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視覺化技術與“兩微一端”輿情傳播機制

伴隨著社交媒體大資料的資訊洪流, “兩微一端”的輿情傳播機制日益複雜, 如何直觀、形象、及時準確地反映其瞬息萬變的輿情熱點, 成為國內外學術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在新媒體環境下, 創新新聞輿論工作的方法, 必須從媒介演進的現實入手, 有效回應新媒體輿論工作的方法創新需求, 以增強新聞輿論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輿論引導新格局。

“資料視覺化”是以概要的思維、圖形化介面的形式, 將龐大的資料體量輕量化和簡化, 直觀形象展示的一種科學方法,

能夠揭示資料背後複雜的邏輯關係。 現代護理之母南丁格爾的“極區圖”開創了資料圖形化的先河, 之後視覺化技術逐漸被醫療、科技等研究領域所青睞。 近年來, 視覺化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在技術和資本的推動下格外興盛。 因此, 將視覺化技術引入社交媒體輿情分析是全新思維的技術開創。

首先, 視覺化技術能夠直觀形象地呈現“兩微一端”龐大的資訊。 “兩微一端”社交媒體資訊具有文本碎片化、資料海量、非結構性和無序性等基本特徵。 線民的觀點、意見、態度和情緒等言論形態往往隱藏在隻言片語之中, 對輿情資訊的有效抓取、話題聚類和語意分析是視覺化的前提。 視覺化技術能夠對複雜的輿情大資料實現文本抓取、文本聚類、熱點話題的情感分析,

並據此實現“兩微一端”輿情的即時圖形化處理與呈現。 可以綜合利用離散圖、樹狀圖、極區圖、數位地圖、關鍵字文字雲等資料圖形, 將“兩微一端”大資料資訊背後的繁雜社會動力學關係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

將視覺化技術引入到“兩微一端”社交媒體輿情處置, 最關鍵的是能否深刻理解社交媒體的輿情傳播本質。 互聯網輿情終究是現實社會問題的映射, 社會問題不解決, 社交媒體輿情就不會止息。 理出“兩微一端”的輿情傳播機制, 認識輿情傳播的本質, 而不是停留在現象認知和輿情熱點分析的水準上, 能夠在視覺化技術的基礎上, 形成有效的輿情治理思路, 為提升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傳播力、引導力、公信力和影響力提供科學依據。

(本文系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專案“重大突發事件的網路輿情監測與傳播模擬研究”(12E08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