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一:揚州運河的開發與保護

編者按:2013年9月份, “行走隋唐大運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動在“運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興起。 考察組以“走運河, 話兩岸, 溯歷史, 展風情, 看變遷”為宗旨, 力求按照“世界遺產點、大地風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四位一體的考察, 將運河進行全方位展示。 三年來, 考察組一行冒嚴寒、戰苦暑, 途徑5省2直轄市和30餘個地縣, 至2016年10月底將通濟渠、永濟渠考察完成, 隋唐大運河全線考察結束。

為展現隋唐運河考察的整體面貌, 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歷史情懷, 本網特錄系列紀實報導於此, 以饗讀者。

在中國的版圖上, 有一撇一捺構成了漢字的“人”字, 一撇是東西方向的萬里長城, 一捺就是南北走向的大運河, 它們都是人類勞動造就的巨型線性文化遺產, 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朽的豐碑。

如果說靜態的萬里長城挺起了中華民族的不屈脊樑, 那麼, 動態的大運河則是奔湧成中華民族僨張的血脈。 作為隋唐大運河流經的重要城市, 水與揚州已經不能分開了, 它孕育了揚州城, 並滋養了揚州人。

近年來, 揚州作為運河申遺的發起城市, 對運河的開發, 利用與保護做了非常系統的工作,

已經成為了運河申遺城市的樣板。 2016年6月下旬, “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揚州考察, 自然不得不學習先進的保護程式, 與以利用與開發的寶貴經驗。

圖為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內景。 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

與姜師立談運河的保護與利用

“姜師立先生作為揚州申遺辦的負責人, 在運河保護和申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考察組今天的拜訪一定要有成效, 爭取得到大運河保護與利用方面的一手的材料, 以資借鑒。 ”

張秉政教授向隊員們介紹道, 根據淮北市文物局和揚州市文物局的對接, 現在已經聯繫到了姜師立主任, 他將與隊員們對話, 談揚州大運河的開發, 保護與利用。

2016年6月27日, 在揚州市文物局的辦公室, 隊員們見到了揚州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副主任姜師立, 面對著同樣的研究問題, 他很快就和考察組暢談起了揚州的運河開發與保護。

在他的介紹中, 隊員們瞭解到, 揚州在運河遺產保護方面下足了功夫。 2009年9月, 揚州在申遺聯盟各城市中率先公佈並實施《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規劃》。

該規劃納入《揚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從而確保各類遺產點、河段不因城鄉建設專案的實施遭受新的建設性破壞。 ”

2010年以來, 揚州先後叫停了儀征市儀征運河“一河兩岸”工程、高郵市里運河故道工程等有可能對運河遺產產生破壞的專案。 2012年10月1日, 揚州正式實施《揚州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辦法》, 成為大運河沿線城市中第一個制定大運河遺產保護地方規範性檔的城市。

“近年來, 揚州先後修繕了汪氏小苑、個園南部住宅群、盧氏鹽商大宅等一大批運河遺產;將近百家老企業遷離運河兩岸, 投資7億元建設15個防汙治汙項目;建設了280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區;投入鉅資整治改造了整個淮揚運河揚州城區段的兩岸環境。 ”

說話間,姜師立還給考察組查閱了新聞資料,供大家參考確認。談及揚州對運河的保護方面,他說道,作為大運河聯合申遺的牽頭城市,揚州不但把大運河揚州段保護與申遺工作穩步推進,而且為大運河整體保護與申遺作出了積極努力和貢獻。

包括每年舉辦中國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組織承辦一年一度的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會議等。大運河首批申遺點段包括27段河道和58個遺產點,僅揚州就有7段河道、10個遺產點入選。

“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沒有終點,我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姜師立表示,“2011年10月開始,受國家文物局委託,揚州率先建設了大運河揚州段監測預警平臺,運用空間資訊技術、視頻即時監控等手段,給大運河守護裝上‘電子眼’,對影響運河遺產價值的各項指標全面監測。

據瞭解,2013年,又在揚州段監測預警平臺的基礎上,開發了大運河遺產監測預警通用平臺,並複製到大運河沿線的31個遺產區,並以統一的介面、統一的指標體系,向大運河遺產監測預警總平臺上報監測資料,實現了大運河遺產全線的監測預警。”

姜師立說,作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揚州在過去的8年身先示範,贏得尊敬。放眼未來,如何繼續發揮好牽頭城市的作用,引領全線做好運河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已成為揚州人肩頭的時代使命和責任。

在欣喜的同時,他表示,“聯合申遺辦改名為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繼續承擔大運河沿線遺產的保護管理協調牽頭工作。”

運河申遺成功後,姜師立的運河保護工作並沒有停止。“申遺成功,只是啟動了保護利用大運河的第一步,以後的日子裡,要確保大運河遺產既能原汁原味保存,又能發揚光大、活色生香,必定是任重而道遠。”

姜師立主任表示,放眼未來,如何繼續發揮好牽頭城市的作用,引領全線做好運河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已成為揚州人肩頭的時代使命和責任。

對揚州來說,就是要按世界遺產的標準把大運河保護好,在保護與利用中,不但講究經濟效益,更要講究社會效益,以對歷史負責、對世界遺產規則敬畏的態度把大運河保護好、維護好。

談話尾聲,姜師立說出了他的心聲。他希望不要把申遺當作搖錢樹,要做好文化傳承,保護運河不僅要靠文化部門,更要靠全體人民共同的努力。

最後,姜師立先生還送給考察組大運河聯合申遺辦主編的《大運河揚州段保護與申遺知識讀本》和《大運河與揚州》書籍,作為交流,供隊員們參考,他還介紹考察組去大運河文化展示館,對揚州的運河文化做進一步的考察。

揚州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副主任姜師立在與張秉政教授講解揚州運河的保護與開發。 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

走進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

根據姜主任的指引,考察組來到了位於古運河畔康山文化園的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一進展廳,一個水文化牆矗立在大家面前,一個鏤空的篆書“水”字豎立在進入大門的正前方。

據這裡的工作人員介紹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是在原揚州水文化博物館的基礎上升級改造的,於2013年8月份對外開放。

工作人員向隊員們解釋說,此處水文化館“變身”為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陳展內容也將進行升級調整。考察組看到,展示內容除前言和結語外,主要分為六大部分,分別為“運河演變”“水工遺跡”“名城古鎮”“風景名勝”“中外交流”和“保護與利用”。

原先的水文化博物館陳列著不少實物,同時製作了部分模型,僅歷史上的“運河之橋”,就有10多個模型。據悉,改造而成的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將使用59塊展板和31件實物,主要是在原先的陳展內容上進行升級調整。工作人員稱,隨著展板的調整,新增的實物展品也將各就各位,進一步充實展館內容。

記者看到,展館內佈置了流水場景,同時對燈光、室內噴泉進行了維修,而展館內的眾多展板也換上了嶄新的內容。在東側展廳,地上有一條“流淌的河”,彎彎曲曲,宛如千里運河,透過玻璃可以看到潺潺流水。而在河的兩側,則展示了揚州運河上的景點,如東關古渡、文峰寺、高郵南門街等。

“以前展示的運河沿線其中24個城市,這次也將增加11個城市,這樣大運河沿線35個城市都將在這裡集中展示,使參觀者能夠更翔實地瞭解中國大運河。”工作人員說道。

在“運河演變”部分有反映揚州大運河歷史變遷的背景圖片,以及古邗溝故道、儀揚河、邵伯運河故道的照片和實物史料等;“水工遺跡”部分,介紹了劉家堡減水閘、西河船閘、“歸海五壩”與“歸江十壩”、邵伯古堤、嘉定及廣惠二橋、邵伯碼頭、盂城驛等。

“名城古鎮”部分展示了東關街及東關古渡、邵伯鎮、灣頭鎮、瓜洲鎮、射陽湖鎮等;“中外交流”則重點介紹了鑒真、崔致遠、馬可·波羅等歷史文化名人。

“我一定要讓孩子們來參觀,讓他們這一代牢記揚州大運河文化。”60歲的王大媽告訴考察組,他出生於揚州,後來隨父親到外地生活。現在已經退休。而她看到了揚州運河展示館的豐富多彩,希望下次帶自己的孩子來參觀。要瞭解揚州文化,就必須先瞭解大運河。她仔細地觀看了關於大運河的每個器物。在交流中聽她說道,“通過參觀,我發現大運河跟揚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親身去遊覽大運河,體驗其中的美景和文化。”

在第六部分“保護與利用”,展覽館將參與申遺的諸多城市進行了一一排列展示,看到這,張秉政教授匆匆忙忙的走過去一排一排的尋找淮北的身影,在徐州展示區旁邊,淮北的名字赫然印在上面,“看到外界的申遺城市對淮北的申遺所做出的貢獻這麼肯定和認同,讓我付多少汗水也值得了。”

仔細看完介紹之後,張秉政教授意味深長的說道,然後拿起相機“哢嚓”一聲,將淮北的展示部分拍了下來,“我要帶回淮北去,讓我們申遺的同志們高興高興,最起碼我們做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踏出展示館,考察組成員依然興致勃勃,不僅是為揚州的水文化和運河文化的豐富而折服,更為千千萬萬個為申遺工作而任勞任怨的辛勤工作者而驕傲,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考察組看不到這麼好的揚州,看不到運河成功申遺後的今天風貌,也見不到後申遺時代的開發,利用與保護這麼好。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一:探尋古韻悠揚的運河名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二:揭開柳孜運河遺址的神秘面紗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三:找尋古色古香的臨渙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四:走進“卞水咽喉”宿州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五:閔子祠中話“忠孝”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六:探秘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七:探尋泗縣霸王城與釋迦寺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八:鍾馗、虞姬與靈璧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九:名揚天下的“靈璧奇石”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探源靈璧花石綱與垓下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一: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二: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三: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四:找尋商丘運河人文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五:拜謁閼伯廟與木蘭祠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六:走進中原康百萬莊園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七: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八: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九: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二十:淮河流域的“廟會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一:東方芭蕾“花鼓燈”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二:新鄭博物館與嵩陽書院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三: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四:說不盡的黑臉包公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五:鎮河鐵犀與州橋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六: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七:探尋回洛倉與含嘉倉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八:走進豫菜 聚焦洛陽水席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九:瓜州古渡與古邗溝故道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揚州雕版印刷與對外交流

說話間,姜師立還給考察組查閱了新聞資料,供大家參考確認。談及揚州對運河的保護方面,他說道,作為大運河聯合申遺的牽頭城市,揚州不但把大運河揚州段保護與申遺工作穩步推進,而且為大運河整體保護與申遺作出了積極努力和貢獻。

包括每年舉辦中國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組織承辦一年一度的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會議等。大運河首批申遺點段包括27段河道和58個遺產點,僅揚州就有7段河道、10個遺產點入選。

“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沒有終點,我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姜師立表示,“2011年10月開始,受國家文物局委託,揚州率先建設了大運河揚州段監測預警平臺,運用空間資訊技術、視頻即時監控等手段,給大運河守護裝上‘電子眼’,對影響運河遺產價值的各項指標全面監測。

據瞭解,2013年,又在揚州段監測預警平臺的基礎上,開發了大運河遺產監測預警通用平臺,並複製到大運河沿線的31個遺產區,並以統一的介面、統一的指標體系,向大運河遺產監測預警總平臺上報監測資料,實現了大運河遺產全線的監測預警。”

姜師立說,作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揚州在過去的8年身先示範,贏得尊敬。放眼未來,如何繼續發揮好牽頭城市的作用,引領全線做好運河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已成為揚州人肩頭的時代使命和責任。

在欣喜的同時,他表示,“聯合申遺辦改名為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繼續承擔大運河沿線遺產的保護管理協調牽頭工作。”

運河申遺成功後,姜師立的運河保護工作並沒有停止。“申遺成功,只是啟動了保護利用大運河的第一步,以後的日子裡,要確保大運河遺產既能原汁原味保存,又能發揚光大、活色生香,必定是任重而道遠。”

姜師立主任表示,放眼未來,如何繼續發揮好牽頭城市的作用,引領全線做好運河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已成為揚州人肩頭的時代使命和責任。

對揚州來說,就是要按世界遺產的標準把大運河保護好,在保護與利用中,不但講究經濟效益,更要講究社會效益,以對歷史負責、對世界遺產規則敬畏的態度把大運河保護好、維護好。

談話尾聲,姜師立說出了他的心聲。他希望不要把申遺當作搖錢樹,要做好文化傳承,保護運河不僅要靠文化部門,更要靠全體人民共同的努力。

最後,姜師立先生還送給考察組大運河聯合申遺辦主編的《大運河揚州段保護與申遺知識讀本》和《大運河與揚州》書籍,作為交流,供隊員們參考,他還介紹考察組去大運河文化展示館,對揚州的運河文化做進一步的考察。

揚州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副主任姜師立在與張秉政教授講解揚州運河的保護與開發。 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

走進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

根據姜主任的指引,考察組來到了位於古運河畔康山文化園的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一進展廳,一個水文化牆矗立在大家面前,一個鏤空的篆書“水”字豎立在進入大門的正前方。

據這裡的工作人員介紹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是在原揚州水文化博物館的基礎上升級改造的,於2013年8月份對外開放。

工作人員向隊員們解釋說,此處水文化館“變身”為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陳展內容也將進行升級調整。考察組看到,展示內容除前言和結語外,主要分為六大部分,分別為“運河演變”“水工遺跡”“名城古鎮”“風景名勝”“中外交流”和“保護與利用”。

原先的水文化博物館陳列著不少實物,同時製作了部分模型,僅歷史上的“運河之橋”,就有10多個模型。據悉,改造而成的揚州大運河文化展示館,將使用59塊展板和31件實物,主要是在原先的陳展內容上進行升級調整。工作人員稱,隨著展板的調整,新增的實物展品也將各就各位,進一步充實展館內容。

記者看到,展館內佈置了流水場景,同時對燈光、室內噴泉進行了維修,而展館內的眾多展板也換上了嶄新的內容。在東側展廳,地上有一條“流淌的河”,彎彎曲曲,宛如千里運河,透過玻璃可以看到潺潺流水。而在河的兩側,則展示了揚州運河上的景點,如東關古渡、文峰寺、高郵南門街等。

“以前展示的運河沿線其中24個城市,這次也將增加11個城市,這樣大運河沿線35個城市都將在這裡集中展示,使參觀者能夠更翔實地瞭解中國大運河。”工作人員說道。

在“運河演變”部分有反映揚州大運河歷史變遷的背景圖片,以及古邗溝故道、儀揚河、邵伯運河故道的照片和實物史料等;“水工遺跡”部分,介紹了劉家堡減水閘、西河船閘、“歸海五壩”與“歸江十壩”、邵伯古堤、嘉定及廣惠二橋、邵伯碼頭、盂城驛等。

“名城古鎮”部分展示了東關街及東關古渡、邵伯鎮、灣頭鎮、瓜洲鎮、射陽湖鎮等;“中外交流”則重點介紹了鑒真、崔致遠、馬可·波羅等歷史文化名人。

“我一定要讓孩子們來參觀,讓他們這一代牢記揚州大運河文化。”60歲的王大媽告訴考察組,他出生於揚州,後來隨父親到外地生活。現在已經退休。而她看到了揚州運河展示館的豐富多彩,希望下次帶自己的孩子來參觀。要瞭解揚州文化,就必須先瞭解大運河。她仔細地觀看了關於大運河的每個器物。在交流中聽她說道,“通過參觀,我發現大運河跟揚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親身去遊覽大運河,體驗其中的美景和文化。”

在第六部分“保護與利用”,展覽館將參與申遺的諸多城市進行了一一排列展示,看到這,張秉政教授匆匆忙忙的走過去一排一排的尋找淮北的身影,在徐州展示區旁邊,淮北的名字赫然印在上面,“看到外界的申遺城市對淮北的申遺所做出的貢獻這麼肯定和認同,讓我付多少汗水也值得了。”

仔細看完介紹之後,張秉政教授意味深長的說道,然後拿起相機“哢嚓”一聲,將淮北的展示部分拍了下來,“我要帶回淮北去,讓我們申遺的同志們高興高興,最起碼我們做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踏出展示館,考察組成員依然興致勃勃,不僅是為揚州的水文化和運河文化的豐富而折服,更為千千萬萬個為申遺工作而任勞任怨的辛勤工作者而驕傲,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考察組看不到這麼好的揚州,看不到運河成功申遺後的今天風貌,也見不到後申遺時代的開發,利用與保護這麼好。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一:探尋古韻悠揚的運河名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二:揭開柳孜運河遺址的神秘面紗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三:找尋古色古香的臨渙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四:走進“卞水咽喉”宿州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五:閔子祠中話“忠孝”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六:探秘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七:探尋泗縣霸王城與釋迦寺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八:鍾馗、虞姬與靈璧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九:名揚天下的“靈璧奇石”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探源靈璧花石綱與垓下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一: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二: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三: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四:找尋商丘運河人文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五:拜謁閼伯廟與木蘭祠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六:走進中原康百萬莊園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七: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八: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九: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二十:淮河流域的“廟會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一:東方芭蕾“花鼓燈”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二:新鄭博物館與嵩陽書院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三: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四:說不盡的黑臉包公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五:鎮河鐵犀與州橋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六: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七:探尋回洛倉與含嘉倉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八:走進豫菜 聚焦洛陽水席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九:瓜州古渡與古邗溝故道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揚州雕版印刷與對外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