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王者榮耀》入侵碎片時空:誰成王者,誰飲農藥?

這款全民遊戲, 火得有點不對。

導語:《王者榮耀》不是一個單純的遊戲, 也不是你能選擇喝或不喝的農藥, 而是充斥著你生活每個縫隙的“毒氣”,

你無法逃避。

但騰訊的舉措真的有效嗎?《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上線首日, 即遭技術破解。

“昨日, 專門從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破解的小傑把他的業務價格提高1倍, 還是發現’人太多, 忙不過來’。 小傑等人經營的網店宣稱可一鍵改掉未成年身份證資訊,

永久適用。 ”

——《新京報》

除此之外, 在網路上買賣帳號或個人身份資訊以繞開實名認證的管道更是不可勝數。

面對占全部使用者不足8%的小學生尚且無能為力, 想防止成年人過度沉迷遊戲就更難上加難。 何況騰訊顯然不可能限制成年人們打遊戲的時間, 但成年人卻未必有比小學生更強大的意志力來抵禦遊戲的誘惑。

你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再離不開《王者榮耀》的?你是否真的如遊戲中的英雄那樣能砍能控而多金?你因為《王者榮耀》更幸福了嗎?

戀愛不如開黑, 午睡不如開黑

正可謂一入手遊深似海, 從此閒暇是路人。

雖然我們沒有資料直接表明成年人的遊戲情況, 但從騰訊發佈的財報可以看出, 包括《王者榮耀》在內的手機遊戲正在攻勢迅猛地佔領用戶的時間。

“目前在手遊市場大受歡迎的MOBA類手游《王者榮耀》, 其日活用戶已經超過了5000萬, 資料顯示, 在春節假期這款手遊的日活躍用戶(DAU)峰值甚至超過了8000萬。 ”

——觸樂網

支撐起騰訊手機遊戲驚人產值的, 正是用戶們默默貢獻的業餘時間。

已有許多遊戲分析顯示, 《王者榮耀》相比LOL進行了大量簡化, 最快6分鐘即可投降, 一般情況下一盤也不過20分鐘左右。 在各款流行的MOBA遊戲中, 最輕量、最順乘移動化設計的《王者榮耀》成為贏家。

“為了在地圖規模較大的5V5傳統模式下保證遊戲依然以快節奏進行, 《王者榮耀》在數值上也進行了大幅度調整。 在《王者榮耀》出現之前, 比較成功的MOBA手游 《自由之戰》在數值上其實節奏很慢,

小兵血量高傷害低, 導致戰鬥時間過長, 一局5V5的戰鬥可能會持續30分鐘甚至更久, 在美術不討喜且打擊感欠佳的前提下, 不符合移動遊戲的初衷, 難以在追求爽快的玩家中普及快節奏與手機使用者使用設備的時間碎片化不謀而合。 ”

——觸樂網

近日剛在香港購得價值9800萬港幣複式豪宅的“《王者榮耀》之父”姚曉光曾在ChinaJoy上表示:“大部分玩家對戰一局《英雄聯盟》通常需要30-40分鐘, 在此期間因為團戰、Gank(趁機攻擊, 系遊戲用語)等玩法內容, 情緒已經歷了數次起伏, 身心疲憊。 當他們拿起手機的時候, 手機MOBA不應該再消耗他們這麼多的精力與時間。 ”

節奏快、時間短, 已經成為對“《王者榮耀》為什麼制霸手遊界”的共識性正解。

無論是身邊的友人還是網上的帖子, 大體上, 課間來一盤, 通勤路上來幾盤, 午休再幾盤, 晚上再“開黑”幾把, 逐漸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新常態”。

“殺時間”當然不是殺死工作時間, 而是指將生活中碎片化的時間段用遊戲填充掉, PC端遊時代流傳下來的綁架使用者時間的模式, 是完全不符合智慧手機和手遊最基本的特點的。正如騰訊副總裁所說的: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的,讓商業化存在於無形中。也正因為如此,《王者榮耀》即使人均月度使用時長已經來到了329分鐘,但仍並不會讓玩家感到特別需要“肝”。

遊戲之外,《王者榮耀》依然無所不在

不過,在人們真正開始把自己的碎片時間貢獻給王者榮耀之前,他們的日常空間首先被《王者榮耀》的廣告填滿。在虛擬與現實的空間,騰訊依靠與品牌合作推廣以及大面積的投放廣告瘋狂增加《王者榮耀》的曝光率以達到行銷的目的。

按照《王者榮耀》的官方說法,這些廣告“出現的場所有公交月臺、有地鐵月臺、有大商場內、有電梯間、甚至還有媒體報紙等刊物,只要留心我們就能在身邊發現這一組精彩的海報廣告!”土逗就曾在北京的首都國際機場看到機場配備的推車上印的《王者榮耀》廣告,上面寫著“候機無聊?玩王者榮耀!”之類的字樣。

除了霸佔公共空間,《王者榮耀》還通過與大品牌合作,讓《王者》的身影出現在別人家的產品或服務空間當中。

“肯德基的兄弟餐廳必勝客近日就宣佈首次嘗試與手遊的跨界行銷,聯手騰訊在全國推出6家“王者榮耀”遊戲主題餐廳,通過餐廳裝飾還原遊戲場景,售賣遊戲套餐贈送遊戲限量閃卡,來吸引年輕消費者。”

——騰訊新聞

除此之外,雪碧、摩拜等品牌也與《王者榮耀》捆綁。用戶每當線上下使用特定寶箱車就有機會抽取《王者榮耀》人物貼紙,集齊6個人物貼紙就可以得到摩拜單車的紅包、《王者榮耀》皮膚和兩罐雪碧。而現在市面上賣的雪碧易開罐上,印的也正是《王者榮耀》中的遊戲人物圖片。

《王者榮耀》在人們的生活空間裡變得無孔不入,人們以前所未有的頻度接受同家廣告的洗腦:當你每天等車時都看到月臺上《王者榮耀》海報,當你騎上摩拜抽到《王者榮耀》貼紙,當你去必勝客享受歡樂時刻而目睹滿牆的遊戲人物圖像,這時,再不拿出手機開一局,就是你的不對了。

製造虛榮的《王者榮耀》,意外消費的玩家

將遊戲安插到人們零碎的時間,將廣告植入人們的碎片空間,終極目的是為了強力吸粉,最終打通《王者榮耀》及其相關的產業的現金流通道。

而《王者榮耀》本身也成為了廣告的載體。3月7日,《王者榮耀》為遊戲內英雄趙雲出了一款名為“引擎之心”的皮膚,皮膚限時售賣至4月11日。一元錢大約能購得10點券,而這款可以在英雄回城時腳下出現BMW標誌的皮膚,要888點券。有網友調侃,這可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寶馬了。根據業內人士估算,該款皮膚一天為騰訊狂撈1.5億元。除了玩家上供的這1.5個億,騰訊拿到的寶馬贊助不知道又有多少呢?

《王者榮耀》走紅之後,遊戲之外的王者代練產業也愈發生機勃勃。除了應運而生的專賣代練和陪練服務的APP,淘寶上提供“王者榮耀代練”服務的店家亦數不勝數。通常一個散戶代練的收費,從黃金段4打到鉑金1,總共花費要500元左右。這樣的叫價在市面上不算高,有的商家從鉑金1打到王者段位,收費高達1800元。從淘寶上看,月銷量百萬的店家並不在少數。

代練需求與虛榮心有關。《王者榮耀》作為一個新興的話題流行於大學生宿舍、中小學生群體、辦公室、情侶與朋友間,遊戲中的段位正在成為了玩家們炫耀的資本。不過,僅僅是“虛榮心”無法促成代練的市場。當普通玩家遠多於高水準玩家,當普通玩家“沒時間”或“急於”練級上分時,代練市場才迅速地崛起。

《王者榮耀》也為網紅主播吸引了大量電競迷的關注打賞,一些遊戲主播通過直播解說《王者榮耀》已“年入近千萬”。《王者榮耀》的主播也深諳王者受眾的特點:快速走局的遊戲性質吸引的是低齡化、時間碎片化的一批玩家,他們不大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去網上尋找長篇的攻略文或看較長的視頻,而遊戲主播如當紅的“瓶子”則成功用一分鐘短視頻吸引了大量眼球。

總的來說,不論是遊戲內的購買,代練還是直播,都離不開商家對消費者碎片時間的利用。如果說無處不在的廣告製造了欲望,擴大了粉絲,甚至釋放了玩家的“虛榮”,那麼以上這些活動則讓那些宣傳與洗腦最終物質化。當你進入了《王者榮耀》的世界,不斷推出的“產品”、“服務”將一二再、再而三地讓你意外地掏錢消費。遊戲也就轉變為一台無處不在的欲望機器,自我已經越來越不能成為欲望的主宰,生產欲望,主宰欲望的是遊戲虛擬出來的實在。

《王者榮耀》之外,被擊碎的現實生活

吸走你或你爸媽血汗錢的《王者榮耀》並沒有改變、甚至加劇了你生活碎片化的狀況。

不論是開發者、玩家還是媒體都流行著這樣的論調:《王者榮耀》是一種社交的方式。這個觀點讓不少人為《王者榮耀》點贊,因為它讓孤獨的現代人終於找到了那種久違的共同感。

然而,這卻是假像。《王者榮耀》被戲稱為“農藥”,青少年因沉迷《王者》,已經出現不少極端問題:

杭州13歲男孩沉迷《王者榮耀》,手機被收後跳樓,還自言自語“我怎麼不會飛?”醒後第一件事情就要登遊戲帳號;

初中生不願上學,稱想打工買手機玩《王者榮耀》;

媽媽不慎打斷十幾歲兒子玩手游,遭連續飛踹;

廣州一17歲少年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誘發腦梗,險些喪命……

的確,遊戲沉迷背後,是父母工作忙碌造成的陪伴缺乏、孩子對自主性及控制力的渴望等,但是騰訊的發言人卻沒有資格說“委屈”。《王者榮耀》以它低門檻、用時短及以移動化的特性粗暴地擊破了學生本就薄弱的自製力與家長本就脆弱的防線,讓中小學生沉迷,最終引爆家庭的矛盾。

我們有理由相信,讓一個隻想盈利的遊戲開發者高興的,不會是“愛”、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而是中小學生放學後、睡覺前那段碎片時間出現的流量高峰。如今防沉迷三板斧的出臺不過亡羊補牢,那些街頭無處不在,時刻提醒小學生開黑的廣告並不會消失。

同樣,成人玩家似乎也並沒有因為《王者榮耀》而更加親密。一名北漂白領玩家被問到“是否感覺該遊戲讓她與朋友更親密的時候”表示,“我的確經常跟那些很久不聯繫的朋友一起開黑。但遊戲之外我們也沒機會聊什麼,都在不同的城市,做不同的工作,加完班後一起開黑釋放一下,但釋放完之後就沒力氣聊別的了。”

當人們的現實生活被長時間工作、和流動的生活切割,維繫情感變成一種高成本的事情時,《王者榮耀》便不過是在虛構一種“重聚”感,而這種一次20分鐘的戰友情,又能在《王者》之外的現實世界裡維持多久呢?

作者:林深 Catherine

美編:黃山

土逗原創

是完全不符合智慧手機和手遊最基本的特點的。正如騰訊副總裁所說的: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的,讓商業化存在於無形中。也正因為如此,《王者榮耀》即使人均月度使用時長已經來到了329分鐘,但仍並不會讓玩家感到特別需要“肝”。

遊戲之外,《王者榮耀》依然無所不在

不過,在人們真正開始把自己的碎片時間貢獻給王者榮耀之前,他們的日常空間首先被《王者榮耀》的廣告填滿。在虛擬與現實的空間,騰訊依靠與品牌合作推廣以及大面積的投放廣告瘋狂增加《王者榮耀》的曝光率以達到行銷的目的。

按照《王者榮耀》的官方說法,這些廣告“出現的場所有公交月臺、有地鐵月臺、有大商場內、有電梯間、甚至還有媒體報紙等刊物,只要留心我們就能在身邊發現這一組精彩的海報廣告!”土逗就曾在北京的首都國際機場看到機場配備的推車上印的《王者榮耀》廣告,上面寫著“候機無聊?玩王者榮耀!”之類的字樣。

除了霸佔公共空間,《王者榮耀》還通過與大品牌合作,讓《王者》的身影出現在別人家的產品或服務空間當中。

“肯德基的兄弟餐廳必勝客近日就宣佈首次嘗試與手遊的跨界行銷,聯手騰訊在全國推出6家“王者榮耀”遊戲主題餐廳,通過餐廳裝飾還原遊戲場景,售賣遊戲套餐贈送遊戲限量閃卡,來吸引年輕消費者。”

——騰訊新聞

除此之外,雪碧、摩拜等品牌也與《王者榮耀》捆綁。用戶每當線上下使用特定寶箱車就有機會抽取《王者榮耀》人物貼紙,集齊6個人物貼紙就可以得到摩拜單車的紅包、《王者榮耀》皮膚和兩罐雪碧。而現在市面上賣的雪碧易開罐上,印的也正是《王者榮耀》中的遊戲人物圖片。

《王者榮耀》在人們的生活空間裡變得無孔不入,人們以前所未有的頻度接受同家廣告的洗腦:當你每天等車時都看到月臺上《王者榮耀》海報,當你騎上摩拜抽到《王者榮耀》貼紙,當你去必勝客享受歡樂時刻而目睹滿牆的遊戲人物圖像,這時,再不拿出手機開一局,就是你的不對了。

製造虛榮的《王者榮耀》,意外消費的玩家

將遊戲安插到人們零碎的時間,將廣告植入人們的碎片空間,終極目的是為了強力吸粉,最終打通《王者榮耀》及其相關的產業的現金流通道。

而《王者榮耀》本身也成為了廣告的載體。3月7日,《王者榮耀》為遊戲內英雄趙雲出了一款名為“引擎之心”的皮膚,皮膚限時售賣至4月11日。一元錢大約能購得10點券,而這款可以在英雄回城時腳下出現BMW標誌的皮膚,要888點券。有網友調侃,這可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寶馬了。根據業內人士估算,該款皮膚一天為騰訊狂撈1.5億元。除了玩家上供的這1.5個億,騰訊拿到的寶馬贊助不知道又有多少呢?

《王者榮耀》走紅之後,遊戲之外的王者代練產業也愈發生機勃勃。除了應運而生的專賣代練和陪練服務的APP,淘寶上提供“王者榮耀代練”服務的店家亦數不勝數。通常一個散戶代練的收費,從黃金段4打到鉑金1,總共花費要500元左右。這樣的叫價在市面上不算高,有的商家從鉑金1打到王者段位,收費高達1800元。從淘寶上看,月銷量百萬的店家並不在少數。

代練需求與虛榮心有關。《王者榮耀》作為一個新興的話題流行於大學生宿舍、中小學生群體、辦公室、情侶與朋友間,遊戲中的段位正在成為了玩家們炫耀的資本。不過,僅僅是“虛榮心”無法促成代練的市場。當普通玩家遠多於高水準玩家,當普通玩家“沒時間”或“急於”練級上分時,代練市場才迅速地崛起。

《王者榮耀》也為網紅主播吸引了大量電競迷的關注打賞,一些遊戲主播通過直播解說《王者榮耀》已“年入近千萬”。《王者榮耀》的主播也深諳王者受眾的特點:快速走局的遊戲性質吸引的是低齡化、時間碎片化的一批玩家,他們不大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去網上尋找長篇的攻略文或看較長的視頻,而遊戲主播如當紅的“瓶子”則成功用一分鐘短視頻吸引了大量眼球。

總的來說,不論是遊戲內的購買,代練還是直播,都離不開商家對消費者碎片時間的利用。如果說無處不在的廣告製造了欲望,擴大了粉絲,甚至釋放了玩家的“虛榮”,那麼以上這些活動則讓那些宣傳與洗腦最終物質化。當你進入了《王者榮耀》的世界,不斷推出的“產品”、“服務”將一二再、再而三地讓你意外地掏錢消費。遊戲也就轉變為一台無處不在的欲望機器,自我已經越來越不能成為欲望的主宰,生產欲望,主宰欲望的是遊戲虛擬出來的實在。

《王者榮耀》之外,被擊碎的現實生活

吸走你或你爸媽血汗錢的《王者榮耀》並沒有改變、甚至加劇了你生活碎片化的狀況。

不論是開發者、玩家還是媒體都流行著這樣的論調:《王者榮耀》是一種社交的方式。這個觀點讓不少人為《王者榮耀》點贊,因為它讓孤獨的現代人終於找到了那種久違的共同感。

然而,這卻是假像。《王者榮耀》被戲稱為“農藥”,青少年因沉迷《王者》,已經出現不少極端問題:

杭州13歲男孩沉迷《王者榮耀》,手機被收後跳樓,還自言自語“我怎麼不會飛?”醒後第一件事情就要登遊戲帳號;

初中生不願上學,稱想打工買手機玩《王者榮耀》;

媽媽不慎打斷十幾歲兒子玩手游,遭連續飛踹;

廣州一17歲少年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誘發腦梗,險些喪命……

的確,遊戲沉迷背後,是父母工作忙碌造成的陪伴缺乏、孩子對自主性及控制力的渴望等,但是騰訊的發言人卻沒有資格說“委屈”。《王者榮耀》以它低門檻、用時短及以移動化的特性粗暴地擊破了學生本就薄弱的自製力與家長本就脆弱的防線,讓中小學生沉迷,最終引爆家庭的矛盾。

我們有理由相信,讓一個隻想盈利的遊戲開發者高興的,不會是“愛”、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而是中小學生放學後、睡覺前那段碎片時間出現的流量高峰。如今防沉迷三板斧的出臺不過亡羊補牢,那些街頭無處不在,時刻提醒小學生開黑的廣告並不會消失。

同樣,成人玩家似乎也並沒有因為《王者榮耀》而更加親密。一名北漂白領玩家被問到“是否感覺該遊戲讓她與朋友更親密的時候”表示,“我的確經常跟那些很久不聯繫的朋友一起開黑。但遊戲之外我們也沒機會聊什麼,都在不同的城市,做不同的工作,加完班後一起開黑釋放一下,但釋放完之後就沒力氣聊別的了。”

當人們的現實生活被長時間工作、和流動的生活切割,維繫情感變成一種高成本的事情時,《王者榮耀》便不過是在虛構一種“重聚”感,而這種一次20分鐘的戰友情,又能在《王者》之外的現實世界裡維持多久呢?

作者:林深 Catherine

美編:黃山

土逗原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