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孟子故里尋根之旅今日繼續,儒家智慧開啟幼稚教育新思路

昨日精彩花絮

昨日, 在孟子故里山東鄒城舉辦的“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暨‘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教育論壇”上, 來自美國、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學前教育學者專家就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幼稚教育五大領域問題展開了研討, 現場有1300個幼教工作者出席了本次論壇, 臺上專家妙語連珠, 台下收穫滿滿、掌聲連連。

更有來自鄒城市樂學樂園加盟幼稚園的孩子們表演了精彩的兒童話劇節目, 中華智慧手工課堂也搬上了舞臺, 這兩個環節共同展現了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的魅力。

今天, 精彩繼續, 專家的專題講座不容錯過。

7月4日尋根之旅, 我們在路上

今日, 論壇會議伊始, 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的研發主編王志清老師, 就幼稚園環境創設方面進行了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成果彙報分享:她介紹了教學法的玩教具研發團隊歷時五年設計的玩具教具是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運用于幼稚園區角創設, 讓幼兒在耳濡目染中、在接觸、觀察、瞭解和研究區角材料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中,

感受中國古老智慧和文化的。

王志清 老師

擁有十年一線幼兒教學經驗

樂學樂園培訓及教研總監

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研究員

兒童性格養正系列教材執行副主編

-

1

-

皮休巴士, 根據我們動畫片中的卡通角色皮休而設計的, 在我們的動畫片中, 皮休是一個可以變身為皮休巴士的機器人。

系在皮休巴士身上的是一支神奇的魔笛。 在我們的動畫片和故事中, 這是一隻能夠召喚朋友的魔笛, 而在我們的區角玩具中, 這是一隻不容易系上, 也不容易取下來的魔笛。

-

2

-

-

3

-

智慧寶盒,分三個年齡階段,每個年齡階段每月一期,一年共12期。內容包括親子讀本、立體繪本、手工材料包、父母讀本、木質玩具等內容。

這座彩虹塔,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為孩子搭建的,庇護孩子一生成長的諾亞方舟。

-

4

-

蹴鞠和投壺

會場現場展示的玩教具

談到這些從中國古老智慧中汲取靈感而設計的玩教具,王老師說:“我們把這些智慧精華改良成適合幼兒的玩教具不僅是為了實現其教育功能,我們更希望的是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我們的民族智慧添一把力。我們希望中國的幼兒老師能攜手和我們一起打造屬於中國孩子的諾亞方舟,讓他們在這座方舟裡收穫智慧、仁愛、專注、善良、勇敢、樂觀,從而收穫讓他們幸福度過此生的庇佑。”

異國傳薪之旅

劉家瑜 教授

美國印第安那州立大學教授

國際幼稚教育協會前理事長現任執行理事

世界學前教育組織美國分會執行委員

美國Head Start專業技術顧問

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幼稚教育標準修訂小組成員。

接著,來自美國的國際幼稚教育協會執行理事劉家瑜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異國傳薪之旅”。她闡述了文化的含義及理念:“我們沒辦法剝離文化,它365天每天都和我們在一起,無論是你和人講話的方式、做事的態度、和他人接觸的行為,都顯示了你的文化。所以為何‘孟母’要三遷?因為環境真的會影響人。天性不會變,但環境會改變個人,行為是會改變的。”

講到文化的傳承,東方孩子在西方成長環境下,家長比較注重的是孩子對父母的“孝”。那麼如何來幫助這些小朋友理解“孝”呢?只能通過一些故事書,或者是一些個例來解釋。對於華裔的第二代、第三代在國外如何繼續保存中華文化基因,她提到當然是學習和瞭解漢語、認識中文字。如果一個華裔,即便英語說得很地道,但不瞭解自己的中華文化,這在職場上是失去了一份競爭力的。

從園本課程研究看中國傳統文化

李輝 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教育碩士課程總監

博士生導師

香港大學李輝教授向會場老師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強調,任何一個想試圖超越傳統文化的影響,翻出文化手板心的人,最終還是會和孫悟空一樣,落在五指山下,如來佛祖就是文化。香港幼稚園老師授課時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主要觀點決策。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就要適應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理念。

孔孟之道一定要繼續,保持中庸方為上策,在我們以後的園本課程、幼兒實踐課程中,改革過程當中,要注意保持在教師主導、兒童主導之間找到平衡,教學活動需要結構化,也需要開放式。

幼兒專注力的培養

謝惠娟 博士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博士

美國Xavier大學蒙特梭利小學教育碩士

鳳凰國際大學商業行銷管理碩士

美國蒙特梭利協會嬰幼兒、幼兒及國小教育認證教師

謝惠娟博士在講演中舉出學生拒絕喝茶而向老師請求喝可樂的事例,表達了文化再也不是一個課程,它必須駐留在孩子的心裡頭,放在他的五官,被牢牢吸住的東西。文化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她說:“我們一直在討論什麼是課程,但課程裡頭的中心價值、核心思想是什麼,其實不儘然要從西方的哲學理論裡找,在我們東方(文化)裡頭,就有很大一個資產值得我們去好好挖掘。”

三到六歲的孩子,手是他的外部大腦,動手就是動腦,所以在教室、課堂裡頭,怎樣讓孩子動手,就是讓他學學問。這個觀點和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中注重手工課程、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儒家暨國學經典在幼稚教育中的運用

劉乃華 教授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授

澳門中華教育會幼稚教育組顧問

澳門幼稚園校本課程培訓講師

來自澳門地區的劉乃華教授也在大會上分享了自己關於儒家文化在幼稚教育中運用的觀點。她說

經典不能成為萬能丹,不能過於偏執。比如教導孩子“孝順”,要懂得將儒學文化融入在故事中,將其生活化,使孩子明白什麼是孝順,然後孝順。

這與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的創作團隊的理念不謀而合,這套教學法中共有113個原創flash課件、1169個遊學活動、867個美工活動、110個課堂話劇,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正是用這種“好玩、有趣”又極具創意的授課方式,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就認知了“知之為知之”、“人不知而不慍”等論語思想,並將“仁愛”、“專注”的種子根植于幼兒心中。

嘉賓

專題

講座

為期兩天的“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暨‘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教育論壇”就要到尾聲了,教具展示廳內還有很多小朋友對我們的原創繪本一遍又一遍認真地翻閱著,五顏六色的彩虹塔、俏皮可愛的皮休巴士都是小朋友們愛不釋手的玩具。看見孩子們喜歡,研發團隊的老師也很欣慰,希望這些帶著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玩教具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好的影響。

孩子們被巧手魯班原創立體繪本吸引

會議結束後,與會嘉賓和部分幼教老師還參觀了鄒城市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示範幼稚園——陽光聖城幼稚園。在參觀的過程中,園長和老師們深入瞭解到了如何把“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優雅得體的幼稚園老師及園區內整齊而多樣的、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區角設置及園區環境創設給參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孔子樂學的雕像旁,很多老師拿出手機拍下照片,雕像下刻銘文:“樂學而忘憂,專注之追求。仁愛而為人,處事之大智。專注與仁愛是性格之要素,幸福人生之根本。性格源於模仿,七歲之前是主要時期,三歲之前尤為重要。此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老師們觀後讚不絕口:“這是真正能體現涵養式教學意義的標誌,為這些設置的用心良苦點贊!”

這場千年古城、孟子故里的文化尋根之旅到此就結束了,在這綠瓦紅牆,青松翠柏下享受了一場幼稚教育盛筵的老師們,相信都不枉此行。我們期待之後能有更多優秀的幼稚教育工作者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

文明沒有國界,文化可以共用。中國的幼稚教育有著兩千年的歷史,為世界留下具備共同價值的教學法是每一個幼兒從業者的責任和擔當。我們相信您的加盟,相信您的這份責任和擔當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

2

-

-

3

-

智慧寶盒,分三個年齡階段,每個年齡階段每月一期,一年共12期。內容包括親子讀本、立體繪本、手工材料包、父母讀本、木質玩具等內容。

這座彩虹塔,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為孩子搭建的,庇護孩子一生成長的諾亞方舟。

-

4

-

蹴鞠和投壺

會場現場展示的玩教具

談到這些從中國古老智慧中汲取靈感而設計的玩教具,王老師說:“我們把這些智慧精華改良成適合幼兒的玩教具不僅是為了實現其教育功能,我們更希望的是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我們的民族智慧添一把力。我們希望中國的幼兒老師能攜手和我們一起打造屬於中國孩子的諾亞方舟,讓他們在這座方舟裡收穫智慧、仁愛、專注、善良、勇敢、樂觀,從而收穫讓他們幸福度過此生的庇佑。”

異國傳薪之旅

劉家瑜 教授

美國印第安那州立大學教授

國際幼稚教育協會前理事長現任執行理事

世界學前教育組織美國分會執行委員

美國Head Start專業技術顧問

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幼稚教育標準修訂小組成員。

接著,來自美國的國際幼稚教育協會執行理事劉家瑜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異國傳薪之旅”。她闡述了文化的含義及理念:“我們沒辦法剝離文化,它365天每天都和我們在一起,無論是你和人講話的方式、做事的態度、和他人接觸的行為,都顯示了你的文化。所以為何‘孟母’要三遷?因為環境真的會影響人。天性不會變,但環境會改變個人,行為是會改變的。”

講到文化的傳承,東方孩子在西方成長環境下,家長比較注重的是孩子對父母的“孝”。那麼如何來幫助這些小朋友理解“孝”呢?只能通過一些故事書,或者是一些個例來解釋。對於華裔的第二代、第三代在國外如何繼續保存中華文化基因,她提到當然是學習和瞭解漢語、認識中文字。如果一個華裔,即便英語說得很地道,但不瞭解自己的中華文化,這在職場上是失去了一份競爭力的。

從園本課程研究看中國傳統文化

李輝 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教育碩士課程總監

博士生導師

香港大學李輝教授向會場老師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強調,任何一個想試圖超越傳統文化的影響,翻出文化手板心的人,最終還是會和孫悟空一樣,落在五指山下,如來佛祖就是文化。香港幼稚園老師授課時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主要觀點決策。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就要適應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理念。

孔孟之道一定要繼續,保持中庸方為上策,在我們以後的園本課程、幼兒實踐課程中,改革過程當中,要注意保持在教師主導、兒童主導之間找到平衡,教學活動需要結構化,也需要開放式。

幼兒專注力的培養

謝惠娟 博士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博士

美國Xavier大學蒙特梭利小學教育碩士

鳳凰國際大學商業行銷管理碩士

美國蒙特梭利協會嬰幼兒、幼兒及國小教育認證教師

謝惠娟博士在講演中舉出學生拒絕喝茶而向老師請求喝可樂的事例,表達了文化再也不是一個課程,它必須駐留在孩子的心裡頭,放在他的五官,被牢牢吸住的東西。文化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她說:“我們一直在討論什麼是課程,但課程裡頭的中心價值、核心思想是什麼,其實不儘然要從西方的哲學理論裡找,在我們東方(文化)裡頭,就有很大一個資產值得我們去好好挖掘。”

三到六歲的孩子,手是他的外部大腦,動手就是動腦,所以在教室、課堂裡頭,怎樣讓孩子動手,就是讓他學學問。這個觀點和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中注重手工課程、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儒家暨國學經典在幼稚教育中的運用

劉乃華 教授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授

澳門中華教育會幼稚教育組顧問

澳門幼稚園校本課程培訓講師

來自澳門地區的劉乃華教授也在大會上分享了自己關於儒家文化在幼稚教育中運用的觀點。她說

經典不能成為萬能丹,不能過於偏執。比如教導孩子“孝順”,要懂得將儒學文化融入在故事中,將其生活化,使孩子明白什麼是孝順,然後孝順。

這與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的創作團隊的理念不謀而合,這套教學法中共有113個原創flash課件、1169個遊學活動、867個美工活動、110個課堂話劇,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正是用這種“好玩、有趣”又極具創意的授課方式,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就認知了“知之為知之”、“人不知而不慍”等論語思想,並將“仁愛”、“專注”的種子根植于幼兒心中。

嘉賓

專題

講座

為期兩天的“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暨‘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教育論壇”就要到尾聲了,教具展示廳內還有很多小朋友對我們的原創繪本一遍又一遍認真地翻閱著,五顏六色的彩虹塔、俏皮可愛的皮休巴士都是小朋友們愛不釋手的玩具。看見孩子們喜歡,研發團隊的老師也很欣慰,希望這些帶著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玩教具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好的影響。

孩子們被巧手魯班原創立體繪本吸引

會議結束後,與會嘉賓和部分幼教老師還參觀了鄒城市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示範幼稚園——陽光聖城幼稚園。在參觀的過程中,園長和老師們深入瞭解到了如何把“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優雅得體的幼稚園老師及園區內整齊而多樣的、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區角設置及園區環境創設給參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孔子樂學的雕像旁,很多老師拿出手機拍下照片,雕像下刻銘文:“樂學而忘憂,專注之追求。仁愛而為人,處事之大智。專注與仁愛是性格之要素,幸福人生之根本。性格源於模仿,七歲之前是主要時期,三歲之前尤為重要。此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老師們觀後讚不絕口:“這是真正能體現涵養式教學意義的標誌,為這些設置的用心良苦點贊!”

這場千年古城、孟子故里的文化尋根之旅到此就結束了,在這綠瓦紅牆,青松翠柏下享受了一場幼稚教育盛筵的老師們,相信都不枉此行。我們期待之後能有更多優秀的幼稚教育工作者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

文明沒有國界,文化可以共用。中國的幼稚教育有著兩千年的歷史,為世界留下具備共同價值的教學法是每一個幼兒從業者的責任和擔當。我們相信您的加盟,相信您的這份責任和擔當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