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丁一匯院士:地球氣候未來走向,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關注!

(文章來源《院士講科學》, 該書由《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總策劃, 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如今, 在許許多多關於環保的科普展覽、書籍和講座當中, 全球氣候變暖都是一個時常出現的話題。 下面我們跟隨丁一匯院士一起來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及節能減排的重要性。

主講人

丁一匯, 中國工程院院士, 天氣與氣候學家, 先後任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副主任兼國家海洋預報總台台長,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高校兼職教授,

東京大學客座教授。 1994年任國家氣候中心主任;世界氣象組織東亞季風研究委員會主席;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 世界氣候研究計畫(WCRP)聯合科學委員會執行理事,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國際氣候雜誌編委。

2001年至今, 擔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香港天文臺科學顧問, 氣象學報主編, 英國皇家國際氣候雜誌編委。

丁一匯院士曾于1987和1995年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 2002年獲何梁何利科學進步獎。 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獲世界氣象組織傑出工作成就獎。 參與和主持編寫IPCC第一、二、三、四、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 是國際上氣候變化研究領域中有影響、有貢獻的科學家之一。

培養博士生30余名。

全球氣候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是變暖!

(北極海冰融化將威脅北極熊的生存)

目前主流的氣象學(氣候學)觀點認為, 全球氣候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是變暖。 包括中國的科學家在內,

全世界的氣候學專家都參與了對氣候未來趨勢的預測。

現在看來, 未來地球的增溫幅度, 取決於現在人們節能減排的努力。 如果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全球氣溫到2100年也可能不會有大幅增加。 如果在100年的時間尺度裡, 氣溫只是略微上升一點點, 那麼人可以(憑藉現代科技手段)適應。 但如果我們不減排, 那麼氣溫仍將急劇上升, 對全球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隨著全球變暖, 凍土層的命運也值得關注)

在英國, 氣象局設計了一個關於未來氣候模型的大眾預測套裝軟體。 他們把很複雜的氣候模型交給青少年, 讓他們在自家電腦上(根據已有知識)預測未來的氣候走向。 參與大眾預測套裝軟體項目的英國青少年發現, 他們預測的結果和氣象局用超級電子電腦預測的結果是基本一樣的, 全球氣候都會變暖的, 溫度變化的範圍也都差不多。

科學家也預測了北極的海冰將繼續減少, 北半球的雪將更為減少, 我國西北的很多凍土層也在減少。 隨著冰川融化,

海平面將會繼續上升。 如果未來仍然保持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海平面有可能上升100釐米, 很多沿海城市可能就要被淹沒;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得好, 海平面可能只會上升10~20釐米, 那麼用防波堤壩來防禦或許還有希望。 雖然高溫導致的熱浪, 也仍然會是一個令人不適的大問題。

節能減排是責任!

(圖為在中國西北荒漠地區,大型太陽能電池陣列生產無污染的電能,供圖/馬之恒)

現在,全世界主要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會不斷地召開氣候變化高峰會議,以商討如何減排二氧化碳,以及各個國家的減排責任。中國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承諾,所以現在就要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以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的目標,履行對地球的責任。

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言,減少溫室氣體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不再惡化和維繫可持續發展。現在看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再升高5℃左右,地球就將不再宜居,因為全球生態系統將會受到嚴重破壞。可以說從現在做起,發力節能減排,是為子孫後代儲備未來。

互動問答

Q:PM2.5的增多和地球的氣候變暖有沒有關係?

丁一匯:PM2.5是指大氣裡面懸浮的一些顆粒物,確切地說是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如果被我們吸入肺裡面,是難以再排出的,因此會影響人體健康。但從氣候角度來說,當PM2.5濃度增加的時候,它反射的陽光就會越多,降冷作用就會增加。所以說,PM2.5也是一分為二的,對健康是不利的,但可以對地球起到降溫的作用。

但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順暢呼吸顯然更加重要,因此,我們不可能依靠增加PM2.5來緩解溫室效應。在減少PM2.5的同時,我們又要保證地球溫度不至於上升得太快,這就需要人類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耗費更多的心力,力爭取得雙贏。

(圖為在中國西北荒漠地區,大型太陽能電池陣列生產無污染的電能,供圖/馬之恒)

現在,全世界主要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會不斷地召開氣候變化高峰會議,以商討如何減排二氧化碳,以及各個國家的減排責任。中國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承諾,所以現在就要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以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的目標,履行對地球的責任。

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言,減少溫室氣體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不再惡化和維繫可持續發展。現在看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再升高5℃左右,地球就將不再宜居,因為全球生態系統將會受到嚴重破壞。可以說從現在做起,發力節能減排,是為子孫後代儲備未來。

互動問答

Q:PM2.5的增多和地球的氣候變暖有沒有關係?

丁一匯:PM2.5是指大氣裡面懸浮的一些顆粒物,確切地說是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如果被我們吸入肺裡面,是難以再排出的,因此會影響人體健康。但從氣候角度來說,當PM2.5濃度增加的時候,它反射的陽光就會越多,降冷作用就會增加。所以說,PM2.5也是一分為二的,對健康是不利的,但可以對地球起到降溫的作用。

但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順暢呼吸顯然更加重要,因此,我們不可能依靠增加PM2.5來緩解溫室效應。在減少PM2.5的同時,我們又要保證地球溫度不至於上升得太快,這就需要人類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耗費更多的心力,力爭取得雙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