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上最貴的米,差的一斤200元,最好的4000元

有一種米, 據說是世界上最貴的米。 特級品種每斤可以買到4000元, 最差的品種也能買到200多元一斤。

此米有個好聽的名字——胭脂稻。

據說, 慈禧太后、毛澤東主席及日本首相田中角榮都慕名專門尋找過胭脂稻。

胭脂稻是河北省唐山市獨有的一種紅稻米, 目前主產地在玉田和豐南, 唐海也有一小部分。 胭脂稻外觀形似旱粳子, 有芒, 屬於粳米。

這種稻米因味腴、氣香、微紅、粒長, 煮熟後紅如胭脂,

“色微紅而粒長, 氣香而味腴”被稱做禦田胭脂米, 民間則稱之為紅稻米, 過去因是皇宮貢米而聞名遐邇。

胭脂稻除了口感好, 還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

胭脂稻到底從何而來?有一種說法聲稱, 胭脂稻系清朝康熙皇帝親手培育。 這一說法符合民眾偏好帝王將相的心理,

在民間流傳甚廣。 不少歷史人物也曾載入史書。

文學作品的描述的描述更讓這麼米名聲大振。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裡提到黑山村的莊戶給甯府送年租, 就包括“胭脂米二擔”, 胭脂米就是紅稻米, 當時很珍貴的。 賈母每日早晨最喜歡喝一碗玉田的紅稻米粥, 還時常吩咐送一些給鳳姐。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 毛澤東主席正住在中南海豐澤園。 當讀《紅樓夢》時看到有關“胭脂米”的這段故事, 引起了濃厚興趣, 即命農業部、河北省尋找此米。

後來河北省委果然尋到了, 河北省將收穫的胭脂米運送給毛主席。 毛主席接見尼克森時還和美國客人提到過胭脂米, 並且讓周總理安排在國宴上請客人品嘗過。

因為此米珍稀味美, 有一次前日本首相田中訪華時, 在貴賓席嘗到此米, 竟然識得此米, 念之於懷, 嚎啕大哭, 竟向毛主席索要此米。 據確知者言, 田中角榮侵華時部隊曾駐紮在唐山 , 有幸得之, 初嘗此米便覺美味不可言狀。 日本人愛吃大米, 戰爭時曾明確的以法律規定過在其統治下的朝鮮人、偽滿洲國的中國人均不得食用大米,

所種稻米統統供給日本作戰部隊。 後來歸國的田中, 飽嘗日本戰敗之苦, 常常有吃不飽肚子的情況發生, 每每於此, 咀嚼堪堪可以果腹平淡無奇的飯團, 田中便向同僚歎氣:“在中國, 在中國的唐山, 有一種紅稻米, 是我平生吃過最美味的東西!”可以說, 再次吃到胭脂米是田中此生唯一的夙願了。 歷史讓田中成了中日關係正常化的第一位首相, 為了完成夙願, 訪華之餘, 他硬是用3輛當時日本最好的三菱越野車跟河北省換了胭脂米的種子!胭脂稻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發麵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見證了兩國人民的友好。 (見 百度詞條“胭脂米”)

田中角榮與周總理(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有一位叫李明的老先生,祖祖輩輩幾代人為皇帝種植胭脂稻,可是到了後來,由於胭脂稻產量太低,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當地政府大量推廣高產作物栽培,不允許再栽種胭脂稻。李明老先生祖輩上一直為皇家種植胭脂稻,這種米甚得內宮監的青睞,可見此米絕非一般的凡品。於是老李偷偷的在水塘邊,野地裡偷偷的撒種,偷偷的收穫種子,期待著有一天胭脂稻大放異彩。

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玉田縣順有一位趙文廣先生,在去北京參加大白菜節的展銷會上,聽中國農科院張德純講到玉田還有胭脂稻這麼個好東西。趕巧的是,趙文廣居然是亮甲店人,家距小泉村也不遠,跟年紀人一打聽,竟然真有胭脂稻的存在。 為了使玉田胭脂米這一獨具玉田特色的地方名優特產不至於瀕臨絕種,2010年,趙文廣引進300斤稻種,並聘請李明為技術顧問,在60畝的培育基地上進行播種,終於使得這一珍惜物種重見天日。

田中角榮與周總理(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有一位叫李明的老先生,祖祖輩輩幾代人為皇帝種植胭脂稻,可是到了後來,由於胭脂稻產量太低,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當地政府大量推廣高產作物栽培,不允許再栽種胭脂稻。李明老先生祖輩上一直為皇家種植胭脂稻,這種米甚得內宮監的青睞,可見此米絕非一般的凡品。於是老李偷偷的在水塘邊,野地裡偷偷的撒種,偷偷的收穫種子,期待著有一天胭脂稻大放異彩。

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玉田縣順有一位趙文廣先生,在去北京參加大白菜節的展銷會上,聽中國農科院張德純講到玉田還有胭脂稻這麼個好東西。趕巧的是,趙文廣居然是亮甲店人,家距小泉村也不遠,跟年紀人一打聽,竟然真有胭脂稻的存在。 為了使玉田胭脂米這一獨具玉田特色的地方名優特產不至於瀕臨絕種,2010年,趙文廣引進300斤稻種,並聘請李明為技術顧問,在60畝的培育基地上進行播種,終於使得這一珍惜物種重見天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