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不是學習的料”這句話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導讀:中國有句古話:龍生龍, 鳳生鳳, 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句話只能說有一定的道理。 但在實際生活中, “龍”生出的是“龍”, 但也可能是最不成器的“龍”(參看坑了某爹的某兒子);“老鼠”生出的是“老鼠”, 但也可能是最出色的“老鼠”, 比如“精靈鼠小弟”。

和樂樂的相識純屬偶然, 樂樂成長在單親家庭, 爸爸在樂樂出生後不久因病去世了, 樂樂和媽媽從此相依為命。

樂樂的媽媽是個好強的女人, 一個人從偏遠貧瘠的山村靠著信念一步一步的走進了城市, 她說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 腳上穿著的是一雙爛鞋。

樂樂媽媽家境貧困,

早年失學, 文化程度也就小學二年級, 但她為了在城市裡謀得一席之地, 憑著勇氣和機靈學會了美髮的手藝, 不僅開了一家理髮店, 還把生意打理的蒸蒸日上, 我和她們娘倆就是在她開的理髮店認識的。

圖片來自網路

一天, 我去樂樂媽媽的理髮店做頭髮,

為了打發時間, 樂樂媽媽和我說起了樂樂的學習情況, 為自己學歷低不能輔導樂樂功課犯愁。 彼時的我在離她不遠的地方住著, 聽了孤兒寡母的為難, 頓時心生惻隱。

我和樂樂媽媽說好每週六下午為樂樂輔導功課。 因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心得, 自己的女兒也表現的成熟優秀, 左鄰右舍的媽媽們都願意和我探討一些育兒的經驗體會, 我也想切實瞭解下成績有差距的孩子的成長過程。

給樂樂輔導功課的過程中, 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就是樂樂在學習上表現出的不自信、態度上的敷衍、注意力總是無法集中, 統統歸結于她媽媽一直以來的一個說法, 就是覺得自己不是塊學習的料, 不可能勝任學習的任務,

更不可能在成績上出類拔萃。

圖片來自網路

這個想法和我給女兒灌輸的截然相反, 我經常和女兒說的是, 媽媽當過六年的英語課代表, 英語肯下功夫成績一定差不了。 媽媽連續兩次考過班裡的第一名, 考第一名前心裡會有預感, 因為複習的扎實,

所以才有自信。

說來也巧, 女兒初中也當過英語課代表, 聽了媽媽的“經驗之談”, 吭哧吭哧、勤勤懇懇背熟24篇英語課文, 英語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 整體成績在中學時代沒出過班裡前十名。

圖片來自網路

樂樂媽媽因為自己在學習上的負面經驗,

言傳身教中影響了樂樂, 從而導致樂樂學習的吃力和怯於努力, 這是多麼另人遺憾的“教育”啊。

通過一段時間的輔導, 樂樂的學習從班裡倒數第2名進步到35名左右(班裡65個人), 無論是完成作業的品質上還是主動學習的自律上都有了很大進步。 可惜後來我搬家了, 也就沒能繼續輔導樂樂的功課了。

周圍這樣的例子還有好多, 比如鄰居A, 認為女兒婷婷只要上了大學就高枕無憂了, 因為她上的大學和專業本身沒什麼優勢, 我們平時處的關係不錯, 所以我裝作不經意和婷婷聊了聊, 提醒她畢業後學位證書的“含金量”和專業的遠景, 在我女兒高考那年聽到了她的好消息, 她告訴我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 還考取了雙學位。

圖片來自網路

努力為自己多爭取些競爭的籌碼總不會錯的。千萬別和國外比。移民某國親戚的孩子剛剛高中畢業,就被某國排名前三的大學錄取了,網上搜索該大學世界排名超過清華北大,但這個事例和我國國情相比一點兒實際意義都沒有,因為人家所在的高中,畢業生僅180人,學習中上游就能上那個學校,在中國,學校平均一個班60多個人,一個年級十幾個班,全中國有多少個這樣的班,能比嗎?真的比不了。

圖片來自網路

結語:引導孩子努力向上,別拿自己的負面經驗幫倒忙,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一樣是塊未經雕琢、有無限可能的璞玉,用刻刀精雕細琢而不是用鋤頭狂砍亂鑿,孩子的將來都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圖片來自網路

努力為自己多爭取些競爭的籌碼總不會錯的。千萬別和國外比。移民某國親戚的孩子剛剛高中畢業,就被某國排名前三的大學錄取了,網上搜索該大學世界排名超過清華北大,但這個事例和我國國情相比一點兒實際意義都沒有,因為人家所在的高中,畢業生僅180人,學習中上游就能上那個學校,在中國,學校平均一個班60多個人,一個年級十幾個班,全中國有多少個這樣的班,能比嗎?真的比不了。

圖片來自網路

結語:引導孩子努力向上,別拿自己的負面經驗幫倒忙,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一樣是塊未經雕琢、有無限可能的璞玉,用刻刀精雕細琢而不是用鋤頭狂砍亂鑿,孩子的將來都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