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陝西村落文化|老窪灘村

老窪灘是個小小的自然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只有二十來戶人家, 一二百口人, 九姓老戶, 多是此前由商洛一帶逐漸遷徙而至。

清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初, 因為荒災難以為繼, 住在丹鳳縣東資浴鄉紅岩溝的席永順席民生父親的爺爺, 按照先前遷徙到草灘鎮湖北莊的妻子娘家親屬的提示, 攜妻李氏及子女, 經黑龍口徒步北上, 遷徙到當時的渭河幹流古河道沖積形成的南岸大面積窪地, 即長安北草灘鹽炭碼頭南岸杜家村南鹽鹼水窪灘荒地(現老窪灘村址)搭棚落腳, 不久生下三子彥德。 祖上靠著在草灘碼頭挑擔推運鹽炭販賣到長安城裡勉強謀生。

席彥德長大後勤勞善算, 開始租種杜家村劣質地播種棉花, 積攢錢財逐步與李家分別購置周圍的灘地。 後來, 彥德還為兩個哥哥家劃分了三間一過道的大宅基地。 社教時因此還給席彥德及老李家追封了“漏劃地主”成分。

關於村名的由來, 老窊灘村名稱民國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了。 “窊”通“窪”, 推行簡化字後, 根據村子所在地原來的地勢低窪之本意確定為“老窪灘”。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村東還是鹽鹼水窪灘, 村裡男童常常在積水灘用鋼筋鐵鉤打水蛇。 淺層水鹽鹼度高, 熬玉米珍都不必放堿。 人民公社集體化後, 村上還在東頭磨坊利用傳統工藝使用瓦盆晾曬熬制食用土堿。 解放後, 這裡的農業生產一直以麥子、玉米及棉花為主, 產量很低。 人民公社集體化後, 村裡開過鐵匠鋪打造農具, 六十年代, 村裡辦了集體食堂。 三年困難時期開過澱粉坊, 用玉米芯、玉米皮制做澱粉饃。 紅旗廠的排水渠也發揮了明顯的排澇降鹽作用,

直至七十年代初期, 村民們才徹底完成了全村土地平整任務。 一年到頭決分時, 扣除平時實物分配的基本口糧、自用棉及3-5斤棉籽油後, 家裡能分到幾十元現金已經是好高興的了。 一個飼養室一共只有三兩匹驢騾及幾隻耕牛。 村裡的年輕人偶爾可以去紅旗廠爬上俱樂部的高圍牆看電影, 請武術大師馮彥虎到村教學武術。 村北修了城市污水排灌的漕運明渠後, 有人利用兩邊的取土溝蓄水種植蓮菜獲得了成功。 文革時期, 杜家、湖北莊、鄭家寺、呂小寨與老窪灘合併成“紅旗大隊”時, 老窪灘為第九隊。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大隊解散了, 恢復了自然村, 推行責任田分到戶, 廣大村民獨立自主積極發展, 多種經營農副業迅速取得實效。

農產品方面有的成功種植茭白, 有的建成了平菇溫室大棚, 有的擴大了蓮菜等經濟菜蔬。 除過在紅旗廠打工搞副業外, 也有的逐步開始承包小型水電工程。 席民立率先購置了大型農業機械收割機, 走東闖西趕麥場。

2005年前, 老窪灘還是個人均純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窮村子。

兩委會為了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根據村莊現狀, 編制了《未央區草灘街道老窪灘村規劃》。 2006年, 老窪灘被列入西安市新農村建設100個示範村規劃。 市區選擇把老窪灘當作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多項政策扶持幫村裡修了水泥路。 村幹部趁勢領著大家改變村上的軟硬體環境, 招商引資一年村上就增收23萬元。 外來人口的增加, 帶動了房屋出租業。 2006年全村的道路、綠化、電話、有線電視、上下水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 所有村民參加了醫療保險。 全村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了4.15萬平方米, 戶均住宅面積500平方米;企業廠房12萬平方米, 臨建1.2萬平方米。 截至2006年年底, 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6269元。

2007年9月19日, 西安市農業培訓中心領導在村委會辦公大廳為參加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項目培訓班的村民頒發結業證;環境的優化, 知識技能的提升促進了村裡商貿發展,飲食、小超市、存儲陸續誕生。2009年,兩委會還組織143人分批去了北京天安門旅遊,組織黨員幹部去革命聖地延安參觀學習。2009年,區長楊廣亭陪同市委副書記王成文來村視察。

大明宮建材(北三環)市場北遷及城中村改造,加快了老窪灘城市化建設的步伐。2009-2010年,老窪灘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重大歷史事件都出現在這兩年。老窪灘成為和諧陝西編輯委員會《和諧陝西網》(主管:陝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陝西省發展研究中心)的理事單位,通過《和諧陝西網》就能夠瞭解作為新農村示範村“老窪灘”的基本資訊。2010年元月後,春節前20來天時間就全部完成了老窪灘舊村拆除工作。2013年4月底,51戶老村民基本上完成了回遷選房,當年10月,普遍完成新住宅裝修回遷。現在,已經是西安市城市居民的老村民重新集中安置到“香格里拉-尚城”的高層社區大樓裡。老窪灘人民真正地融入都市新生活。

知識技能的提升促進了村裡商貿發展,飲食、小超市、存儲陸續誕生。2009年,兩委會還組織143人分批去了北京天安門旅遊,組織黨員幹部去革命聖地延安參觀學習。2009年,區長楊廣亭陪同市委副書記王成文來村視察。

大明宮建材(北三環)市場北遷及城中村改造,加快了老窪灘城市化建設的步伐。2009-2010年,老窪灘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重大歷史事件都出現在這兩年。老窪灘成為和諧陝西編輯委員會《和諧陝西網》(主管:陝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陝西省發展研究中心)的理事單位,通過《和諧陝西網》就能夠瞭解作為新農村示範村“老窪灘”的基本資訊。2010年元月後,春節前20來天時間就全部完成了老窪灘舊村拆除工作。2013年4月底,51戶老村民基本上完成了回遷選房,當年10月,普遍完成新住宅裝修回遷。現在,已經是西安市城市居民的老村民重新集中安置到“香格里拉-尚城”的高層社區大樓裡。老窪灘人民真正地融入都市新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