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汽車設計專業學生有話說

作者:ihccc

作為一個准畢業, 即將入職的汽車設計專業學生, 想通過展示自己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體會, 來說一下為什麼汽車設計很“難”。

成為汽車設計師有多難

對於這個專業的學生, 第一關是畫圖, sketching, 多數學生都需要兩年或更久的訓練才能達到專業要求的水準, 少說大概千余張A3紙的練習量, 這還不包括PS的渲染圖。 然後是modeling, 製作模型, 分油泥模型和數位模型。 設計師需要點得快滑鼠, 拿得穩刮刀。 無論是畫圖還是模型都是來訓練三維造型能力的, 也是必備技能。

除以上兩大方面外, 還需要有人機工程、機械原理、材料工藝等課程幫助儲備相關知識。

還有一項必須要提的技能是調研, 調研瞭解用戶需求, 社會發展, 前沿科技, 時尚趨勢等, 汽車產品開發週期長, 相比其他行業, 汽車設計師需要有更強的前瞻意識。

綜上, 汽車設計師的主要業務能力體現在二維和三維造型能力上, 這需要長期艱苦的訓練才能獲得;外加極其廣的知識儲備, 趨勢預測能力。 不過這些只是必備技能和知識, 不是設計能力。 設計是需要統籌以上這些, 並用技能展現出來的思想作品。 設計能力需要更久的實踐鍛煉。

其實我本來在上面打了近千字, 想直觀地敘述每項要學到怎樣的程度和難度, 但都精簡掉了, 想想還是展示一下現實中學這個專業是什麼樣子,

更能證明我們比其他專業學生在同樣長度的大學時光裡, 多花了多少精力在這些上面。

現在全球最好的汽車設計專業(之一)在美國ACCD, 那裡的學生也是最刻苦或者說課業最繁重的, 學期中平均的每天睡眠時間是四個小時, 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不止聽一位在那裡讀書的朋友說過, 每每在假期尾聲新的學期臨近時, 都會感到莫名的緊張甚至恐懼。 在英國的朋友, 看著其他專業的小夥伴的足跡一點一點填滿整個申根區時, 自己畢業了還沒申請過申根, 只是抽空去了屈指可數的幾個英國城市。 國內專門開設這個專業的院校不多, 很多人是在工設等相關專業裡自學打拼出來的, 可想而知, 這些設計師四年本科也不會比在國外的輕鬆。

但是, 不是每個人經歷這些都能成為設計師, 這是一個既需要努力又需要才華的的職業。 而真正合格的職業設計師, 大概也還需要四五年的工作歷練。

2.直觀地講, 汽車造型為什麼難

三維造型有多難?請依次想想一下情景:畫出一條好的曲線, 畫出一個好的平面圖形, 畫出一個好的立體透視圖, 在三維中塑造出好的形態……或許你能體會到每一層間的難度係數都是成幾何係數增長的。 沒有訓練大多數人畫不好透視, 而二維轉三維, 多了一個維度真的是……你會發現所有設計好的特徵線其實都是曲面相交形成的, 而面又不是一個邊, 做好這邊又要顧及其他幾邊, 面自身又有空間變化……(以上因每一層都有更複雜的衡量標準,

所以為了簡潔, 都用“好”代替, 不然可能會寫一大串)

汽車造型更難的另一原因是尺寸。 工業產品從小到手錶, 到和人尺寸近似白色家電, 最大的就是住人的建築設計了, 而汽車正好卡在這中間。 一般而言, 造型設計難易和事物尺寸大小大約成正比。 問題是這貨又大, 又要跑起來, 又還要量產……

所以一個好的車身造型, 需要把握好這個五米長、兩米寬、一米半高的大傢伙的所有形面關係、體量關係, 並最終要能體現一個和產品定位相符的個性。 在設計室裡, 即使有了好的造型創意之後, 設計師和模型師還要對車的形面在毫米間進行推敲, 或許你覺察不到差別, 但當你讚歎某個造型飽滿,

某個特徵帥氣時, 都是我們這般努力的結果。

3. 忽視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創新!

以上其實都不是最能證明這事有多難的方面。 題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創新!這才是設計的根本所在啊。 汽車設計也是為商業服務, 需要反覆運算更新去吸引消費者。 現在幾乎所有產品都在應用的“有計劃廢止”策略(就是有計劃的推出新產品, 讓老款過時, 吸引消費者購買新產品)最早就是在汽車設計中提出的。 在這百年的汽車歷史面前, 好不容易在圖上畫出前無古人的東西, 又要考慮現有技術、製造成本、機械結構等等, 甚至安全法規。 到最後, 做出能量產上市的好設計, 真的就不簡單了。

大家都說設計師的思維總是天馬行空的, 但現實總是滿目滄桑的……雖然在近幾十年汽車行業發展中, 製造技術的進步,讓量產中可以實現更複雜的造型;但其他幾個因素某種程度上講,對造型的制約其實是越來越大的。想想以前,我們都以為未來汽車都會是流線的子彈頭車頭,而實際情況是車頭越來越高;還有5、60年代美國車一去不復返的船長的車身尺寸和火箭車尾……

而”新“又是和”時間“緊密聯繫的概念。汽車開發週期長,銷售和使用壽命長,所以設計師常常面臨的課題是設計一款三四年後才上市,並在上市之後的五年都不過時的汽車……想想吧

最後,再回到人的問題上,說說為什麼我們造了幾十年車,依然做不好設計。作為設計師,很多前輩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人的設計才能可以是頂級的。無論國內院校還是國際名校,都有一畢業就被國際車廠就招入旗下的學長。在你能想到國際廠商裡,都能找到中國設計師,而且現在上市的新車裡已經有這些前輩的作品。那是不是把這些人召回國內,我們就能做出好設計了?抱歉,不是。因為汽車設計是團隊作戰,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一個人上去畫畫圖就好了。

上面只講了我最熟悉的設計師成長經歷,其實無論油泥師還是數模師還是其他崗位的成長也都不容易,每個環節都會影響最後設計品質。設計師畫圖前有專門負責市場用戶調研和趨勢研究的人員,設計師後還有油泥模型師和數位模型師,從1:4到1:1幾十個模型做出來,供評選、論證設計,然後又要有結構工程師,還有色彩面料等部門參與。而且最後拍板決定設計的是領導,不是設計師,所以什麼樣的領導來負責設計部,對設計有更關鍵的作用。總的來說設計是一個體系,產出好設計也必然需要成熟優秀的體系。這不僅需要每個崗位都有合格人才,還更要有好的管理模式。想想在幾年前,還有些國內車廠的設計部是隸屬于工程部下的,真是……這方面,我們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結論當然不是說造型設計比發動機研發等更難,而是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技術還可以轉讓、引進,但設計是思想,是觀念,沒有什麼捷徑。

當然也沒有那麼遙遠,未來可期 :-P

標籤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製造技術的進步,讓量產中可以實現更複雜的造型;但其他幾個因素某種程度上講,對造型的制約其實是越來越大的。想想以前,我們都以為未來汽車都會是流線的子彈頭車頭,而實際情況是車頭越來越高;還有5、60年代美國車一去不復返的船長的車身尺寸和火箭車尾……

而”新“又是和”時間“緊密聯繫的概念。汽車開發週期長,銷售和使用壽命長,所以設計師常常面臨的課題是設計一款三四年後才上市,並在上市之後的五年都不過時的汽車……想想吧

最後,再回到人的問題上,說說為什麼我們造了幾十年車,依然做不好設計。作為設計師,很多前輩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人的設計才能可以是頂級的。無論國內院校還是國際名校,都有一畢業就被國際車廠就招入旗下的學長。在你能想到國際廠商裡,都能找到中國設計師,而且現在上市的新車裡已經有這些前輩的作品。那是不是把這些人召回國內,我們就能做出好設計了?抱歉,不是。因為汽車設計是團隊作戰,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一個人上去畫畫圖就好了。

上面只講了我最熟悉的設計師成長經歷,其實無論油泥師還是數模師還是其他崗位的成長也都不容易,每個環節都會影響最後設計品質。設計師畫圖前有專門負責市場用戶調研和趨勢研究的人員,設計師後還有油泥模型師和數位模型師,從1:4到1:1幾十個模型做出來,供評選、論證設計,然後又要有結構工程師,還有色彩面料等部門參與。而且最後拍板決定設計的是領導,不是設計師,所以什麼樣的領導來負責設計部,對設計有更關鍵的作用。總的來說設計是一個體系,產出好設計也必然需要成熟優秀的體系。這不僅需要每個崗位都有合格人才,還更要有好的管理模式。想想在幾年前,還有些國內車廠的設計部是隸屬于工程部下的,真是……這方面,我們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結論當然不是說造型設計比發動機研發等更難,而是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技術還可以轉讓、引進,但設計是思想,是觀念,沒有什麼捷徑。

當然也沒有那麼遙遠,未來可期 :-P

標籤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