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洪災後農作物如何“求生”專家放“大招”

7月1日, 長沙暴雨傾盆。 這場始自6月22日、肆虐湖南的持續強降雨, 讓全省14個市州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靠天吃飯的農業, 也難逃劫數。 來自湖南省農委的農情調度顯示, 截至6月27日, 全省農作物受災290萬畝, 其中成災144萬畝、絕收26萬畝。

受洪澇災害的, 還有南方多個省份。 “目前, 農作物災情尚未完全表現出來。 天晴後, 就會有明顯‘反應’了。 屆時, 亟須科學救助方案。 ”1日, 湖南省農科院各科研院所專家冒雨緊急集中, 探討如何在農作物防災減損上, 為農民“支招”。 會上, 召集人、湖南省農科院副院長余應弘, 向科技日報記者表達了初衷。

“連續暴雨, 湖區堤院普遍呈嚴重內漬, 水稻不同程度受洪澇災害影響, 特別是洞庭湖區的稻區。 儘管水稻不怕水, 但也不能長時間‘泡水’。 ”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黎用朝說。 在他看來, 南方多省出現的洪澇災害, 對水稻影響較大, 對湖南影響尤甚。

黎用朝解釋, 水稻在湖南有“播種播半年”的習慣。 從3月20日前後播種早稻, 持續到7月20日前後直播連作晚稻。 洪澇對不同生育期的早、中、晚水稻, 均有影響。 譬如, 正處灌漿成熟期的早稻, 結實率、充實度受影響, 將致成熟期延遲。 連作晚稻處秧田期, 浸水時間長或淹水較深, 將致爛秧甚至死苗。

補種減災, 是一大自救方式。 “要設法保護好晚稻秧苗, 實在無法保證秧苗成活, 則要儘早採取應急措施。

”黎用朝稱。 他支招, 遇此情況, 要抓緊聯繫救災備用種, 或就近聯繫未嚴重受災、即將收穫的常規早、中熟早稻品種生產基地, 選擇成熟期較一致、含雜少的丘塊進行除雜去劣, 待其基本成熟後搶收曬乾, 作“倒種春”種子備用。 如中旱39、湘早秈42號等。

“蔬菜怕水淹。 長沙某萬畝蔬菜基地, 90%以上被淹。 茄子、辣椒、黃瓜等茄果、瓜類, 正是採收上市的旺季。 現在, 幾乎沒菜了。 ”蔬菜研究所研究員袁祖華說。 他稱, 截至目前, 蔬菜或有50%以上的數量, 出現損失乃至絕收。 除及時搶收成熟蔬菜、抓緊清溝排水、加強病蟲害防治等, 還需準備搶播“速生菜”、秋延後果菜類。 如空心菜、莧菜、小白菜、蘿蔔菜等。

“蔬菜生長期短, 易‘推倒重來’。 果樹不能, 必須積極生產自救。

”園藝研究所副研究員卜範文說。 他介紹, 不同果樹的自救, 也分輕重緩急。 柑橘, 梨樹比較抗澇。 桃李杏、葡萄、獼猴桃等, 則較“怕水”, 尤其是獼猴桃樹。

災後排水, 專家均認為是第一要務。 但在排水上, 仍存在誤區。 譬如桃樹長得快、根系紮的深, 常被忽略其排水問題。 “其實桃樹很怕水。 即便相對不怕水的柑橘、梨樹, 也不能長泡水, 會影響收成及味道。 ”卜範文說。

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則稱, 要特別注意沙地茶園的排水。 大家普遍以為沙土滲水性強, 不易積水。 但沙地茶園積水僅表面看起來不多, 實際土壤水分已達飽和狀態。 因此, 這些地方的茶樹易生濕害。

“洪災後, 禽畜中毒、胃腸道疾病、寄生蟲病等常見病發生幾率加大。

要特別重視牛羊炭疽病、耕牛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豬丹毒、豬肺疫、鏈球菌等疾病。 ”農科院副研究員周立平為“動物”說話。

本報記者 俞慧友

[編輯:三人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