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歐人權研討會在阿姆斯特丹舉辦

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在開幕式上致辭

國際線上消息: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共同主辦、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與荷蘭跨文化人權研究中心共同承辦的“2017·中歐人權研討會”2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

來自中歐人權領域的5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殘疾人權利保障”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為提升殘疾人權利保障水準貢獻真知灼見。

“中歐人權研討會”是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創立的深層次人權交流對話的機制化平臺。 研討會每年一屆, 每屆設置一個議題, 在中國和歐洲國家輪流舉辦。 今年是第三屆, 主題是“殘疾人權利保障。 ”

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在開幕式致辭中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時, 全面系統地闡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理念。

她說:“中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宣導者, 也是這一理念的堅定推進者和實踐者。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尊重和保護人權, ‘尊重和保障人權’已分別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國憲法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 自2009年以來, 中國政府先後制定實施三期《國家人權行動計畫》, 成為世界上連續制定三期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的4個國家之一。 ”

崔玉英還說, 中國堅持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始終把人民權利放在首位, 不斷促進和保護人權;堅持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的基本人權, 堅持人權的全面、包容、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 向國際社會提供中國的人權方案;積極推進國際人權事業發展,

為實現聯合國人類發展目標做出重大貢獻。 她向與會的專家學者介紹了中國殘疾人權利保障取得的成績, 希望中歐學者本著增進瞭解、互學互鑒、尊重差異、共同進步原則, 不斷推進中歐人權交流取得新成果。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跨文化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湯姆·茨瓦特在開幕式上說,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中歐人權合作具有指導意義。

茨瓦特說:“習主席注意到目前的全球治理體系沒有將過去幾十年世界所發生的變化包含在內, 從而削弱了它的代表性和包容性。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呼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主席對國際社會未能跟上並對所發生的變化予以適當應對的分析,

無疑也適用于國際人權領域。 ”

他說, 2014年成立的跨文化人權研究中心就旨在解決相關問題, 並回應了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呼籲。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國別人權審查司司長吉阿尼·馬格贊尼在參加研討時介紹了聯合國在保護人權方面所做的努力, 並介紹了一些好的經驗。 他說:“我願意分享一些好的做法, 比如那些制定了行動計畫的國家, 即制定了《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的國家。 坦率地說, 中國就是其中一個, 至少已經制定了從2016至2020年的國家人權行動計畫。 ”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認為, 中歐人權研討會是一場中歐學者分享經驗和思想交鋒的盛會, 有助於相互瞭解和增進共識。

這次研討會上還有一位特殊的參會人員, 她就是1984年出生的賀熹蓉, 她是中國8500萬殘障人口中的一員。 她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 對保障殘疾人的人權提出了建議。 她說, 在她10個月的時候, 因為生病時打了慶大黴素消炎針, 結果造成兩耳失聰。 後來通過家庭的培養、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社會的幫助, 她不僅學會了說話, 還獲得了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 目前已在五洲傳播出版社擔任編輯兩個月。 她總結說:“我認為早期兒童教育對每個殘障兒童來說是最重要的階段。 早期教育做好了, 就是接受好的教育, 找到好的工作, 擁有好的生活。 在社會中和學校中無障礙環境對每個殘障兒童或每個殘障人士是至關重要的, 能確保每個人過上小康生活。”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跨文化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湯姆·茨瓦特在開幕式上致詞

“2017·中歐人權研討會”2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在研討會上發言

能確保每個人過上小康生活。”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跨文化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湯姆·茨瓦特在開幕式上致詞

“2017·中歐人權研討會”2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在研討會上發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