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944年美蘇兩軍曾直接空戰,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1944年11月, 蘇聯軍隊開始進攻南斯拉夫, 其第6步兵軍已經開進到貝爾克萊德附近, 城內的德軍已成甕中之鼈。 由於此時的德國空軍已經損失殆盡, 所以蘇聯人的防控戒備等級很低。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11月7日11時, 近衛第6步兵軍的前進路線上空, 突然出現了“敵機空襲”, 並由此導致了數量軍車被擊毀。 近衛第6步兵軍立刻展開反擊, 並請求空軍支援。 此時“敵軍”也發現了蘇軍意圖, 並召喚來了己方的飛機。

經過多輪空戰以後, 蘇軍飛行員邦達裡、蘇爾涅夫等人卻發現了“敵機”機身上的美國航空兵標誌, 此事讓他們大為震驚, 立即上報了蘇軍指揮部。 按照命令, 所有蘇軍立即停火, 並用各種管道通知對方自己的盟友身份。

原來美軍也是為了攻擊南斯拉夫南部的德軍才來到此地的, 而美軍在趕往德軍駐地的過程中發現了急行軍的蘇軍, 因為雙方彼此間都沒有事先打好招呼,

遂將蘇軍誤認為是德軍。 這場戰鬥是美蘇兩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直接交火事件。 由於美軍是搶佔了先機, 而蘇軍戒備鬆散, 在戰果上自然是前者占優。

為了維護團結, 事後美蘇兩國雖然盡力推脫責任, 但是卻都選擇了息事寧人。

不過後世的研究表明, 美軍的所謂“判斷失誤”十分牽強。 因為被當做戰場的尼什要塞早在1944年10月底就完全被盟軍控制了, 德軍不可能在此附近出沒。 而且蘇聯人從被擊落的P-38裡找到的證據顯示, 美軍要攻擊的目標就是尼什要塞。 另外, 美軍先後對該要塞進行過數次進攻, 如果都是誤擊, 那這美軍也就別混了。

這次誤會影響還是很大的, 讓美蘇兩國同時意識到了對方的可怕。 不過, 尼什要塞之戰也成為了兩國後來彼此敵對的原因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