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你總想吃高熱量零食?

總想吃高熱量食物?

都是五顏六色的包裝的鍋——剛獲得2017年腦科學大獎的科學家說。

撰文 Ian Sample

翻譯 邢浩然

審校 丁家琦

怎麼幫助人類解決肥胖的問題?將高卡路里的食品放在看上去不那麼引人注意的包裝裡銷售或許是一個辦法。

說這話的科學家, 因為在大腦獎懲機制方面研究獲得了神經科學界最豐厚獎金。

高卡路里食物通過色彩鮮豔的包裝和吸引人的廣告吸引著消費者去購買, 並在同時給他們帶去暴飲暴食和肥胖的風險, 在劍橋大學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沃爾夫拉姆·舒爾茨(Wolfram Schultz)教授這樣說道。

“我們不應該宣傳推廣或者鼓勵不必要的卡路里攝取, 在人腦中存在調控攝取卡路里的機制, 但事實上, 但我們並不需要這些卡路里。 ”舒爾茨在週一召開的宣佈2017年腦科學大獎得主地新聞發佈會上這樣說道。

“一旦那些有著五顏六色包裝的高卡路里食品出現在你的冰箱裡,

就會刺激你下次購物時你就會買更多類似的食品, 每次你打開冰箱的時候, 這些包裝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直到你吃掉他們。 ”他補充道。

舒爾茨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蓋茨比神經計算科學系主任彼得·達揚(Peter Dayan)以及倫敦大學學院馬克斯普朗克計算精神病學和衰老研究中心主任雷·多蘭(Ray Dolan)共用了來自丹麥倫德貝克基金會的100萬歐元獎金。 他們三人一起揭示了大腦是如何利用獎賞機制去學習和塑造行為的。

30年前, 舒爾茨發現大腦裡的神經元會釋放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 他發現, 當動物在接受果汁的獎勵時, 大腦裡的那些神經元就會被啟動。

當達揚在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工作的時候,

他意識到, 這種由多巴胺神經元產生的信號類似于人工智慧研究者口中的“獎賞預期誤差”。 這個信號可以用來衡量期望值與實際值之間的誤差, 它會在結果好于誤差時增強, 這對於要做出最佳選擇的神經系統起著重要的作用。

這些科學家們的研究為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的精神障礙帶來了曙光, 這些疾病都是由於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凋亡導致的。 在30歲以後, 人會以每年10%的速度丟失掉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 而神經元的過多丟失不僅會影響他們的運動, 還會改變他們的學習以及決策的能力。

被診斷為帕金森病的人經常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來提升他們體內的多巴胺水準。 這些藥物可以幫助他們恢復原有的運動能力,

用在在疾病早期還可以提升認知能力。 但是這種藥物也有副作用:使得一些患者變成了執迷不悟的賭徒和購物狂。 對於獎賞回路的研究表明, 這是因為多巴胺水準提升了他們對於獎賞的感知能力。 多蘭曾經治療過有帕金森病的患者, 說他認識一些患者在服用了這種藥物後沉迷於賭博, 最終傾家蕩產。

這幾位科學家將在5月4日接受頒獎, 達揚和多蘭表示他們還沒決定將這筆獎金用在什麼地方, 但是舒爾茨已經計畫把這筆錢花在一趟之前去不起的旅遊上。

環球科學2017年招聘閱讀原文購買《環球科學》3月號新刊。

原文連結: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7/mar/06/obesity-sell-high-calorie-foods-in-plain-packaging-says-2017-brain-prize-winner-wolfram-schultz-peter-dayan-ray-dola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