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機器人搶人類工作?30萬元年薪都招不到機器人技工!

機器換人把低工資的工作換走了, 送來了一大批高工資、高技術含量的工作!

文/馬蘭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 中國企業都在尋求一種新的思路來降低成本。 所以, 當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浪潮席捲起來, 兩者一拍即合!

於是, 不斷有人類的工作機會被人工智慧搶走的消息傳來, 不斷有人類表達即將失業的恐慌。

手頭的工作明天就會被機器人搶走

世界經濟論壇曾發佈預測, 未來5年在全球15個主要經濟體, 包括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崛起在內, 具有顛覆性的勞動力市場變化, 將導致勞動崗位減少510萬。

英國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一份研究亦顯示, 以美國為例, 機器人預計將取代美國47%的就業崗位。 智慧型機器最終將滿足我們的醫療需求, 服務于殘疾人和老年人, 甚至照顧並教育兒童。

這些不是謠言, 因為正在發生!

2015年, 機器人搶人類工作的第一波狂潮正式來臨!

改革開放陣地廣東更是第一炮打響了“機器換人”的大動作。 2015年, 廣東共有6萬台左右機器人已經在車間上崗, 這可能替代了至少6萬工人;

2016年, 用工大企業富士康的江蘇昆山工廠已經使用機器人替代了60000個工人, 員工人數從11萬減少到5萬。

而在昆山, 還有大約600家企業也想要效仿富士康, 用機器人替代人工生產;

德國體育用品巨頭愛迪達宣佈將會利用機器人來進行生產;

全球最大的線上零售商亞馬遜, 其倉庫中基本是機器人大軍在分配貨物

……

30萬元年薪招不到一個機器人技工

採用更加高效的機器人生產替代人工, 似乎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然而, 這其中, 其實有很多資料被放大, 而關鍵字被忽視。

首先, 範圍被放大, 被取代的工作大部分發生在工廠車間。 這更多是因為, 工廠的工作大多是枯燥、重複的工作, 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也無法有創新價值。

2013年, 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調查了美國702種工作, 並將各工種在未來10到20年被機器取代的可能性分成低、中、高三個等級。

結果發現, 雖然47%的低級雇員有很高的可能性被機器取代, 但是中級工種的可能性的比例就直線下降到19%, 而高級更是機器人無法替代。

也就是說, 需要創意、情感、工作內容多變、要求有較高工作技能的工作則不容易被取代, 比如教育培訓工作、醫療工作, 以及知識性、管理性的工作。

工作的自動化程度決定了被取代的可能性高低

其次, 數位被誇大, 並不是工廠的所有工作都可被取代。 曾有報告指出, 在製造業中, 有59%的工作能夠進行自動化, 而能夠被自動化的工作中由90%的工作都能夠由機器人從事;在食品和住宿等服務業中, 73%的工作活動能夠被自動化;零售業中, 53%的工作活動能夠被自動化;在銷售活動中, 47%的工作活動能夠被自動化;在圖書管理、會計和審計工作中, 86%的工作活動能夠被自動化的傾向。

也就是說, 無法自動化的地方必然必須有人工存在, 比如在製造業中會有31%的人員一定是無法取代的。 而且, 可自動化工種中還有10%是無法完全依靠機器人的。

機器人真的無所不能嗎?

再次,方向單向化,其實機器人不只是搶工作,還新增加了工種。比如,機器人在的地方,必須有人來操作。也就是技工。“30萬元年薪招不到一個機器人技工”已經成為某些工廠的現狀,而並非危言聳聽。

在江蘇某公司,已經大部分實現了“機器換人”,提高了操作效率和精確度。然而,他們現在惆悵的是,機器人技工的大量匱乏,即便年薪高達30萬元,但還是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手。

按照正常的分工,每5排機器人操作設備就必須要有2名專業技師跟著,既維持機器人運轉,同時還會簡單維護維修,以達到機器人生產線不會亂。畢竟,每條機器人生產線的年產值都很高,低的也在1億元左右,所以,一旦機器人設備出現故障,幾百萬元的損失簡直是太容易。懂得一線操作的工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及時止損。

人類其實有其他更多工作機會

可見,機器人並非單向的搶走工作,其實提供了更有價值含量的工種。有報導指出,僅蘇錫常地區使用工業機器人的企業就要達3000家以上,由此造成的操作、維護、安裝調試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技能人才缺口超過10萬人。

現在,專門培育機器人技術人才的學校以及專業正在招生,吸引了很多人報名。

機器人真的無所不能嗎?

再次,方向單向化,其實機器人不只是搶工作,還新增加了工種。比如,機器人在的地方,必須有人來操作。也就是技工。“30萬元年薪招不到一個機器人技工”已經成為某些工廠的現狀,而並非危言聳聽。

在江蘇某公司,已經大部分實現了“機器換人”,提高了操作效率和精確度。然而,他們現在惆悵的是,機器人技工的大量匱乏,即便年薪高達30萬元,但還是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手。

按照正常的分工,每5排機器人操作設備就必須要有2名專業技師跟著,既維持機器人運轉,同時還會簡單維護維修,以達到機器人生產線不會亂。畢竟,每條機器人生產線的年產值都很高,低的也在1億元左右,所以,一旦機器人設備出現故障,幾百萬元的損失簡直是太容易。懂得一線操作的工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及時止損。

人類其實有其他更多工作機會

可見,機器人並非單向的搶走工作,其實提供了更有價值含量的工種。有報導指出,僅蘇錫常地區使用工業機器人的企業就要達3000家以上,由此造成的操作、維護、安裝調試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技能人才缺口超過10萬人。

現在,專門培育機器人技術人才的學校以及專業正在招生,吸引了很多人報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