研發3nm工藝、1nm工藝和次納米工藝。

一些中國網友認為, 台積電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成就, 主要原因應該是, 台積電是中國的, “台積電的根在中國”(可能涉及敏感話題, 不深究了)。 台積電發言人Michael Kramer回應中國(臺灣)一些媒體:“如果我們在美國建廠,我們會做出一些犧牲。在臺灣,台積電上下協調起來非常方便。例如,如果發生地震,工廠擁有本土優勢,而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美國就非常困難了。”

台積電發言人Michael Kramer回應中國(臺灣)一些媒體:“如果我們在美國建廠,我們會做出一些犧牲。在臺灣,台積電上下協調起來非常方便。例如,如果發生地震,工廠擁有本土優勢,而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美國就非常困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