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藥集團旗下B2C電商“國藥線上”獲1.2億A輪融資,拓展線下零售+分銷資源整合

7月5日, 國藥集團旗下醫藥電商品牌——國藥線上, 對外公佈已完成1.2億元A輪融資, 資方為雲峰基金、朗盛投資。 此輪融資從開始到完成歷時一年。

國藥線上方面透露, 此輪融資將用於繼續拓展與線下零售+分銷資源的整合, 具體包括在各地部署實體雲藥房, 解決國藥集團供應鏈最後一公里問題, 以及協助國藥集團批零一體轉型戰略的實施等。

國藥線上由中國醫藥集團於2015年投資創立, 本質上是B2C網上藥店, 定位為“醫藥新零售平臺”, 並構建了零售+分銷的業務模式。

背靠大樹好乘涼

據悉, 國藥線上在過去12個月交易額達6億元,

成績不俗, 此番更獲得資本的認可。 對此, 國藥線上總經理王樂天表示, 這離不開國藥集團雄厚的供應鏈資源與全國網路佈局。 截至目前, 國藥控股旗下的400多家零售與分銷公司中, 已經有超過30家通過國藥線上整合在一起, 它們除了共用用戶群體外, 也共同開發市場與延伸服務。

國藥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醫藥健康產業集團, 以醫藥健康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 旗下擁有1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和6家上市公司, 是國內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醫藥產業集團。

目前, 國藥集團電商體系設計醫藥B2B、B2C於一體, 涉及醫藥分銷、批發、零售等多類業務, 囊括國藥1健康、國藥試劑、國藥線上、國控廣州藥網、國大藥房、國藥商城等多家公司,

其中國藥線上的入場時間較晚, 在整個電商體系當處於中間連接點位置。

國藥線上官網主頁

中國醫藥電商市場的崛起

2005年, 我國醫藥電商市場正式起步。 彼時,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剛剛出臺。

2010年前後, 醫藥電商迎來了第一輪爆發期。 像健客、1藥網、七樂康、康愛多等大批網上藥店均在那段時間創立。 另外, 天貓醫藥館、1號店等協力廠商藥品零售試點也開始在網上籌建。

2014年, 醫藥電商迎來第二輪爆發期。 多家醫藥B2B電商平臺同期創立, 其中有未名企鵝、藥脈通、找藥材、藥兜網、藥藥好等。 他們紛紛把目光瞄向診所、零售藥店, 主打藥品線上採購。 彼時, 交易額從2005年的不足億元增加到了近百億。

此後, 更有不少零售藥店開始涉水互聯網+藥品, 佈局送藥O2O, 以叮噹快藥和快方送藥為典型。 資料顯示, 國內B2C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不足20億升至2016年的286億, 五年間增長17倍。

今年年初, 醫藥電商迎來第三輪增長週期。 國務院行政命令取消醫藥電商B、C證資質審批,

降低了醫藥電商門檻。 此外, 國辦也正式發文, 要求推廣“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

向獨角獸邁進

中國醫藥電商市場發展到現在, 逐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但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各不相同:有的背靠全國強大的倉儲物流、有的擁有強大的獲客能力, 有的是大級別公司的線下佈局等等。

而與其它醫藥電商相比, 國藥線上的核心競爭力則在於用互聯網技術整合國藥供應鏈, 並做服務延伸。 對此, 王樂天認為, 國藥線上並不會遭遇什麼政策阻力, 根植於線下、服務於線下的“醫藥新零售”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而最大的障礙可能來自於經驗不足。

不過, 對於國藥線上未來的前景, 王樂天相當樂觀:“因為在供應鏈資源、技術投入、模式創新和運營各方面,

尤其是此次新戰略投資者的進入, 國藥線上已經走在成長為獨角獸的道路上。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