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華陽「漢水悠悠」佛坪賦

佛 坪 賦

華 陽

漢中東隅, 即我佛坪。 南通川蜀, 北抵秦雍。 天地精華盡享, 資源富集獨擁。 峰嵐披翠綠, 隨處如畫廊;西安後花園, 旅業漸昌興。

西成客專、引漢濟渭, 我雄踞也, 交通之便捷, 誰堪與比;西漢高速、城周公路, 過斯域也, 綠色之絕美, 唯此為勝。

群巒疊嶂, 地多寶藏。 讜駱古棧, 斑斑兮遺蹤, 可懷古也;皚皚太白, 魏巍兮高哉, 直插穹蒼。 泉水叮咚, 清澈而見底;四季花海, 行旅之天堂。 光頭山瑤草茵茵, 藏金納貝;紙坊坪潭水碧藍, 舉世無雙。 熊貓穀、大峽谷, 鳥囀天籟, 林啼猿聲;黑龍潭、鯉魚潭, 瀑吐霓虹, 粼粼泛光。 藥子梁遍地是寶, 天賜之藥庫也;涼風埡一步一景, 令人神怡心曠。 樹多嘉木, 生板栗、生漆、天麻諸特產;地系福地, 產紅豆杉、獨葉草、廟台槭之珍物;山多富山, 藏石墨烯、大理石、石英砂等巨礦。 狩獵場、百鳥園, 妙哉別有情趣;三疊泉、雙心池, 美哉無言以狀;母女峰、棲雲山,

壯哉渾然天成;大河壩、火地壩, 神哉勝似蘇杭。

品不盡, 這菜肴, 那美食;賞不完, 這奇趣, 那倩景。 大熊貓嚼竹弄筍, 一副憨憨樣兒;金絲猴唧唧歌唱, 或枝丫上躍騰;羚牛啃食青草, 或奔突于山嶺;朱鹮搭築巢窩, 或飛翔於天空。 行于幽林, 近可觀鳥之麗姿;佇於崗巒, 遠則聽獸之嚎聲。 石墩河, 考稀世之“黃連”;三教殿, 察千年老銀杏。 山肴野蔌, 對味脆爽;柴火蒸飯, 舒心溢馨。 紅燒土豬肉, 乾菜燉臘肉, 祖傳之秘笈;板栗燜土雞, 酸辣山溪魚, 譽播於宇中。

清道光設廳, 治設厚畛;佛爺坪有佛, 故得其名。 民國初設縣, 匪患嚴重;無奈而遷徙, 址即今城。 紅日出東方, 佛坪獲光明;百業俱發展, 百姓奔錦程。 六九洪災, 塗炭生靈。 黨中央關懷, 傾力重建;溫家寶親臨,

撫慰災民。 數載奮鬥, 變化迅猛。

看我今日佛坪:情為民系, 精准扶貧加力;突破重點, 攻堅披荊斬棘。 縣城建設日酣, 高樓大廈林立;實施“四化”工程, 鄉村凸現美麗;集鎮市場活躍, 招徠商賈雲集。 引漢濟渭, 移民安置, 勳功赫赫;南水北調, 迴圈發展, 已顯端倪。 山茱萸節, 徜徉於花海;大熊貓節, 旅遊者絡繹。 清涼帳篷節, 親近自然;山莊農家樂, 特色迥異。

祁我佛坪, 再鑄輝煌:科學施策, 助推全面小康;追夢成真, 騰飛再插翅膀!

2012年6月初稿2017年7月二稿

作者簡介:沙建國, 公務員。 歷任教師, 新聞編輯, 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鄉鎮黨委書記兼人大主席, 縣檔案局、文體局(含旅遊局)、市檔案局領導。 業餘有60余萬字各類作品在中省市報刋發表, 編著專著9部近200萬字;曾被省委省政府記一等功。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傳播三線文化 增強國際交流

【期刊 534 】

本期責編:田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