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寧波口岸退運銷毀逾184噸不合格進口食品

央廣網寧波7月4日消息不合格典型案例及品質安全情況。

據瞭解, 這些不合格食品來自18個國家或地區, 伊朗、歐盟、日本、加拿大、美國是主要來源地。 其中飲料類、糕點餅乾類、化妝品及原料類、肉類、酒類最多, 占退運銷毀進口食品總批次的76.6%。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標籤不合格且企業放棄整改、添加劑超標、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未獲准入或無官方證書。

檢驗檢疫專家還介紹, 飲料類、肉類、糕點餅乾類等進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無中文標識或大腸菌群等微生物超標;酒類和糧穀製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非食用物質超標。

如2017年1月, 檢驗檢疫人員查驗一批來自西班牙的配製酒時, 發現該批產品含有大量沉澱物, 並出現可變化光澤, 後檢測發現該批產品超範圍添加了二氧化鈦,並添加了未經審批可用於食品的化學物質, 檢驗檢疫人員依據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判定該產品不合格, 予以監督退運處理。

2017年上半年, 寧波口岸共檢驗檢疫進口食品(含化妝品)22375批(貨物批)、貨值5.6億美元, 同比分別增長77.8%、68.4%。 這些貨物來自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進口食品貿易額列前5位的分別為:東盟、美國、歐盟、紐西蘭、澳大利亞, 共4.24億美元, 占全寧波口岸進口食品貿易總額的75.7%。 品種幾乎涵蓋了全球各類質優價廉的食品。

寧波檢驗檢疫部門說,

面對日益增加的進口食品業務量, 進口食品安全監管也面臨著巨大考驗。 檢驗檢疫部門用“四個最嚴”著力打造進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 按照“預防在先、風險管理、全程管控、國際共治”的原則, 對進口食品檢驗監管模式進行探索、創新和改革, 構建了以進口食品風險管理為核心, 分類管理、企業主責、風險防控、全程追溯為主要內容的進口食品安全監管新機制, 取得了明顯成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