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霍林郭勒市成功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紀實

霍林郭勒廣場。

志願者幫助進站旅客拿行李。

沙街准特花居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牆”前觀看學習。

道德講堂進社區, 居民認真聆聽。

“草原情”民間藝術團的精彩表演。

近日, 從自治區傳來喜訊, 霍林郭勒市成功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個城市整體文明和諧程度的綜合性榮譽, 也是一個城市最具價值魅力的無形資產和品牌。 自創建工作啟動以來, 霍市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的工作理念, 堅持“創建文明城市是加強和改善民生、建設幸福霍市的重要載體”的原則,

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 舉全市之力開展創建工作, 使該市的政務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城鄉環境都有了巨大改變, 市民素質明顯提升, 城市環境明顯改善, 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整體提升了城市的外在形象、管理水準、文明程度, 對外增強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 對內增強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 形成霍林郭勒發展的新優勢。

實踐活動 讓文明潤澤百姓

“自打我市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以來, 我們百姓的業餘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了, 我們這些退休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忙了, 每天除了看孩子, 還要參加演出, 市里逢年過節都會舉辦文藝活動, 使我們這些老年人也有了展示的舞臺。 ”前幾天, 正忙著準備“七一”大合唱彩排的王阿姨高興地說。

為讓百姓感受到創城帶來的變化, 進一步豐富百姓的業餘生活, 該市積極組織開展“移風易俗示範社區(嘎查村)”創建活動。 並以“我們的節日”為抓手, 組織開展了重陽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節慶文化活動, 活動中加入文明城市創建內容, 既豐富百姓業餘文化生活, 又增加了百姓對創建工作的瞭解;組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集推薦評選活動, 以家庭為單位, 共同參與文明創建。 同時, 以自治區成立70周年為契機, 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閱來閱好”主題讀書活動, 創建書香城市, 共建和諧社會。

志願服務 讓滿意融入百姓的心田

“每週都有志願服務隊來家中幫我收拾屋子, 給我做好吃的,陪我聊天,讓我感覺到了家人的溫暖。”霍市珠斯花街道綠環社區的獨居老人賈殿武高興地說。

在創建過程中,霍市把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工作與市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創建中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內蒙古志願雲”註冊志願服務團體70個,志願者12000餘名。建立霍林郭勒市志願者協會,是通遼市首家在民政註冊的志願團體。各機關單位、街道社區志願服務隊伍80余支。其中,同城公益志願團體在社會影響力和帶動力上已經形成規模,平均每月都會開展送溫暖、節能環保等志願服務活動。同時,在每年的學雷鋒活動月和重要節日活動期間,該市文明辦還組織全市志願服務隊開展剷除積雪、清理小廣告、走進敬老院、關愛貧困學生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弘揚了雷鋒精神,展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理念。

道德講堂 從機關走向村居社區

“剛才參加了這期以‘奉獻愛心’為主題的道德講堂,聽了我市梁麗波收養孤寡老人的故事,心裡很有感觸,自己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帶頭奉獻愛心。”霍市友誼社區黨員王友臣在參加完社區組織的道德講堂後感慨良多。

據瞭解,道德講堂作為道德建設的有效平臺已成為霍市莫斯台街道友誼社區創建文明城市的有效抓手。今年,該社區已結合工作實際開辦道德講堂10餘期,內容涵蓋文明禮儀、文明餐桌、文明交通、學習道德典型等,參與人數累計600餘人。

目前,該市已建立各級各類“道德講堂”64所,包括機關、企業、學校、街道、社區等5大類型,每月至少舉辦一次活動,以“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5個環節為載體,突出“善”“誠”“孝”“強”,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為主要形式,傳播凡人善舉,激勵道德自覺,宣導修身養性,引導人們在參與中學習感悟、淨化心靈,自覺踐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

思想道德建設 學習榜樣就在身邊

“社區裡的“文明家庭”照片牆又更新了,這些家庭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景山社區居民張琳看到剛剛更新的“文明家庭”照片牆說。在“文明家庭”照片牆的左側,張貼著每個家庭的感人故事,不時讓路過的群眾豎起大拇指。據該社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文明家庭’是文明創建的好辦法,把身邊的榜樣亮出來,讓居民們接受教育,現在社區裡比孝順、講文明的氛圍更濃了。”

在霍市每個社區都建起了“文明家庭”評比欄,平時,哪家被評上了“文明家庭”,家裡人都和過節一樣高興;誰家沒被評上“文明家庭”,都鉚足了勁兒,爭取下次一定要上榜。眼下,爭做文明模範典型已成為該市群眾追求的一種新風尚,以家庭為單位,共同參與文明創建,成功向自治區推薦一個文明家庭並成功入選全區第一屆文明家庭榜。

同時,為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多年來,該市共有道德模範17人,其中國家級提名獎1人,自治區道德模範提名獎4人,通遼市道德模範7人,提名獎5人,通遼市美德少年4人,通遼好人16人。

踐行核心價值觀 文明創建深入人心

霍市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始終把宣傳教育貫穿到創建全過程,印製核心價值觀宣傳海報1萬份,發放核心價值觀24字廣告扇1萬把,徵集公益廣告10個,開辦社區文明城市宣傳欄200多期,懸掛宣傳標語500餘條,製作建築工地文明牆200餘面。如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標語已遍佈該市的街頭巷尾。從黨政機關到中小學、幼稚園,從車站、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到建築圍擋、大螢幕和公共宣傳欄等各類載體,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實現處處可見。

給我做好吃的,陪我聊天,讓我感覺到了家人的溫暖。”霍市珠斯花街道綠環社區的獨居老人賈殿武高興地說。

在創建過程中,霍市把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工作與市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創建中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內蒙古志願雲”註冊志願服務團體70個,志願者12000餘名。建立霍林郭勒市志願者協會,是通遼市首家在民政註冊的志願團體。各機關單位、街道社區志願服務隊伍80余支。其中,同城公益志願團體在社會影響力和帶動力上已經形成規模,平均每月都會開展送溫暖、節能環保等志願服務活動。同時,在每年的學雷鋒活動月和重要節日活動期間,該市文明辦還組織全市志願服務隊開展剷除積雪、清理小廣告、走進敬老院、關愛貧困學生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弘揚了雷鋒精神,展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理念。

道德講堂 從機關走向村居社區

“剛才參加了這期以‘奉獻愛心’為主題的道德講堂,聽了我市梁麗波收養孤寡老人的故事,心裡很有感觸,自己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帶頭奉獻愛心。”霍市友誼社區黨員王友臣在參加完社區組織的道德講堂後感慨良多。

據瞭解,道德講堂作為道德建設的有效平臺已成為霍市莫斯台街道友誼社區創建文明城市的有效抓手。今年,該社區已結合工作實際開辦道德講堂10餘期,內容涵蓋文明禮儀、文明餐桌、文明交通、學習道德典型等,參與人數累計600餘人。

目前,該市已建立各級各類“道德講堂”64所,包括機關、企業、學校、街道、社區等5大類型,每月至少舉辦一次活動,以“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5個環節為載體,突出“善”“誠”“孝”“強”,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為主要形式,傳播凡人善舉,激勵道德自覺,宣導修身養性,引導人們在參與中學習感悟、淨化心靈,自覺踐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

思想道德建設 學習榜樣就在身邊

“社區裡的“文明家庭”照片牆又更新了,這些家庭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景山社區居民張琳看到剛剛更新的“文明家庭”照片牆說。在“文明家庭”照片牆的左側,張貼著每個家庭的感人故事,不時讓路過的群眾豎起大拇指。據該社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文明家庭’是文明創建的好辦法,把身邊的榜樣亮出來,讓居民們接受教育,現在社區裡比孝順、講文明的氛圍更濃了。”

在霍市每個社區都建起了“文明家庭”評比欄,平時,哪家被評上了“文明家庭”,家裡人都和過節一樣高興;誰家沒被評上“文明家庭”,都鉚足了勁兒,爭取下次一定要上榜。眼下,爭做文明模範典型已成為該市群眾追求的一種新風尚,以家庭為單位,共同參與文明創建,成功向自治區推薦一個文明家庭並成功入選全區第一屆文明家庭榜。

同時,為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多年來,該市共有道德模範17人,其中國家級提名獎1人,自治區道德模範提名獎4人,通遼市道德模範7人,提名獎5人,通遼市美德少年4人,通遼好人16人。

踐行核心價值觀 文明創建深入人心

霍市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始終把宣傳教育貫穿到創建全過程,印製核心價值觀宣傳海報1萬份,發放核心價值觀24字廣告扇1萬把,徵集公益廣告10個,開辦社區文明城市宣傳欄200多期,懸掛宣傳標語500餘條,製作建築工地文明牆200餘面。如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標語已遍佈該市的街頭巷尾。從黨政機關到中小學、幼稚園,從車站、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到建築圍擋、大螢幕和公共宣傳欄等各類載體,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實現處處可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