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智慧”為全球傳染病防治作出貢獻

自主研製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檢測試劑, 應用於我國應急隊伍在獅子山的實驗室檢測;新發現H7N9、H10N8流感病毒等病原體, 並與全球共用病毒檢測技術, 為全球流感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 傳染病的全球化加強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與共同意識, 促使各國之間開展更多的國際合作。

此前的埃博拉疫情一度被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導致2萬多人感染, 死亡人數過萬。 受疫情影響的主要是西非國家, 但面對埃博拉病毒, 世界各國都難以獨善其身。

在世界衛生組織號召下,

各國開展了大量工作支持西非應對埃博拉疫情, 我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國家衛計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介紹, 特別是我國在賴比瑞亞援建的配有上百張床位的診療中心、在獅子山援建的固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 對於抗擊埃博拉意義非凡。

秦懷金告訴記者, 我國還曾先後向疫情國家派出衛生官員、臨床醫護人員、流行病學專家等上千人, 運用長期積累的疾病監測、發現與控制、實驗室能力和經驗, 同時還為賴比瑞亞、獅子山、幾內亞等國培訓了上萬名衛生和檢疫人員, 讓疫情國的艱難處境發生了切實改變。

2014年9月, 在西非埃博拉疫情最為危急之際,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帶領中國疾控中心移動實驗室團隊毅然奔赴獅子山,

與當地人民一同展開與病魔的鬥爭。

在獅子山工作期間, 高福帶領的團隊累計監測血液樣本1635份, 收治、留觀病例274例。 他們的工作不僅極大地幫助了獅子山人民, 也為控制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作出了巨大貢獻。

“病毒沒護照, 傳播無國界。 ”高福表示, 抗擊埃博拉病毒不僅貢獻了“中國智慧”,也從中汲取了我國在海外防控傳染病的“經驗和營養”。

此外, 針對H7N9流感這一新發傳染病, 我國在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中承擔任務的研究團隊, 利用專項研究中的技術和組織基礎, 積極開展了H7N9病毒的病原識別與確認、診斷與治療等技術的基礎研究工作, 並積極防控疫情, 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美國《自然》雜誌發表文章, 稱讚中國具有同美國同樣的快速發現並確認新發傳染病病原的能力。

世界衛生組織在其《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聯合考察報告》中表示:“中國對H7N9流感疫情的風險評估和循證應對可作為今後類似事件應急回應的典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