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藍軍:利劍淬鋒的“磨刀石”和百煉成鋼的“鐵拳頭”

作者:杜林波 王帥

交叉掩護, 突出重圍

怕什麼就來什麼。

藍軍小分隊接到襲擾任務後, 走在密林中凹凸不平的道路上, 中士胡銳忽然腳一崴,

疼得齜牙咧嘴。

到達目的地, 胡銳的腳已經崴了8次, 任務迫在眉睫, 戰勢逼人, 來不及休息, 此時的他已經麻木沒有疼痛的感覺。

胡銳是誰?他是火箭軍某旅藍軍小分隊隊長, 與他並肩作戰的還有4名士官和3名義務兵。

“如魅如影, 來似疾風、快如閃電、雷厲風行。 ”

8個人8杆槍。 官兵對他們是又愛有恨, 提起藍軍就犯怵, 他們一出現, 必然會有“傷亡”, “但提升的卻是戰鬥力。 ”

官兵都說, 他們是刀的刃、劍的鋒;他們是旅隊的一塊“磨刀石”;他們神秘而內斂光芒, 低調卻不失血性。

不久前, 筆者跟隨這支年輕的藍軍小分隊一路採訪, 一路感慨。

鑄劍之路並非陽光大道。 它自己就先要磨礱淬勵、風雨激蕩、千錘百煉後, 其鋒芒畢露, 方可鑄礪劍之石——

今日請纓挽雕弓

“我們的戰鬥口號是什麼?”黑黝黝的胡銳, 雙目如鷹, 言語不多, 但句句鏗鏘有力。

“忠誠!善戰!勇猛!超越!”8字戰鬥誓言, 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這一段戰鬥誓言的答問, 振奮人心, 它是該旅的精神密碼, 也是藍軍小分隊心中的信仰和堅守。

只是因為在隊伍中多看了一眼, 這支藍軍小分隊便讓官兵念念不忘。

言歸正傳。 談起這支藍軍小分隊, 官兵頗為自豪:“別看藍軍小分隊成立時間不長, 但每名隊員都身懷絕技, 各有所長, 他們就像一顆火箭彈, 瞄準哪, 哪裡就會迸發璀璨的火花。 ”

冰心說過:“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

一切為打贏。 近年來, 該旅練兵打仗實打實,

硬碰硬, 戰鬥力建設水準“節節高”, 被評為“全軍軍事訓練一級旅”。

2014年, 該旅處於軍事訓練發展的關鍵期和機遇期, 再度提升旅隊作戰能力被擺在重要位置。

如何保持戰鬥力持續提升?該旅決定打造“磨刀石”, 藍軍小分隊應運而生。

最終, 經過官兵推薦和機關考察, 該旅連長段開華、中士胡銳共同負責藍軍小分隊組建和訓練。

臨危受命。 倆人腦子一片空白。 但軍人不服輸的性格讓他倆沒有退縮。

第一步就是選人。

初冬, 呵氣成冰。 訓練場上, 踴躍報名參加選拔的隊員們忍受高壓水槍的衝擊, 他們赤裸上身, 手挽手、肩並肩, 水槍一次又一次沖打他們, 他們咬牙堅持, 高喊“相信自己”。

水槍衝擊的考核才剛剛結束, 隊員們就轉戰戰術訓練場,

快速跨越“敵特地區”, 匍匐前進穿越“槍林彈雨”, 精確打擊移動目標……考驗的是官兵的耐力, 更是他們的綜合素質。

“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如果你們不是懦夫, 就拿起手中的槍, 終點就在眼前……”參加選拔的隊員耳畔傳來考官的呵斥聲。

面對高強度的訓練, 個別隊員敗下陣來, 無奈他們只能選擇退出, 與成為一名藍軍的夢想失之交臂。

天漸漸暗了下來, 考核選拔仍在繼續。

……

過五關、斬六將, 試問誰是英雄?最終7名綜合素質過硬的隊員脫穎而出, 他們個個體壯如牛, 動作矯健, 裝備操作手到擒來, 體能訓練一馬當先, 戰術訓練遊刃有餘……

胡銳因軍事綜合素質過硬, 被推選擔任藍軍小分隊隊長, 精挑細選出這7名素質過硬的戰士,

成為分隊第一批藍軍成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莫過於你站在訓練場, 卻看不到敵人在哪裡。 你們是‘作戰尖兵’, 是旅隊的‘磨刀石’, 你們肩負的使命光榮, 責任重大。 ”看著這支充滿血性和朝氣的年輕隊伍, 該旅旅長李立弘寄予厚望。

隊伍有了, 接著就是訓練。

胡銳帶領分隊人員觀看戰術動作視頻, 查閱大量藍軍訓練資料……夜以繼日, 一套周密的藍軍訓練方案終於出爐。

藍軍小分隊從初始的模仿到後期的創新, 他們摸爬滾打、戰鬥衝鋒, 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野外獨立生存, 總結出自己的戰鬥精神, 就倆字——“血性”!

啥?8個人?還能端掉人家一個編制營?很多人不禁詫異……

回憶第一次扮演藍軍, 至今讓他們記憶猶新。

早晨7點,細雨濛濛。

藍軍小分隊早早來到部隊宿營地域周圍,進行偽裝和潛伏。

此時,雨越下越大,叢林裡唯有雨滴聲可以傳入耳中。

分隊人員在草叢裡、枝幹上,紋絲不動,寂靜得仿佛從未有人來過。

誰知,第4個小時的時候,上等兵肖尚鑫因體力不支,一不小心從樹上滑落下來。

眼看就要暴露目標,大家屏住呼吸,生怕發出一點聲響,正當大家擔心之時,肖尚鑫迅速起身,躬身回到戰位,向其他隊友發出信號,證明可以繼續參加戰鬥。

原來樹下是茂密的灌叢,肖尚鑫並沒有大礙。

時間一點點過去。

午時,靜悄悄。小分隊摸索到崗哨旁,一舉“擊斃”哨兵,潛入營區,成功“擊斃”該旅某營營長,藍軍取得圓滿勝利。

首戰告捷。他們針對突襲中各單位暴露的問題和短板,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均被相關單位採納。

首次亮相,大放異彩。藍軍小分隊的故事就此在該旅傳開。

劍與鋒的激烈碰撞。官兵們對他們愛恨交織,一次次的摔打,一場場的戰鬥,他們猶如一把利劍——

敢闖刀鋒劍刃間

寶劍鋒從磨礪出。

攜手共進

潛伏偽裝

跨越戰壕

任務部署

勇攀峭壁

倒掛射擊

飛越斷壑

偵察監視

抵近偵察

一次次參加演練,一次次奔向戰場,這支年輕的藍軍小分隊已經嶄露頭角。

回憶那段艱難的戰鬥歷程,猶記那年夏。

分隊成員之一,下士花強提起去年野外演練的場景,至今唏噓不已。

烈日當空,揮汗如雨。正在緊張訓練的藍軍小分隊突然接到任務通知。

裝備準備,狀態調整,出發……僅用5分鐘便踏上出發的征程。

徒步行軍十公里,早已身心疲憊,不料,前方出現10米多高的陡坡。

繞路?時間早已不夠。

隊長胡銳召集隊員商議,最終他們決定前行。

但是,接近90°的陡坡卻為攀登帶來困難。

“利用周圍有限資源,以最短的時間跨越眼前的困難。”他們把目光瞄向陡坡旁邊的竹林。

說幹就幹,他們先將竹子不完全折斷,利用竹根的固定性與斷竹之間的韌性纖維,以斷竹為“繩索”,手拉著竹子慢慢滑下陡坡。

然而,最後滑下陡坡的上等兵金沖波,手一滑,沒有抓牢竹子,摔落在地。

大家見狀立刻沖上前去,此時,金沖波的膝蓋已經淤腫發青,胡銳立即下令,讓金沖波停止執行任務。

“隊長,少一名隊員,就會影響整體戰鬥力,我還能堅持……”在金沖波的強烈要求下,大家只好答應這個請求。

然而,考驗接連不斷,危險漸漸靠近。

正當隊員穿越密林,爬上山坡時,突然,胡銳下達“停止”手勢,其他隊員正在疑惑時,聽到前方傳來“嘶……嘶……”的聲響。

凝目望去,一條眼鏡蛇豎起蛇身,吐著長長的蛇信向眾人示威,此時一點點小動作都可能引起眼鏡蛇的攻擊,胡銳急中生智,以自己為誘餌,向眾人使眼色,示意他人快速撤離。

當大家離開危險圈後,胡銳一個轉身,跨越,然後迅速奔跑,眼鏡蛇在後面追趕,百米後才放棄,胡銳重擔如釋,身上的衣服早已是濕透,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道道汗水格外醒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們披荊斬棘,終於到達目的地,還未來得及稍作休整,分隊又接到新的作戰命令——炸毀前方部隊指揮所。

此時時針指向下午4時。

通過觀察指揮所周圍的地勢,四面環山,戒備森嚴,白天很難偷襲成功,唯有潛伏等待時機,才能一擊制敵。

時間一點點過去……

花叢裡,下士苟雲宇槍口瞄向敵方,雙目炯炯有神;下士劉子龍與上等兵肖尚鑫潛伏到最高點,眺望敵方的一舉一動;胡銳帶領其他隊員身著偽裝衣,在密林裡尋找蛛絲馬跡,分析判研敵方的作戰情況。

恍惚間,烏雲遮住月光,只有一雙雙如鷹隼般的眼睛,一眨不眨。

暗淡的夜色靜的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夜幕籠罩營區周圍的群山密林,森林裡濕氣襲人,不遠處傳來野獸的嚎叫,訴說著叢林的“故事”。

晚上23時,官兵逐漸進入夢鄉,只有指揮所還在為明日的作戰任務做籌畫。

此時藍軍小分隊悄悄地向目標進發,一步一步逐漸接近營區。在進入攻擊範圍後,他們迅速行動,攀上圍牆,利用樹木、帳篷等掩體,向營區丟擲發煙罐,通過無人機時刻觀察敵軍動向。

“不許動!”8人迅速成戰鬥隊形,“擊斃”崗哨,刺入指揮所,擒獲指揮所所有人員,藍軍任務宣告成功。

戰鬥結束後,藍軍小分隊早已疲憊不堪。那晚他們睡得特別香。

……

戰爭一觸即發,他們絕處逢生,“守”與“攻”此起彼伏,他們越練越“狡猾”,他們是過硬的“鐵拳頭”——

誰敢攖我長劍鋒

去年夏季,旅隊奔赴深山密林,執行紅藍對抗演練任務,根據訓練要求,分隊人員不再扮演“藍軍”,他們擔任旅隊的一把“尖刀”,成為導彈發射場的“護航者”。

敵特來襲,要靠他們回擊;隱蔽防護,要靠他們偽裝隱藏;導彈發射,敵方阻攔,該如何應對?他們無疑是護盾與利劍。

白露為霜,夜色如畫。

沒有一絲風,沒有一絲雲,只有一輪圓月與發射架上的導彈遙遙相望。

隨著一聲發射演練命令下達,戰鬥迅速打響。

這時,藍軍小分隊正目不轉睛地觀察發射場周圍的情況,隨時進入戰鬥狀態。

“偽裝隱藏很重要,稍有不慎就會暴漏目標,造成戰鬥失敗。”

在一次次錘煉摔打中,8名隊員人人都練成 “隱形人”。面對敵人的襲擾,他們瞬間就能瞄準目標,悄無聲息解決敵人。

“注意,車輛已經到達目的地,隨時進入戰鬥狀態!”胡銳利用對講機向隊員下達命令。

接到命令後,8人找到各自的掩體,監視周圍的一舉一動。

哪料,導彈“發射”出去的那一刻,戰鬥警報卻響起來。

“不好!敵襲!”當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藍軍已經來到面前,導調組宣佈裝備被炸毀,任務宣佈失敗。

“失敗沒有任何理由解釋,戰場失敗就是血的代價!”營長李俊的話讓大家深省不已。面臨失敗的結果,隊員們並沒有沮喪,他們調整作戰方略,尋找各自存在的不足。

又是一次導彈發射演練任務。

那天,小分隊一如既往跟隨部隊前往,他們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進行更為隱蔽的偽裝,等待迎擊來犯之“敵”。

山間的風輕輕地吹著,唯有鳥獸蟲鳴依稀可以聽見。

看似風平浪靜,背後卻暗流湧動。

人員剛一就位,胡銳忽然發現叢林裡一抹身影,他一方面向上級彙報敵軍來襲方向,另一方面向小分隊下達作戰命令。

槍林炮雨讓密林不再寂靜。隊員馬雙霜瞄準“敵”軍頭目,一槍斃命,剩下7人分為兩組,他們火力不斷交叉進攻,戰鬥進入白熱化程度。

激戰一段時間後,交戰漸漸接近尾聲,小分隊擊斃敵方2人,成功掩護部隊完成打擊任務,裝備和人員均無損傷,大獲全勝。

“你們旅到達陣地後立馬進入戰鬥狀態,任務完成後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是一支真正能打仗的部隊!”負責此次任務的導調組領導拍手叫好。

官兵沉浸在任務成功的喜悅中,收拾自己的物資,為明日歸營做好準備,小分隊8人卻複盤研究訓練。

“一刻沒有宣佈任務結束,一秒也不能掉以輕心,敵人難免會來個‘回馬槍’,我們一刻也不能鬆懈!”胡銳帶領分隊人員奔赴向自己的戰位。

那晚,臨近熄燈,隊員劉子龍報告:“東南方向有情況!”

隨之,小分隊立即槍彈上膛,瞄向東南方向。透過月光,他們看到東南密林處出現閃閃綠光,“那是夜視儀發出的亮光。”

“包圍!”胡銳下達命令。

摸索前進、狙槍瞄準、人員包圍……僅僅2分鐘,敵人已經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8人各就各位,準備殲滅“敵軍”。

距離越來越近……

隨著對講機裡傳來“進攻”的命令,戰鬥迅即打響。

胡銳8人小分隊無一人傷亡,殲滅4人,擒獲6人,反敵特任務圓滿成功。

太陽露出魚肚白,車輛緩緩駛入營區,參加紅藍對抗的部隊“班師回朝”,大獲全勝。

談起這些年的感悟,隊員們說:“經歷那麼多的風風雨雨,雖然很苦很累,但是看著旅隊的戰鬥力得到提升,我們的付出值!”

這些年,胡銳帶領分隊人員完成大大小小的任務數十場,因工作成績突出,去年他們榮立集體“二等功”。

“軍人的職責在於打仗和準備打仗。”該旅政委鄭曉東說,在一次次使命任務中,藍軍小分隊不斷得到洗禮和淬煉,已成為一支利劍淬鋒的“磨刀石”和百煉成鋼的“鐵拳頭”。

來源:中國軍視網

早晨7點,細雨濛濛。

藍軍小分隊早早來到部隊宿營地域周圍,進行偽裝和潛伏。

此時,雨越下越大,叢林裡唯有雨滴聲可以傳入耳中。

分隊人員在草叢裡、枝幹上,紋絲不動,寂靜得仿佛從未有人來過。

誰知,第4個小時的時候,上等兵肖尚鑫因體力不支,一不小心從樹上滑落下來。

眼看就要暴露目標,大家屏住呼吸,生怕發出一點聲響,正當大家擔心之時,肖尚鑫迅速起身,躬身回到戰位,向其他隊友發出信號,證明可以繼續參加戰鬥。

原來樹下是茂密的灌叢,肖尚鑫並沒有大礙。

時間一點點過去。

午時,靜悄悄。小分隊摸索到崗哨旁,一舉“擊斃”哨兵,潛入營區,成功“擊斃”該旅某營營長,藍軍取得圓滿勝利。

首戰告捷。他們針對突襲中各單位暴露的問題和短板,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均被相關單位採納。

首次亮相,大放異彩。藍軍小分隊的故事就此在該旅傳開。

劍與鋒的激烈碰撞。官兵們對他們愛恨交織,一次次的摔打,一場場的戰鬥,他們猶如一把利劍——

敢闖刀鋒劍刃間

寶劍鋒從磨礪出。

攜手共進

潛伏偽裝

跨越戰壕

任務部署

勇攀峭壁

倒掛射擊

飛越斷壑

偵察監視

抵近偵察

一次次參加演練,一次次奔向戰場,這支年輕的藍軍小分隊已經嶄露頭角。

回憶那段艱難的戰鬥歷程,猶記那年夏。

分隊成員之一,下士花強提起去年野外演練的場景,至今唏噓不已。

烈日當空,揮汗如雨。正在緊張訓練的藍軍小分隊突然接到任務通知。

裝備準備,狀態調整,出發……僅用5分鐘便踏上出發的征程。

徒步行軍十公里,早已身心疲憊,不料,前方出現10米多高的陡坡。

繞路?時間早已不夠。

隊長胡銳召集隊員商議,最終他們決定前行。

但是,接近90°的陡坡卻為攀登帶來困難。

“利用周圍有限資源,以最短的時間跨越眼前的困難。”他們把目光瞄向陡坡旁邊的竹林。

說幹就幹,他們先將竹子不完全折斷,利用竹根的固定性與斷竹之間的韌性纖維,以斷竹為“繩索”,手拉著竹子慢慢滑下陡坡。

然而,最後滑下陡坡的上等兵金沖波,手一滑,沒有抓牢竹子,摔落在地。

大家見狀立刻沖上前去,此時,金沖波的膝蓋已經淤腫發青,胡銳立即下令,讓金沖波停止執行任務。

“隊長,少一名隊員,就會影響整體戰鬥力,我還能堅持……”在金沖波的強烈要求下,大家只好答應這個請求。

然而,考驗接連不斷,危險漸漸靠近。

正當隊員穿越密林,爬上山坡時,突然,胡銳下達“停止”手勢,其他隊員正在疑惑時,聽到前方傳來“嘶……嘶……”的聲響。

凝目望去,一條眼鏡蛇豎起蛇身,吐著長長的蛇信向眾人示威,此時一點點小動作都可能引起眼鏡蛇的攻擊,胡銳急中生智,以自己為誘餌,向眾人使眼色,示意他人快速撤離。

當大家離開危險圈後,胡銳一個轉身,跨越,然後迅速奔跑,眼鏡蛇在後面追趕,百米後才放棄,胡銳重擔如釋,身上的衣服早已是濕透,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道道汗水格外醒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們披荊斬棘,終於到達目的地,還未來得及稍作休整,分隊又接到新的作戰命令——炸毀前方部隊指揮所。

此時時針指向下午4時。

通過觀察指揮所周圍的地勢,四面環山,戒備森嚴,白天很難偷襲成功,唯有潛伏等待時機,才能一擊制敵。

時間一點點過去……

花叢裡,下士苟雲宇槍口瞄向敵方,雙目炯炯有神;下士劉子龍與上等兵肖尚鑫潛伏到最高點,眺望敵方的一舉一動;胡銳帶領其他隊員身著偽裝衣,在密林裡尋找蛛絲馬跡,分析判研敵方的作戰情況。

恍惚間,烏雲遮住月光,只有一雙雙如鷹隼般的眼睛,一眨不眨。

暗淡的夜色靜的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夜幕籠罩營區周圍的群山密林,森林裡濕氣襲人,不遠處傳來野獸的嚎叫,訴說著叢林的“故事”。

晚上23時,官兵逐漸進入夢鄉,只有指揮所還在為明日的作戰任務做籌畫。

此時藍軍小分隊悄悄地向目標進發,一步一步逐漸接近營區。在進入攻擊範圍後,他們迅速行動,攀上圍牆,利用樹木、帳篷等掩體,向營區丟擲發煙罐,通過無人機時刻觀察敵軍動向。

“不許動!”8人迅速成戰鬥隊形,“擊斃”崗哨,刺入指揮所,擒獲指揮所所有人員,藍軍任務宣告成功。

戰鬥結束後,藍軍小分隊早已疲憊不堪。那晚他們睡得特別香。

……

戰爭一觸即發,他們絕處逢生,“守”與“攻”此起彼伏,他們越練越“狡猾”,他們是過硬的“鐵拳頭”——

誰敢攖我長劍鋒

去年夏季,旅隊奔赴深山密林,執行紅藍對抗演練任務,根據訓練要求,分隊人員不再扮演“藍軍”,他們擔任旅隊的一把“尖刀”,成為導彈發射場的“護航者”。

敵特來襲,要靠他們回擊;隱蔽防護,要靠他們偽裝隱藏;導彈發射,敵方阻攔,該如何應對?他們無疑是護盾與利劍。

白露為霜,夜色如畫。

沒有一絲風,沒有一絲雲,只有一輪圓月與發射架上的導彈遙遙相望。

隨著一聲發射演練命令下達,戰鬥迅速打響。

這時,藍軍小分隊正目不轉睛地觀察發射場周圍的情況,隨時進入戰鬥狀態。

“偽裝隱藏很重要,稍有不慎就會暴漏目標,造成戰鬥失敗。”

在一次次錘煉摔打中,8名隊員人人都練成 “隱形人”。面對敵人的襲擾,他們瞬間就能瞄準目標,悄無聲息解決敵人。

“注意,車輛已經到達目的地,隨時進入戰鬥狀態!”胡銳利用對講機向隊員下達命令。

接到命令後,8人找到各自的掩體,監視周圍的一舉一動。

哪料,導彈“發射”出去的那一刻,戰鬥警報卻響起來。

“不好!敵襲!”當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藍軍已經來到面前,導調組宣佈裝備被炸毀,任務宣佈失敗。

“失敗沒有任何理由解釋,戰場失敗就是血的代價!”營長李俊的話讓大家深省不已。面臨失敗的結果,隊員們並沒有沮喪,他們調整作戰方略,尋找各自存在的不足。

又是一次導彈發射演練任務。

那天,小分隊一如既往跟隨部隊前往,他們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進行更為隱蔽的偽裝,等待迎擊來犯之“敵”。

山間的風輕輕地吹著,唯有鳥獸蟲鳴依稀可以聽見。

看似風平浪靜,背後卻暗流湧動。

人員剛一就位,胡銳忽然發現叢林裡一抹身影,他一方面向上級彙報敵軍來襲方向,另一方面向小分隊下達作戰命令。

槍林炮雨讓密林不再寂靜。隊員馬雙霜瞄準“敵”軍頭目,一槍斃命,剩下7人分為兩組,他們火力不斷交叉進攻,戰鬥進入白熱化程度。

激戰一段時間後,交戰漸漸接近尾聲,小分隊擊斃敵方2人,成功掩護部隊完成打擊任務,裝備和人員均無損傷,大獲全勝。

“你們旅到達陣地後立馬進入戰鬥狀態,任務完成後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是一支真正能打仗的部隊!”負責此次任務的導調組領導拍手叫好。

官兵沉浸在任務成功的喜悅中,收拾自己的物資,為明日歸營做好準備,小分隊8人卻複盤研究訓練。

“一刻沒有宣佈任務結束,一秒也不能掉以輕心,敵人難免會來個‘回馬槍’,我們一刻也不能鬆懈!”胡銳帶領分隊人員奔赴向自己的戰位。

那晚,臨近熄燈,隊員劉子龍報告:“東南方向有情況!”

隨之,小分隊立即槍彈上膛,瞄向東南方向。透過月光,他們看到東南密林處出現閃閃綠光,“那是夜視儀發出的亮光。”

“包圍!”胡銳下達命令。

摸索前進、狙槍瞄準、人員包圍……僅僅2分鐘,敵人已經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8人各就各位,準備殲滅“敵軍”。

距離越來越近……

隨著對講機裡傳來“進攻”的命令,戰鬥迅即打響。

胡銳8人小分隊無一人傷亡,殲滅4人,擒獲6人,反敵特任務圓滿成功。

太陽露出魚肚白,車輛緩緩駛入營區,參加紅藍對抗的部隊“班師回朝”,大獲全勝。

談起這些年的感悟,隊員們說:“經歷那麼多的風風雨雨,雖然很苦很累,但是看著旅隊的戰鬥力得到提升,我們的付出值!”

這些年,胡銳帶領分隊人員完成大大小小的任務數十場,因工作成績突出,去年他們榮立集體“二等功”。

“軍人的職責在於打仗和準備打仗。”該旅政委鄭曉東說,在一次次使命任務中,藍軍小分隊不斷得到洗禮和淬煉,已成為一支利劍淬鋒的“磨刀石”和百煉成鋼的“鐵拳頭”。

來源:中國軍視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