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多生氣都要忍住,這事可足以害了你家孩子

“脾氣, 是世上百害而無一利的東西”

我相信, 就算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冷靜、最克制的家長, 都一定有被孩子逼得失去理智的那個經歷。

昨天, 我帶著小柳丁去菜市場買菜, 剛到社區門口, 遠遠地看到浩浩一邊抹眼淚一邊跑著, 希望能追上健步如飛的媽媽。 我加快腳步, 想去問問發生了什麼, 可還沒走幾步, 就聽到浩浩媽大聲的訓斥聲:

“就是因為你拖拉, 今天第一天去上書法班就遲到, 你讓老師怎麼看?萬一路上堵車怎麼辦?我怎麼生了你這熊孩子!”

表情很凶, 吼完又快速向前走開了, 根本顧不上後面追趕的浩浩……雖然隔了很遠,

但殺傷力都把小柳丁嚇得抓緊我的手。

自打認識她以來, 浩浩媽一直很知性, 全身散發這溫柔可親的氣質, 從來沒有見過她發這麼大火, 真不知道今天怎麼了。 我急忙蹲下來安撫小柳丁說:“兒子, 不害怕, 我們去買菜吧”!

看著浩浩傷心痛哭的樣子,

我知道一句“不害怕”可以安慰小柳丁, 可要多少句“對不起”才能説明浩浩走出陰影啊。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1

經常發脾氣, 將收穫怎樣的孩子?

1、做事沒主見的孩子

第一次孩子吃飯不小心把筷子弄掉了, 家長情緒一生就是一頓批評:“都這麼大了, 筷子都拿不好”、“下次再這樣, 飯就別吃了”……

第二次孩子走路摔了一跤, 爸媽氣不打一處來, 上來就是一頓大吼:“你知道洗衣服有多累嗎?”“走路能不能好好走, 看著路”……

孩子的理解能力很簡單, 每次只要做了爸媽不喜歡的事, 或者嘗試新的東西, 只要出現問題就會被罵, 一次, 二次, 三次……久而久之, 孩子在做任何事之前,

都會先想著這件事會不會惹爸媽生氣, 顧慮多了自然就不敢放手去做了, 最終會變成沒有主見的孩子。

2、脾氣火爆的孩子

什麼樣的環境, 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壞脾氣是會遺傳的。

爸媽經常發脾氣, 讓孩子以為發脾氣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當他以後自己遇到問題時,

就會嘗試用發脾氣來解決, 久而久之, 就會形成火爆、任性、衝動的性格。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 極容易出現“發洩傷害、複製暴力”的情況, 他們踏入社會, 經常會因為意見不合, 就跟同事發生分歧, 跟朋友產生矛盾, 社交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這正如蒙台梭利說的, 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3、消極自卑的孩子

跟脾氣火爆的性格完全不同, 父母經常發脾氣, 還可能會導致孩子極度自卑。

很多父母在對孩子發脾氣時, 都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幌子, 內心可能會想著:孩子, 你怎麼就不能給我爭口氣呢?孩子考不到班級前三, 回家後一頓訓斥是免不了的;比賽沒有獲得一等獎, 回家後照樣是一個番數落。

而當孩子每次都達不到父母的高標準, 不止是失落, 更多的是自責、愧疚, 他們常常陷入:我要是再優秀一點, 媽媽就不會生氣了的誤區, 嚴重時, 會覺得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上。

這類孩子在潛意識裡, 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 很害怕有天父母就不愛他了。 試問一個缺乏愛和安全感的孩子, 又怎麼會有自信呢?

2

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1、改變說話方式

孩子不是我們情緒的垃圾桶,與其動怒大吼,倒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火冒三丈:就知道你沒用心,成天想著玩!這樣的發洩不僅不會讓孩子學進去,反而會更加抵觸學習。如果你這樣說:孩子,你是不是在寫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了,說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認真地寫完作業,而不是為了懲罰他,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跟孩子站在對立面,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已經有無數案例證明,“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

2、想發火,趕緊離開

很多人只是當了爸媽,又不是出家了,誰都不可能沒有一個暴脾氣,就像一向溫柔的浩浩媽,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多次提醒孩子吃飯不要吧唧嘴,可他還是不改正,這樣的情況很難不發火。再你快控制不住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去衛生間洗把臉,然後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深呼吸一口,冷靜一下。

想想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一般來說,吃飯發出聲響是因為吃的太快了,你何不跟孩子比賽,看誰吃飯吃的慢。

當脾氣上來的時候,千萬不要做任何決定,說任何話,因為這些舉動有時會讓你後悔十年。

3、換個方式發洩出來

一味的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最好的做法是,學會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朋友老陳剛當老師那會,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一個孩子上課不好好聽課,他就氣得渾身發抖,但是他沒有在班級發火過,而是下課回到辦公室把自己的內心感受打出來:xx天,xx同學上課說話!

家裡也是一樣,當你想發洩時,不如把自己的情緒寫在本子上,隔段時間回頭看發現,其實也沒什麼;或者用平靜的語氣,把內心的想法說給家人聽。

一樣的情緒,如果你用發火的方式向孩子發洩,會把他越推越遠;而用談心的方式,則會使親子關係更加親密。

4、風暴過後,記得“善後”

每個人都不能保證永遠的理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就要積極去處理,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如果你意識到了不妥,或者發完火充滿內疚的話,主動去跟孩子溝通,跟他說當時你發火的原因:是心情不好,還是他犯了一個屢教不改的錯,必要時為你的情緒失控道歉,最後可以跟孩子談談發火這件事,包括你對他的期待,並做個相應的約定等等。

千萬不要覺得事情過去就過去了,有些事情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一生。還有沖孩子發火的次數也不能過於頻繁,沒完沒了。

我們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情緒,給家庭帶來的地震般的影響。要清晰的看見:放任自己的脾氣,會給孩子受到巨大的傷害,這些傷害,即使成年後也不能輕易消除。

適當的和孩子講講道理,適當的給予些許懲罰,要比蠻橫的發脾氣有效的多。

2

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1、改變說話方式

孩子不是我們情緒的垃圾桶,與其動怒大吼,倒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火冒三丈:就知道你沒用心,成天想著玩!這樣的發洩不僅不會讓孩子學進去,反而會更加抵觸學習。如果你這樣說:孩子,你是不是在寫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了,說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認真地寫完作業,而不是為了懲罰他,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跟孩子站在對立面,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已經有無數案例證明,“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

2、想發火,趕緊離開

很多人只是當了爸媽,又不是出家了,誰都不可能沒有一個暴脾氣,就像一向溫柔的浩浩媽,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多次提醒孩子吃飯不要吧唧嘴,可他還是不改正,這樣的情況很難不發火。再你快控制不住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去衛生間洗把臉,然後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深呼吸一口,冷靜一下。

想想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一般來說,吃飯發出聲響是因為吃的太快了,你何不跟孩子比賽,看誰吃飯吃的慢。

當脾氣上來的時候,千萬不要做任何決定,說任何話,因為這些舉動有時會讓你後悔十年。

3、換個方式發洩出來

一味的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最好的做法是,學會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朋友老陳剛當老師那會,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一個孩子上課不好好聽課,他就氣得渾身發抖,但是他沒有在班級發火過,而是下課回到辦公室把自己的內心感受打出來:xx天,xx同學上課說話!

家裡也是一樣,當你想發洩時,不如把自己的情緒寫在本子上,隔段時間回頭看發現,其實也沒什麼;或者用平靜的語氣,把內心的想法說給家人聽。

一樣的情緒,如果你用發火的方式向孩子發洩,會把他越推越遠;而用談心的方式,則會使親子關係更加親密。

4、風暴過後,記得“善後”

每個人都不能保證永遠的理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就要積極去處理,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如果你意識到了不妥,或者發完火充滿內疚的話,主動去跟孩子溝通,跟他說當時你發火的原因:是心情不好,還是他犯了一個屢教不改的錯,必要時為你的情緒失控道歉,最後可以跟孩子談談發火這件事,包括你對他的期待,並做個相應的約定等等。

千萬不要覺得事情過去就過去了,有些事情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一生。還有沖孩子發火的次數也不能過於頻繁,沒完沒了。

我們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情緒,給家庭帶來的地震般的影響。要清晰的看見:放任自己的脾氣,會給孩子受到巨大的傷害,這些傷害,即使成年後也不能輕易消除。

適當的和孩子講講道理,適當的給予些許懲罰,要比蠻橫的發脾氣有效的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