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SAP中國研究院長李瑞成:人工智慧會讓未來組織徹底扁平化

SAP中國研究院與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合作的智慧製造示範生產線

人工智慧對未來商業有何影響?

對於這一問題, 從科學家、產業界人士到創業實踐者都正在給出不同層面的回答。

而在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看來, 除了人工智慧將影響一大批人的就業外, 最主要的影響就是未來的商業組織將徹底成為“啞鈴型”組織。

李瑞成所說的“啞鈴型”組織, 即高層決策層與基層執行層直接連接, 原來中間龐大的負責上傳下達的科級層將消失。 李瑞成強調, 高層決策層並不僅僅是管理層, 還將包括演算法師等思考和創造性的高級崗位。

以前的商業組織, 中間有龐大的科層級, 他們既發揮了上傳下達的功能, 但又往往阻礙了資訊在商業組織中的無損傳播, 甚至很多時候出現令行不達或基層意見無法向企業高層如實或及時轉達的情況。

“SAP正在面向人工智慧打造新技術體系,

將逐步取代中間層, 未來的組織將是啞鈴型, 兩邊‘重’, 中間少。 ” 李瑞成向鈦媒體記者說。

過去, SAP作為ERP軟體的典型代表, 一直在生產和製造System of Record即交易記錄型系統, 也就是通過ERP軟體來完成整個交易的資訊與資料的記錄、流轉與管理等。 李瑞成告訴鈦媒體, 這個模式已經存在很多年了, 屬於企業組織形態模式1, 即以資料為基礎的系統。 但資料存儲在系統裡, 實際上產生不了更多價值。

“怎麼能夠使資料產生更大的價值?我們提出要從模式1轉到模式2。 模式2的世界是更加智慧的世界, 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大資料、超級計算能力這三大要素, 完成從模式1到模式2的轉變。 模式2系統具有大量人工智慧角色體系特徵,

企業高層都不需要更多思考, 系統將自動根據現有的運營狀況, 計算出如何調整經營方向、如何使企業運營的更好。 ”

2016年9月底時, SAP 決定未來五年內將投資20億歐元, 幫助企業和政府機構利用不斷增加的感測器、智慧設備和大資料, 實現基於物聯網的數位化轉型。 SAP Leonardo物聯網產品組合曾是“SAP IoT”產品線品牌, 但在2017年5月的SAP全球SAPPHIRE Now大會上, 進一步把 Leonardo拓展成為基於機器學習的數位化創新平臺。

李瑞成強調, 物聯網固然重要, 但數位化轉型遠遠超出物聯網, 而是在一個更大的範圍內發生的深刻變化。

擴展的SAP Leonardo產品線, 基於SAP HANA平臺, 打造一個以HANA、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所有數位化技術融合的新平臺, 同時融入了SAP豐富的經驗、積累多年的企業流程和行業知識,

以及先進的設計思維方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