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晚報評:完善旅遊公共服務是一項幸福工程

完善旅遊公共服務既是大眾旅遊新時代的必然選擇, 也是加速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內在要求。

國家旅遊局近日發佈《“十三五”全國旅遊公共服務規劃》。 規劃旨在加速推進全國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以適應大眾旅遊新時代的要求。 根據規劃, “十三五”期間旅遊公共服務發展的主要任務將包括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優化旅遊交通便捷服務體系、提升旅遊公共資訊服務、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構建國民旅遊休閒網路、加強旅遊惠民便民服務、構築旅遊安全保障網、優化旅遊公共行政服務、推動旅遊公共服務走出去。

毫無疑問, 我國已經進入大眾旅遊的新時代, 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而且也成為國民經濟的一部分, 旅遊業既是牽涉民生福祉的幸福產業, 也是關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消費產業。 在大眾旅遊如火如荼的新時代, 最大的矛盾或許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與旅遊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之間矛盾。

目前, 經過多年苦心經營, 我國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建立。 但與我國城鄉居民強烈的旅遊需求與爆炸式增長的旅遊產業相比, 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仍然還有很多短板和問題。 一方面, 有效需求供給不足, 傳統旅遊公共服務難以滿足現實需求, 出行難、停車難、如廁難等問題在部分地區長期存在,

旅遊公共服務低水準供給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觀。 另一方面, 運營效能低下, 旅遊公共服務存在重建設、輕管理, 重硬體、輕軟體等問題, 精細化不足、專業化不強, 整體運營效能低下, 旅遊公共服務品質與遊客期望和旅遊業發展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十三五”全國旅遊公共服務規劃》堅持問題導向, 力求補齊短板, 促進旅遊業全面提質增效, 為接下來若干年我國旅遊業的持續發展繁榮提供了政策指南和行動方略。 從加快構建旅遊綜合交通網絡到廁所革命, 從提升旅遊公共資訊服務到構築旅遊安全保障網, 從創新旅遊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到推進城鄉旅遊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 規劃以宏大的視野,

精細的制度設計, 前瞻性的發展思維, 勾勒出一個旅遊公共服務全域全覆蓋的美好藍圖。

旅遊公共服務其實是一個“大服務”的理念。 它不僅包括旅遊中的服務, 也包括旅遊前和旅遊後的公共服務, 從而形成一個大服務的閉環。 更加強大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 也不僅僅包括快捷的交通、舒適的如廁, 從容的住宿, 更包括妥帖的個性化服務, 高端的品質服務, 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殊關愛, 強大的智慧旅遊功能等等。 總之, 優質旅遊公共體系的建設, 就是讓民眾更加便捷、高效、及時、移動地獲得公共服務, 從而盡可能減少在旅遊過程中的各種不適問題。

據悉, 到“十三五”期末,我國旅遊市場總規模將達到67億人次。

從簡單體驗意義上的“吃住行廁遊購娛”到精神體驗意義上“文商養學閒情奇”, 旅遊綜合要素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必然要求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的全面對標和針對性建設, 加速推動我國從粗放型旅遊大國發展成為比較集約型旅遊大國, 進而從比較集約型旅遊大國發展成為較高集約型旅遊大國, 並最終建成高度集約型世界旅遊強國。

完善旅遊公共服務既是大眾旅遊新時代的必然選擇, 也是加速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內在要求。 全面構建與大眾旅遊新時代相匹配的結構完善、高效普惠、集約共用、便利可及、全域覆蓋、標準規範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 是一個複雜精細的系統工程。 只有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合作格局,

創新體制機制, 健全法律法規, 切實落實國民休假制度, 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才能實現高水準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深圳晚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