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降臨》:時間以外不再孤獨

本文原創 作者:朱朱

人類對於未知的暢想與推論, 除去強烈的孤獨感之外, 還存有對時間之外的迷戀。 如果真處於生活之外和時間之外, 就能逃離固有的法則永遠保持年輕。

習慣了文學作品中跌蹠起伏的人生, 特德薑用另一種沉靜而清敏的語氣來說一個故事, 認真嚴謹的樣子極易讓人信以為真。 如果說語言和文字記載了這個世界的某種意識形態, 那麼自然科學則是改變和認識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降臨》把特德薑的《你一生的故事》改編了, 電影看上去比較難懂, 但依然炒得很熱, 因為受眾對於富有挑戰性的東西大都會好奇。


電影中露易絲與七肢桶的單獨交流

來說說電影和原著當中的區別, 露易絲和將軍的通話是原著中沒有的, 人們喜歡有始有終有因有果, 所以需要一個平息戰爭的理由和契機。 在貝殼中失重以及和七肢桶的直接對話都是後來加進去的。

原本特德薑的故事有種很生硬的插敘, 人們一般會理解為這是將來的時間段對過去的一種回憶, 而事實上作者是想表達同時發生, 所以不把小說吃透無法理解這種安排的意義。

作者寫這個小說的起因是對於變分原理的迷戀, 原著裡還有對於光從空氣中射入水面的折射圖, 但這個科學元素在電影中則被弱化了, 讓人感興趣的除去這部作品中關於勇於面對未來的主題, 還有不同思維可以改變思維模式進而改變人生的隱喻。

思維的獨特性才是人與人唯一區分度最高的標準。 我一直在猜想電影當中會如何交代這一細節, 結果看到編劇只安排了物理科學家伊恩與露易絲的一段極短的對話,

揭示了費爾馬最少時間定律的通俗解釋, 並沒有交代露易絲已經在與外星人交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外星人的思維模式, 進而獲得了預知未來的能力, 也沒有展現七肢桶的那種圓圈似的文字能夠表達他們已知結果的思維模式。


人類總在尋求命運的改變, 因為弱小的個體不可避免地被各種大小事件裹挾隨波逐流。 而七肢桶的世界觀則是每件事都有其必然性, 並且全身心融入徹底理解那些必然性。 可能是為了讓觀眾好理解, 因為我們總是用因果來解釋一切, 原著中七肢桶不帶任何功利性, 只是踐行一種必經的使命, 而電影中卻說現在七肢桶想帶給人類禮物(而不是武器), 是因為3000年後他們需要人類的説明, 似乎這樣的安排才會削減人類的不安。


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的一個熱愛物理的同學最終成為了天文學家, 他曾經很肯定地告訴我外星生命的存在, 但是迄今為止人類沒有任何真憑實據證明, 他說他隔壁就是做太陽系外宜劇星球搜索的。 然後他笑著說, 相信存在就人類的一種信仰。

博爾赫斯說, 時間永遠分岔, 通向無數的將來。 也許用一個大文學家的語言來解釋這種信仰最為合適。 那個科學家同學參加了未來實現者聯盟, 他們已經站在了流動的時間之外將信仰與現實緊密聯結, 用自己研製的科技去改變這個世界,以詮釋人類不是孤獨的存在,這才是科幻的最終極目的。

用自己研製的科技去改變這個世界,以詮釋人類不是孤獨的存在,這才是科幻的最終極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