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文學家測光年外的恒星直徑難嗎?相當於600千米外觀測一核桃

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都有4光年——半人馬座比鄰星, 且不說其他的恒星距離我們多遙遠。 如此遠的距離, 任何望遠鏡都無法直接觀測出一個恒星的直徑, 既然如此, 那天文學家是如何測出遠在數光年外的恒星的直徑?

距我們約8.6光年的天狼星的直徑是太陽的1.8倍, 怎麼得出?直接測量雖行不通, 但可以間接測量。 通過間接測量, 天文學家已經測出了上百恒星的直徑。

月球每個月都會繞地球一圈, 當遠處一恒星被月亮遮擋時, 天文學家會用電子設備對其進行嚴密的監視, 雖然這個過程可能很短, 而且絕大部分的恒星可能在被監視時“毫無痕跡”留下, 但是足夠明亮的恒星還是可能被監視到, 進而完成測量, 這也被稱為月掩星技術。

由於月球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為了更好的測量恒星, 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經驗與測量實踐發明了兩種複雜的測量技術——恒星干涉測量和斑點干涉測量。 類似於物理界、數學界許多的公式, 這兩種方法也是經過研究大量資料的, 得出而來的規律。

這種研究之有多困難?從天文學家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從地球上觀測一顆恒星的難度不亞於從644千米外的地方看向美國紐約帝國大廈頂部的一顆核桃。

雖然現在已有很多的恒星通過恒星干涉測量、斑點干涉測量和月掩星技術, 但是要真正測量大多數的恒星直徑還是通過恒星的演化理論推導出來的。

對恒星進行分光分析能夠得到其溫度和元素豐度的資料, 再加上該恒星到地球之間的大致距離, 便能大致推斷出該恒星的恒星。 在目前我們所見的星空中, 絕大多數肉眼可見恒星的直徑都遠大於太陽, 只有不到1%的恒星其直徑小於太陽。 或許在某個午夜, 你會看見這滿天星河, 到那時你會不會被宇宙所震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