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城陽王家曹村打造餐餘有機垃圾環保處理中心

飯後收拾餐桌,餐廚垃圾怎麼處理?城陽區夏莊街道王家曹村社區居民賈翠香會細緻地把垃圾分類,將大棒骨、海鮮硬殼等耐心挑出來,剩下的垃圾倒進一個“特殊”的垃圾桶裡,等到湊齊一桶,就送到社區的餐餘有機垃圾處理中心。 經過機器化處理,這些垃圾就變成了有機肥料,可以用於農業生產。 半島記者從青島市市容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瞭解到,經過這樣一處理,王家曹村社區日均能實現經濟效益1649.4元,可謂雙贏。

工作人員正在填裝餐廚垃圾。

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在城陽區夏莊街道王家曹村,餐餘有機垃圾處理中心靜靜立在那裡,占地幾十平方米,裡面放置專門設備,該設備日處理能力1噸,通過以餐廚垃圾為主的有機垃圾等前端分類,加入發酵菌,經過7天厭氧反應,通過生物處理技術轉化為有機肥料等資源化物質,實現有機肥的就地回收、處理與利用。

記者發現,處理中心內整齊擺放著多袋有機肥料,據介紹,這些有機肥料可直接用於農業生產。

現場工作人員演示了處理全過程,垃圾進入粉碎機,經過脫水機處理之後,達標部分被排放,剩餘垃圾螺旋輸送後進行二級破碎,其中的氣體通過引風機後進行生物除臭,達到排放標準排放,剩餘的垃圾經過PF高溫好氧生物處理系統處理之後,變為有機肥料,可以儲存使用。

“我們去浙江考察時無意發現的,回來後就決定也要幹。 ”王家曹村社區王書記介紹,社區投資了40多萬建立起處理中心,運行半年多來,得到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 “現在每家每戶都養成了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 ”王書記介紹,社區投資8萬餘元製作了專用餐餘垃圾桶,發放給每戶,並合理設置投放地點。

省了垃圾處理費還能賺錢

餐廚垃圾經過處理所產出的有機肥料,則用在了該社區的農業觀光園果蔬種植、花木大世界苗木種植,為種植戶節約1/3的有機肥費用支出,實現了有機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 城陽區王家曹村的餐廚垃圾分類處理,既處理垃圾又產生了經濟效益,可謂實現了雙贏。

據市市容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工作人員測算,該社區每天收集的垃圾約0.6噸,每噸處理費249元,如果直接處理垃圾每天需花費149.4元。 但如果這些垃圾經過分類處理,600公斤餐廚垃圾按25%的產出比,每天將產出150公斤有機肥料,以每公斤10元計算,可收入1500元。 從每天花費149.4元的垃圾處理費,到每天實現產值1500元,實際上,每天能實現經濟效益1649.4元。

將建設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當然,王家曹村的垃圾分類處理將不止於此。 王家曹村社區計畫投資300余萬元,規劃建設一處集餐廚垃圾處置、農業生產垃圾(包含綠化修剪垃圾)處置、有害垃圾和再生資源回收、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於一體的小型“靜脈產業園”——王家曹村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建成以後,該中心每天的垃圾處理量將達到15噸。 ”工作人員介紹,該中心日均可處理餐廚垃圾1噸、秸稈垃圾5噸、壓縮垃圾8噸,還有一定量的可回收垃圾、建築垃圾,該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將輻射周邊多個社區,將為這些社區提供便利,“比如秸稈經過處理之後,可以產生可燃燃料,用於供熱。

據介紹,今年城陽區提出建設“陽光城陽”工作思路,王家曹村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就是城陽區建設陽光生活的具體實踐之一。 市市容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持續推進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美麗宜居鄉村環境整治提升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而城陽區餐廚有機垃圾處理專案的建設,為城鎮餐廚垃圾處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延續性,有利於推行垃圾處理從末端治理向全程序控制轉變。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于紅靚 郭振亮

[編輯:帛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