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美女伴你游世界34—河南省一生必去的101個地方(鶴壁卷)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 這些輝煌燦爛的文化瑰寶, 走過數千年, 歷久而彌新。 “伸手一摸就是兩漢文化, 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 ”河南地處中原, 文化源遠流長, 底蘊深厚, 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在壯美的中原湖光山色中, 追尋我們的血緣之根, 追尋我們的民族之根, 追尋我們的文化之根, 這也許就是“文化河南, 壯美中原”的真正意義。

62、五岩山

五岩山, 古稱蘇門山, 位於鶴壁市老市區西北8公里處, 歷代多有名士高僧、文人騷客, 如晉代的孫登、阮籍、嵇康等攬勝駐足, 更因大唐藥王孫思邈曾經隱居於此而久負盛名。 可以說, 千百年來, 五岩山之所以遊客不斷, 除了她優美的自然風光魅力吸引外, 更重要的還是那厚重的文化底蘊。

63、朝歌古城

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 有4位商朝帝王以沫為都, 商紂王執政時期將沫改為朝歌。

朝歌是《封神榜》故事的演繹地。 紂王在牧野之戰失敗後, 和王后妲己被埋葬于淇河岸邊。 朝歌還是中國周朝最大的諸侯國衛國的首都, 衛國第18代國君衛懿公嗜好養鶴, 典故有好鶴失國、玩物喪志。 淇園是中國商朝的國家園林。 還有三海子、摘心台、鹿台、淇水關、折脛河、三仁祠、箕子廟、荊軻塚、衛國城牆等歷史遺跡。 陶淵明、柳宗元、王十朋、於謙等都曾到朝歌並作賦題字。

64、雲夢山

位於淇縣, 鬼穀子曾在雲夢山隱居講學, 開辦中國第一座軍校, 培養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縱橫家、軍事家。 由戰國軍庠、五裡鬼穀大峽谷、雲夢草原三部分組成, 面積約26平方公里, 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現有孫臏洞、毛遂洞、捨身台等。 附近古靈山是女媧修真處、紂王降香處、《封神榜》故事發生地;主題文化是女媧文化和殷商文化。

主要由六大遊覽版塊組成:紂王降香處—女媧宮主景區, 紂王採暖行宮—朝陽寺, 紂王避暑行宮—清涼庵, 清代古民居石頭城—涼水泉, 天下第一銅頂, 佛教聖地—靈光閣。

65、大伾山

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浚縣城東,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山上築壇祭天。 山麓有開鑿於1600多年前北魏太和年間的北魏大石佛。古黃河流於山腳下,每到雨季常會洪水氾濫,故雕石佛以鎮之。大伾山主要有大石佛、天甯寺、太平興國寺、天齊廟、禹王廟、孔廟、呂祖祠等。魏文帝曹丕寫《黎陽作》,唐洪經綸、高尚志,明盧象升、王陽明,清王鐸、程芳等曾登臨賦詩題詞。山上著名石雕作品有大伾山摩崖大佛、隴西尹公浮圖、北魏石獸、唐代大伾山鉻,《准敕不停廢記》碑、《康顯侯告》碑、龍洞壁雕、王陽明《登大伾山》詩、王鐸摩崖題記。西側浮丘山有唐千佛寺石窟、明碧霞宮等。

66、上峪火山

位於淇濱區上峪鄉,是一個距今已有300多萬年的古火山口,是中國迄今發現的3個“地幔視窗”之一。“地幔”是地球地殼與地核之間2900公里厚的固體圈層,一般距地表70公里~80公里,一般不易為人所見,但此地幔窗口卻將地球深處的奧秘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此處地幔物質裸露地表,地幔現象暴露較為完整。這裡不僅有各種橄欖岩類的深厚包體,而且數千年的物質也隨處可見,從這裡不僅可看到上地幔、下地幔到地表大約幾百公里到2900公里的地幔物質,還可以看到從地幔到地表各個地層物質,有被熔岩漿包圍的石灰岩,有被燒酥變成的石灰,還可看出各種顏色的寶石,是一座天然的地幔物質博物館。

67、淇河七裡溝

位於淇濱區大河澗鄉牛橫嶺西至河口村一段淇河河谷,史上曾是山西通往中原的一條古棧道。全長七華里。

七裡溝秀峰粗獷雄峻,山岩溶洞神奇幽深,溪泉山瀑綺麗多姿,河水清澈見底,有屏風山、老人峰、求子洞、八戒峰、寶靈寺遺址、掛溝世外桃源、橋頂山、靜心洞、盤龍山等22處人文自然景觀。

山麓有開鑿於1600多年前北魏太和年間的北魏大石佛。古黃河流於山腳下,每到雨季常會洪水氾濫,故雕石佛以鎮之。大伾山主要有大石佛、天甯寺、太平興國寺、天齊廟、禹王廟、孔廟、呂祖祠等。魏文帝曹丕寫《黎陽作》,唐洪經綸、高尚志,明盧象升、王陽明,清王鐸、程芳等曾登臨賦詩題詞。山上著名石雕作品有大伾山摩崖大佛、隴西尹公浮圖、北魏石獸、唐代大伾山鉻,《准敕不停廢記》碑、《康顯侯告》碑、龍洞壁雕、王陽明《登大伾山》詩、王鐸摩崖題記。西側浮丘山有唐千佛寺石窟、明碧霞宮等。

66、上峪火山

位於淇濱區上峪鄉,是一個距今已有300多萬年的古火山口,是中國迄今發現的3個“地幔視窗”之一。“地幔”是地球地殼與地核之間2900公里厚的固體圈層,一般距地表70公里~80公里,一般不易為人所見,但此地幔窗口卻將地球深處的奧秘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此處地幔物質裸露地表,地幔現象暴露較為完整。這裡不僅有各種橄欖岩類的深厚包體,而且數千年的物質也隨處可見,從這裡不僅可看到上地幔、下地幔到地表大約幾百公里到2900公里的地幔物質,還可以看到從地幔到地表各個地層物質,有被熔岩漿包圍的石灰岩,有被燒酥變成的石灰,還可看出各種顏色的寶石,是一座天然的地幔物質博物館。

67、淇河七裡溝

位於淇濱區大河澗鄉牛橫嶺西至河口村一段淇河河谷,史上曾是山西通往中原的一條古棧道。全長七華里。

七裡溝秀峰粗獷雄峻,山岩溶洞神奇幽深,溪泉山瀑綺麗多姿,河水清澈見底,有屏風山、老人峰、求子洞、八戒峰、寶靈寺遺址、掛溝世外桃源、橋頂山、靜心洞、盤龍山等22處人文自然景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