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移民富起來!——水富縣向家壩電站移民後扶產業發展紀實

怎樣讓6000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水富縣狠抓移民後扶產業發展, 瞄準產業發展不鬆勁, 讓移民群眾發展產業富起來

針對移民城鎮化集中安置和向家壩水電站下閘蓄水後形成的“高峽平湖”等特點, 水富縣委政府進行多次調研, 確定了實施“一帶、兩城、兩園”移民後扶產業發展思路, 圍繞移民集中安置點發展後扶產業。 “一帶”即沿水綏二級公路沿線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帶, 打造移民持續增收的產業支撐;“兩城”即依託溫泉移民社區和田壩移民社區, 打造中國西部大峽谷溫泉奇石城和水富建材城;“兩園”即依託省級水富工業園區和邵女坪移民社區,

打造移民工業園和邵女坪生態旅遊觀光園。

產業示範 打造綠色產業帶

圍繞打造金沙江流域移民產業示範區, 水富縣依託水綏公路邵女坪沿線發展綠色產業, 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產業協會2個、規模化水產養殖3家, 培植大型水果種植基地3家、養殖基地3家、農家樂3家、花卉(養殖)基地1個、食用菌種植基地1個, 有10戶移民成為種植、養殖產業發展帶頭人。

組織發動移民種植特色產業1980畝, 其中克隆培育種植蘭花、鐵皮石斛和牡丹花卉15畝, 種植食用菌15畝, 種植桂圓700餘畝、櫻桃350畝、核桃200餘畝、茵紅李350畝、獼猴桃350畝, 同時實施肉兔、肉牛、山羊養殖等專案。 邵女坪社區移民陳全建成邵女坪農家樂, 解決移民就業10余人;溫泉社區移民陳發昌投資200萬元建成金色農家樂, 解決當地移民就業30余人;溫泉社區移民景家才建成景秀山莊農家樂, 解決當地移民40余人就近就業。

以石為媒 打造溫泉奇石城

依託水富“中國觀賞石之鄉”美譽, 發揮西部大峽谷溫泉國家AAAA級景區人流量大的優勢,將溫泉移民安置點移民門面房進行集中打造,面向全國招商,對入駐石商給予“免三補二”和“以獎助銷”的房租政策。目前,奇石城已吸納貴州、河南、山東、重慶、四川以及雲南等地105戶奇石商戶及南紅瑪瑙商戶入駐,盤活移民門面房225間,並帶動縣內石商30戶、移民石商11戶入駐,縣內家庭藏石發展上千戶。目前,水富縣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中國金沙江奇石藝術博覽會,交易額達2.38億元,促進了移民穩定致富,形成了奇石產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被評選為2015年雲南省特色文化產業示範街區(市場),成為中國石界有較大影響力的奇石交易市場。

劃行歸市 打造鹽豐建材城

水富縣利用鹽豐移民安置點位於縣城的優勢,通過“劃行歸市”的辦法,實行“三獎一免”優惠政策盤活移民門面500余間,將縣內建材商吸引入駐,實行規模化發展。目前,建材城規劃13個專賣區,占地面積9.3萬餘平方米,建成2000平方米的建材城中心館和2000平方米的鋼材木材市場專區,形成了以“鋼材木材專區、建材中心館、安康路水泥街、向家壩大道臨街”4個建材專區,共有商鋪500餘間,已入駐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商家70餘家,主要銷售鋼筋、水泥、瓷磚、地板、石材、五金、燈具、潔具、油漆、塗料、牆紙、鋁合金、廚衛電器、家居配飾等百余種,成為購銷兩旺的建材城,受到了顧客的青睞。

龍頭帶動 扮靚邵女坪小鎮

在邵女坪移民安置點,水富縣利用向家壩電站庫區的湖濱自然風光引進水富金土地農業公司投資1.76億元建設“福疊莊園”養殖金沙江放牧魚,並繁育特種魚苗,打造邵女坪水產養殖園。同時,邵女坪社區成立專業合作社,縣移民局利用後扶漁業產業項目資金300萬元以“紅色股份”融資的形式注入水富金土地農業公司。2016年,專業合作社分紅利24萬元,邵女坪移民分紅20%,30%用於社區公益事業,50%用於再生產。

鄧勤貴是雲富街道辦事處邵女坪社區移民,2015年,鄧勤貴成立水富金園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水富錦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開發打造邵女坪現代農業觀光園和精品旅遊度假小鎮,流轉移民土地,沿水綏公路以上打造1000畝桂圓示範帶、桃李景觀帶以及休閒體驗度假產業帶,將園區建設成為集生態觀光、農業體驗、山地運動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園;在水綏公路以下至水庫邊界的集鎮內以賞花為主題,對邵女坪集鎮進行美化、香化開發,實行一街一景,打造300畝集鎮旅遊景區和120畝花海度假村;沿湖依託庫區水域打造歡樂港灣,建設遊客接待中心——半月灣酒店、兒童遊樂場、露營區、懷舊沙灘、大型游泳池、休閒觀景台等綜合性娛樂休閒服務區,把邵女坪移民安置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精品旅遊小集鎮。目前已完成投資3000余萬元,如今“山上有果、鎮裡有花、湖邊有景”的邵女坪正成為鄉村旅遊的勝地。去年“五一”假期,邵女坪湖濱狂歡節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6.6萬余人賞花度假、休閒娛樂,一舉打響了邵女坪精品旅遊度假品牌,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帶動邵女坪社區移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目前,縣移民局利用移民後扶資金1700萬元(占公司總計畫投資的15%左右)以移民集體股份注入兩家公司,待產業見效後進行收益分紅,讓邵女坪移民變股民。這樣,邵女坪移民不僅通過流轉土地收取了租金,還吸納了移民100余人就近就業。同時,在扶持移民創業發展中,水富縣整合移民、就業、人力資源等多部門培訓專案和資金,開設了種養業、電腦應用、電工電子及家電維修、電焊、串珠工藝等技能培訓班48期,培訓移民4947人次,推薦移民就業1025人次。通過實施產業發展培訓,增強移民產業發展能力,實行以獎代補、貼息貸款等方式積極鼓勵移民自主創業,目前有162戶移民自主創業,開辦賓館30餘家、餐館60餘個、超市副食門店40餘家,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4家,有15戶移民成為產業發展大戶。

陳洪義、蒲雅馨夫妻是雲富街道辦事處邵女坪社區移民,搬遷安置後夫妻倆選擇發展肉兔養殖產業。2013年10月,陳洪義夫妻倆自籌120萬元,移民部門補助36萬元,陳洪義夫妻倆動工建設大興號養兔場,成立了水富縣大興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養殖肉兔為主,養殖場占地面積8.5畝,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有標準化籠位4000個,年出籠商品兔3萬隻、種兔3000只,年產值達150萬元,去年陳洪義夫妻倆獲純利潤40萬元。目前,肉兔養殖場解決了10余名移民就業,肉兔產品還通過了無公害認證,進入四川、重慶等城市銷售。

記者:王明貴

發揮西部大峽谷溫泉國家AAAA級景區人流量大的優勢,將溫泉移民安置點移民門面房進行集中打造,面向全國招商,對入駐石商給予“免三補二”和“以獎助銷”的房租政策。目前,奇石城已吸納貴州、河南、山東、重慶、四川以及雲南等地105戶奇石商戶及南紅瑪瑙商戶入駐,盤活移民門面房225間,並帶動縣內石商30戶、移民石商11戶入駐,縣內家庭藏石發展上千戶。目前,水富縣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中國金沙江奇石藝術博覽會,交易額達2.38億元,促進了移民穩定致富,形成了奇石產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被評選為2015年雲南省特色文化產業示範街區(市場),成為中國石界有較大影響力的奇石交易市場。

劃行歸市 打造鹽豐建材城

水富縣利用鹽豐移民安置點位於縣城的優勢,通過“劃行歸市”的辦法,實行“三獎一免”優惠政策盤活移民門面500余間,將縣內建材商吸引入駐,實行規模化發展。目前,建材城規劃13個專賣區,占地面積9.3萬餘平方米,建成2000平方米的建材城中心館和2000平方米的鋼材木材市場專區,形成了以“鋼材木材專區、建材中心館、安康路水泥街、向家壩大道臨街”4個建材專區,共有商鋪500餘間,已入駐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商家70餘家,主要銷售鋼筋、水泥、瓷磚、地板、石材、五金、燈具、潔具、油漆、塗料、牆紙、鋁合金、廚衛電器、家居配飾等百余種,成為購銷兩旺的建材城,受到了顧客的青睞。

龍頭帶動 扮靚邵女坪小鎮

在邵女坪移民安置點,水富縣利用向家壩電站庫區的湖濱自然風光引進水富金土地農業公司投資1.76億元建設“福疊莊園”養殖金沙江放牧魚,並繁育特種魚苗,打造邵女坪水產養殖園。同時,邵女坪社區成立專業合作社,縣移民局利用後扶漁業產業項目資金300萬元以“紅色股份”融資的形式注入水富金土地農業公司。2016年,專業合作社分紅利24萬元,邵女坪移民分紅20%,30%用於社區公益事業,50%用於再生產。

鄧勤貴是雲富街道辦事處邵女坪社區移民,2015年,鄧勤貴成立水富金園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水富錦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開發打造邵女坪現代農業觀光園和精品旅遊度假小鎮,流轉移民土地,沿水綏公路以上打造1000畝桂圓示範帶、桃李景觀帶以及休閒體驗度假產業帶,將園區建設成為集生態觀光、農業體驗、山地運動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園;在水綏公路以下至水庫邊界的集鎮內以賞花為主題,對邵女坪集鎮進行美化、香化開發,實行一街一景,打造300畝集鎮旅遊景區和120畝花海度假村;沿湖依託庫區水域打造歡樂港灣,建設遊客接待中心——半月灣酒店、兒童遊樂場、露營區、懷舊沙灘、大型游泳池、休閒觀景台等綜合性娛樂休閒服務區,把邵女坪移民安置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精品旅遊小集鎮。目前已完成投資3000余萬元,如今“山上有果、鎮裡有花、湖邊有景”的邵女坪正成為鄉村旅遊的勝地。去年“五一”假期,邵女坪湖濱狂歡節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6.6萬余人賞花度假、休閒娛樂,一舉打響了邵女坪精品旅遊度假品牌,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帶動邵女坪社區移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目前,縣移民局利用移民後扶資金1700萬元(占公司總計畫投資的15%左右)以移民集體股份注入兩家公司,待產業見效後進行收益分紅,讓邵女坪移民變股民。這樣,邵女坪移民不僅通過流轉土地收取了租金,還吸納了移民100余人就近就業。同時,在扶持移民創業發展中,水富縣整合移民、就業、人力資源等多部門培訓專案和資金,開設了種養業、電腦應用、電工電子及家電維修、電焊、串珠工藝等技能培訓班48期,培訓移民4947人次,推薦移民就業1025人次。通過實施產業發展培訓,增強移民產業發展能力,實行以獎代補、貼息貸款等方式積極鼓勵移民自主創業,目前有162戶移民自主創業,開辦賓館30餘家、餐館60餘個、超市副食門店40餘家,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4家,有15戶移民成為產業發展大戶。

陳洪義、蒲雅馨夫妻是雲富街道辦事處邵女坪社區移民,搬遷安置後夫妻倆選擇發展肉兔養殖產業。2013年10月,陳洪義夫妻倆自籌120萬元,移民部門補助36萬元,陳洪義夫妻倆動工建設大興號養兔場,成立了水富縣大興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養殖肉兔為主,養殖場占地面積8.5畝,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有標準化籠位4000個,年出籠商品兔3萬隻、種兔3000只,年產值達150萬元,去年陳洪義夫妻倆獲純利潤40萬元。目前,肉兔養殖場解決了10余名移民就業,肉兔產品還通過了無公害認證,進入四川、重慶等城市銷售。

記者:王明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