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忻州:繁峙三聖寺介紹

位於忻州市繁峙縣東35公里西沿口村。 繁峙三聖始建年代無考, 可考之建年為元代, 明清兩代屢有修葺。 寺坐北朝南, 地勢較高, 由前後兩進院落組成。 中軸線上依次有影壁、前院山門、鐘鼓樓、東西配殿和地藏殿及後院東西配殿、大雄寶殿與禪堂。 西側為清建五穀神廟和奶奶廟。

大雄寶殿(即三聖殿)為寺內主體建築, 位於後院。 殿身面寬三間, 進深六椽, 平面近方形。 單簷歇山頂, 殿頂舉折平緩, 翼角起翹圓和。 鬥栱五鋪作, 單抄單下昂, 重栱計心造, 補間出45度斜栱及斜昂, 梁架為徹上露明造, 六椽栿通達前後簷外。

殿內有塑像14尊, 其中6尊為元代所塑, 8尊為明代所塑。 殿內四壁滿繪壁畫, 為明清作品。

寺內還保存元代石獅和唐代石雕小獅子各1只。

三聖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砂河鎮西沿口村北。 創建年代不詳, 現存建築為金代建築。 清同治十年遷建現址。

寺院坐北向南, 一進二院, 寺共有殿堂禪房30餘間。 前院有南殿三間, 東、西配殿各三間。 前後院之間建有舞臺一座, 另有一處台基, 南北兩個舞臺, 中間用隔板分開, 俗稱鴛鴦台。 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過殿、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有木雕華嚴像三尊居中, 後有雕花背光, 前違院, 侍立等泥塑。 木刻、泥塑技術精湛, 刀法簡煉。 殿東西北三面牆壁皆有明代壁畫, 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2006年5月, 三聖寺作為金至清時期的古建築, 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