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溫多雨蛞蝓危害重

近期陰雨天氣多, 溫度適宜, 有利於蛞蝓發生, 在部分地區危害嚴重。

蛞蝓俗稱鼻涕蟲, 體長梭形, 光滑柔軟, 爬行時體長30~60毫米;暗黑褐色、灰紅色或黃白色;頭部前端有2對觸角, 暗黑色, 眼在後觸角頂端;頭前方有口, 分泌的黏液無色。 蛞蝓食性雜, 主要危害蔬菜幼苗、嫩葉和嫩莖, 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 咬斷嫩莖和生長點, 常造成缺苗斷壟, 同時排泄糞便、分泌黏液污染蔬菜。

蛞蝓屬軟體動物門, 一年發生1~2代, 以成蟲或幼蟲在植物根部濕土下越冬, 5—7月在田間大量活動危害。 入夏後氣溫升高, 蛞蝓活動減弱, 秋季氣候涼爽後又活動危害。

蛞蝓喜濕怕光, 強光照射下2~3天即被曬死, 因此多在夜間及清晨外出活動取食, 白天隱蔽在土中或覆蓋物下面。 一般在下午6時出土危害, 晚上10—11時達到高峰, 清晨前陸續潛入土中或隱蔽處。 氣溫11~18℃、土壤含水量20%~30%對蛞蝓生長發育有利。

防治蛞蝓, 可以採取農業、物理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措施。 (1)農業措施。 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清除田間、田埂雜草, 減少蟲源;雨季清溝排水, 保持土表乾燥;傍晚田間堆放鮮嫩雜草、菜葉誘集, 天亮前人工捕捉。 (2)物理防治。 在蔬菜生長期間, 每畝用生石灰5~7.5公斤, 撒在地表成帶狀, 防止蛞蝓進入;蛞蝓發生期對棚室前臉和後牆部位噴灑1%食鹽水, 可使蛞蝓體內水分外流導致死亡。 (3)化學防治。

蔬菜播種或定植後, 每畝用密達6%四聚乙醛顆粒劑500克, 於晴天傍晚均勻撒施或分片撒施於裸地表面或作物根際周圍, 每生長季使用1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