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曾師從中國的昔日日本神童,兩缺陷如今成了傷仲永,張本智和可會步其後塵?

目前的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澳大利亞公開賽上, 日本隊僅次於水谷隼的主力球員丹羽孝西遭遇一輪遊, 被排名比自己低很多的法國選手弗雷爾淘汰出局, 爆出不大不小的冷門。

丹羽孝西, 1994年出生, 因2009年以不滿15歲的年齡參加當年在日本橫濱舉行的世乒賽單項賽而成名, 當時是日本參加該項賽事的年齡最小的選手(目前這一記錄已經被張本智和打破), 被媒體譽為“神童”。 他的教練是前中國國手, 搭檔陳龍燦獲得第24屆奧運會男雙冠軍的韋晴光。 談起這位弟子, 韋晴光也是不吝讚美之詞, 認為丹羽孝西打球聰明, 有天分, 將來可以對抗中國。

但是隨著丹羽孝西年齡的增長, 似乎沒有表現出當年日本媒體所寄予的潛力, 也沒有超越目前日本一哥水谷隼, 更沒有在大賽中給中國球員以威脅, 徹底成了傷仲永, 原因可能有以下兩方面:

身體素質。 資料顯示, 丹羽孝西身高只有1.62米, 體重51Kg, 這樣的身高體重決定了他擊球品質不可能太高, 尤其在球日趨變大變重後, 更加對他的擊球品質帶來影響, 使得他的殺傷力不會太大, 從這方面來說日本乒協整個選材都存在這個問題, 比如松平健太, 石川佳純, 伊藤美誠, 平野美宇等。

協調性。 既然身體素質不占優, 打不出高品質的球, 那就得在速度上下功夫了。 可在這方面丹羽孝西似乎也不突出, 看他打球給人以吊兒郎當、漫不經心的感覺。 他的非持拍手給人的感覺好像脫臼了一樣, 給人不協調的感覺,

沒有中國球員馬龍、樊振東教科書般的動作標準。 乒乓球講究合力, 腰腿手全身的力量集中於一點才能打出高品質的球, 中國高水準球員無不是從小無數次的揮拍擊球, 教練的精雕細琢, 才鑄就了金字塔尖的輝煌。

當然, 日本乒乓球群眾基礎不如中國,

選材面也沒有中國那麼廣, 好苗子也難以尋覓, 僅靠水穀隼、丹羽孝西、張本智和等想對抗中國, 甚至東京奧運奪金, 只能是鏡花水月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