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是潘金蓮 我們不告馮小剛“要搞,就搞個大的”

歷經“過審難”、“馮小剛手撕王健林”、“全國深夜同一時間段突現滿場現象”等話題……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從上映到即將下線, 都獲得了足夠的關注度, 也引發了大量話題。

然而,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大眾關注引起了廣東省增城市潘金蓮的不滿, 更得到了整個潘氏家族的“同仇敵愾”。 廣東潘金蓮不滿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將馮小剛、劉震雲等九人告上法庭

據記載, 歷史上的潘金蓮原型本人,

卻是賢良溫淑的大家閨秀, 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 武大郎, 原名武植, 幼時喚作大郎, 少時聰慧, 家貧, 中年中進士, 做了山東陽谷縣的知縣, 相貌不俗,身材高大, 為官清廉, 為民除惡, 鄉民送萬民傘。 武潘共育4子, 後世子孫徙至武那村, 半數姓武。

鑒於此,

潘氏族人寫倡議書, 試圖正本溯源, 還原歷史。 倡議書寫道:“凡我潘氏族人很多人都受過外姓人‘你是潘仁美, 你是潘金蓮’的侮辱和傷害。 發起正名行動的初衷是讓文藝名人、媒體不敢輕視潘氏宗族的力量, 從今往後不敢再拿潘氏先人肆意炒作詆毀;讓社會公眾及潘氏族人瞭解潘仁美潘金蓮的歷史真相, 增強族人的自豪感;促使潘氏宗親團結起來, 努力振興潘氏家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一份力!”

正名行動開始後, 潘家族人, 在湖南做記者的潘利求四處尋找“潘金蓮”。 他想寫一寫她們的故事。 這些叫“潘金蓮”的女人, 多半都生活在偏遠的深山農村, 因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 沒聽說過“潘金蓮”, 所以才取了這個名字。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潘利求說, 她們聽完後覺得這事本來就不光彩, 不跟著摻和。 只有廣東增城的“潘金蓮”同意出面。

潘金蓮的堂弟潘新發說, 潘金蓮身體不好, 無法出庭。 他的兩個兒子聽說後, 同意以她的名義起訴。 而他們都同意了, 潘金蓮也就點頭了。

潘金蓮也是後來才知道, 這個《水滸傳》中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女子, 因為心狠手辣、淫蕩成性, 被別人戳著脊樑骨罵。 而她的兩個兒子早已經長大成人了。 潘新發說, 他們到現在都不好意思說母親的名字, 這聽起來心酸。

除了打官司之外, 潘家人說, 已經有宗親投資出品了一部電視劇, 名字就叫《我是潘金蓮》,主演是曾經在《恨鎖金瓶》中扮演“潘金蓮”的香港女星溫碧霞。

你同情潘金蓮嗎?

名字就叫《我是潘金蓮》,主演是曾經在《恨鎖金瓶》中扮演“潘金蓮”的香港女星溫碧霞。

你同情潘金蓮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