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腫瘤放化療易引起血小板減少,嚴重會威脅生命

TCP, 也就是血小板減少症, 不僅是血液科的常見疾病, 也是腫瘤放化療後容易引起的併發症之一。 日前, 在廣州舉行的“2017年POST-ASCO會議資訊交流會暨泛珠三角腫瘤進展研討會”上,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腫瘤內科鄧豔紅教授就“TCP診療研究進展”進行了專題演講, 會後鄧豔紅教授接受家庭醫生線上採訪表示, 臨床上治療因腫瘤引起的繼發性血小板減少, 從沒有藥物只能依賴輸注到現在有兩個有效藥物, 已經有了比較大的改善, 但是我們的目標是血小板減少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手段去干預, 血小板減少的全環節的應對機制還亟待建立。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腫瘤內科鄧豔紅教授

腫瘤化療、病毒感染 導致繼發性血小板減少

鄧豔紅教授表示, 在腫瘤領域, 化療是導致血小板減少的最常見原因, 化療的藥物抑制了骨髓的正常功能或者直接破壞血小板,

導致血小板減少;另外, 其他導致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如:病毒感染, 流感或者全身的病毒感染一般都會合併血小板下降, 發生血小板下降也說明感染程度已非常嚴重;另外, 慢性肝病, 長時間的肝病往往容易合併肝硬化, 也容易導致血小板降低, 幾率大概為70%左右。

腫瘤治療過程中血小板減少不及時干預 嚴重會威脅生命

血小板減少不及時干預會有什麼影響呢?鄧豔紅教授指出, 如果在治療腫瘤的過程中, 出現血小板減少沒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有可能導致化療不能按時進行, 或者化療被迫減量, 導致治療療效打折扣;而且, 血小板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會發生自發出血的風險, 嚴重的話甚至會威脅生命。

治療血小板減少的最好時機是預防

那麼, 血小板減少最佳的治療時機是什麼時候?這個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鄧豔紅教授指出, 最佳的治療時機, 應該是預防, 化療前預計血小板會降低先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 目前, 臨床上常規做法是, 發現血小板降低了再做處理, 處理的手段有三種:第一、給患者輸注血小板;第二、藥物治療, 使用血小板生成素和白介素藥物, 幫助血小板生成的;第三, 治療導致血小板降低的原發疾病, 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要控制好感染, 在發生血小板減少之前或者輕度減少的時候就要用上相應藥物,

避免血小板降到非常重的程度, 導致嚴重的後果。

“從原來沒有任何藥物到現在有兩個效果比較好的藥物,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的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鄧豔紅教授表示, 可是血小板減少的全環節的應對機制還沒有建立, 我們的目標是, 希望血小板減少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手段去干預, 才能達到治療繼發性血小板下降的理想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