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有些膽結石不需要治療,別被坑了!

前幾天, 【醫聲護事】發表了一篇《21歲美女膽囊內長滿數十粒結石, 病因和她的這個習慣有關》文章(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閱讀量出乎意料, 居然突破了20萬。

眾多網友在後臺留言, 表示要改掉這個壞習慣。 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自己已經患上了膽結石, 都再問:膽結石可不可以不切膽治療?可不可以喝藥治療?膽囊切掉, 人的膽是不是就很小了?......等等一系列問題。

看來, 我還是有必要和大家來談一談這個膽結石要怎麼個治法, 哪些情況需要切膽, 哪些情況可以保膽, 哪些情況不需要治療, 膽切掉了會怎麼樣?

我們先來模擬一下肝兄弟們間的關係

肝有三兄弟:肝臟、膽管和膽囊。 肝臟就好比自來水廠, 它所生產出來的水(膽汁)通過複雜的水管系統(肝內膽管)傳輸到蓄水池(膽囊)中, 當需要的時候(進食), 蓄水池通過排水管(肝外膽管)排出水分(膽汁)進入用戶家裡(腸道)。

當水廠或者管道出現問題, 水質發生變化, 就容易出現水垢(膽泥), 如果再不加管理, 水垢進一步堆積(形成膽石)就會堵塞管道, 引起黃疸, 還有可能引發膽源性胰腺炎, 甚至重症膽管炎危及生命。

有些膽結石不需要治療, 別被坑了!

相信很多人都做過體檢, 肯定也有人被查出膽結石。 當你拿到體檢報告那一刻肯定比拆快遞還快, 一看幾個大字——膽囊結石, 肯定覺得自己要開刀取石頭了。

在這裡我可以明確告訴你, 不疼不癢的無任何症狀的膽結石無需任何治療, 每年常規體檢定期做腹部B超觀察, 平日注意保養即可。 千萬別被某些莆田系醫院給騙進去做手術了!

但是下面這三種膽結石必須得治!

第一種:反復發作疼痛的膽結石

膽結石疼痛主要是因為石頭卡在了膽管處, 造成膽汁淤積。 所以反復發作的疼痛就說明卡在膽管處的結石正在不斷的刺激你的膽管、你膽囊、你的身體。

反復發作的膽結石是非常危險的, 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引起膽囊炎、腹膜炎、胰腺炎、膽囊癌等等。 還存在一個巨大風險, 由於反復發作的膽囊炎多數是小石頭, 所以不光是會引起膽囊炎等問題, 還有可能掉進膽管裡, 形成膽管結石, 危及生命。

第二種:膽囊裡充滿了結石

當囊裡充滿了結石, 一切不用考慮, 應該直接切掉膽囊。 有時候整個膽囊長滿結石, 這種情況反倒不會疼, 裡頭幾乎容納不進去膽汁、膽囊也不會收縮了, 當人體進食時膽囊已經不工作了, 這種膽囊其實已經報廢了, 留著只能增加患癌風險。

第三種:結石直徑在3釐米以上

3釐米以上的結石通常稱為大結石,這種結石常常佔據膽囊腔一半以上的體積,經常與膽囊壁摩擦導致膽囊粘膜的損傷,因而,患有大結石一般都有慢性膽囊炎,這也是膽囊癌的潛在發病因素。所以對於這樣的結石也應當切除。

我不想切膽囊,可以吃藥溶解結石嗎?

我在臨床上遇到許多病人都要求保膽取石或要求藥物溶解石頭。我向來主張有手術適應症都應該把膽囊一刀切。

因為膽囊就是一個人體儲存膽汁的容器,不斷地將肝臟分泌的膽汁儲存起來,並加以濃縮,在進食的時候,膽囊通過自身的收縮,將濃縮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幫助消化脂肪。膽囊管與肝總管匯合,形成膽總管進入小腸,膽囊就像河流側支的湖泊起調節水流量的作用。

膽囊切除後,則膽汁經膽總管直接、持續地進入十二指腸,暫時失去了膽汁濃縮和存儲的功能,因此在人們進食時較前沒有足夠的膽汁來幫助消化,會出現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如腹部不適、腹脹、腹瀉等,尤其是吃油膩食物時。

但人體可以逐步適應這個變化,這一過程大約需要2~3個月的時間。在這段代償、適應的時間裡,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會暫時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時應對的辦法是少食多餐,避免過渡油膩飲食,2-3個月以後,根據對食物的反應,也可以逐漸適當增加一些脂肪食物,由少到多,如有不舒服,再酌情減少或暫時不吃。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對脂肪食物也就不會有任何反應了。

所以大家不必把這個“壞膽”看得那麼重,有它沒它我們照樣過正常人的生活!

關於藥物溶石頭,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效果不確切,因為結石種類很多,有的結石鈣質含量高,有的膽固醇含量高,效果參差不齊。且藥物治療時間長,目前認為膽酸類溶石類藥物只適合於5-15%的病人。

我也可以明確地告訴你,藥物溶石相當容易復發,因為容易滋生膽囊結石的溫床還在那裡,即使千辛萬苦天天吃藥溶解了一小部分石頭,又長出個新石頭豈不是又要折騰一番,我個人覺得這個藥物溶石應該要被淘汰掉。

想保膽,但你得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

我們醫院也開展“保膽取石”技術,但是要滿足這三個條件:

非高齡(一般在50歲之內)

膽囊功能良好、沒有結構異常、膽囊壁光滑無增厚

結石數量最多不超過3個,形態規則、直徑不超過3釐米,且隨體位改變能移動

只有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我們才考慮微創保膽取石,條件夠苛刻吧!

好了,今天完成任務了,關於膽結石治療的這些問題,不學醫的也應該能略懂一二了吧,如果你還有疑問,可以留言,我看到後,有時間就會給大家回復的。

(頭條特約作者:肝膽相思)

3釐米以上的結石通常稱為大結石,這種結石常常佔據膽囊腔一半以上的體積,經常與膽囊壁摩擦導致膽囊粘膜的損傷,因而,患有大結石一般都有慢性膽囊炎,這也是膽囊癌的潛在發病因素。所以對於這樣的結石也應當切除。

我不想切膽囊,可以吃藥溶解結石嗎?

我在臨床上遇到許多病人都要求保膽取石或要求藥物溶解石頭。我向來主張有手術適應症都應該把膽囊一刀切。

因為膽囊就是一個人體儲存膽汁的容器,不斷地將肝臟分泌的膽汁儲存起來,並加以濃縮,在進食的時候,膽囊通過自身的收縮,將濃縮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幫助消化脂肪。膽囊管與肝總管匯合,形成膽總管進入小腸,膽囊就像河流側支的湖泊起調節水流量的作用。

膽囊切除後,則膽汁經膽總管直接、持續地進入十二指腸,暫時失去了膽汁濃縮和存儲的功能,因此在人們進食時較前沒有足夠的膽汁來幫助消化,會出現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如腹部不適、腹脹、腹瀉等,尤其是吃油膩食物時。

但人體可以逐步適應這個變化,這一過程大約需要2~3個月的時間。在這段代償、適應的時間裡,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會暫時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時應對的辦法是少食多餐,避免過渡油膩飲食,2-3個月以後,根據對食物的反應,也可以逐漸適當增加一些脂肪食物,由少到多,如有不舒服,再酌情減少或暫時不吃。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對脂肪食物也就不會有任何反應了。

所以大家不必把這個“壞膽”看得那麼重,有它沒它我們照樣過正常人的生活!

關於藥物溶石頭,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效果不確切,因為結石種類很多,有的結石鈣質含量高,有的膽固醇含量高,效果參差不齊。且藥物治療時間長,目前認為膽酸類溶石類藥物只適合於5-15%的病人。

我也可以明確地告訴你,藥物溶石相當容易復發,因為容易滋生膽囊結石的溫床還在那裡,即使千辛萬苦天天吃藥溶解了一小部分石頭,又長出個新石頭豈不是又要折騰一番,我個人覺得這個藥物溶石應該要被淘汰掉。

想保膽,但你得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

我們醫院也開展“保膽取石”技術,但是要滿足這三個條件:

非高齡(一般在50歲之內)

膽囊功能良好、沒有結構異常、膽囊壁光滑無增厚

結石數量最多不超過3個,形態規則、直徑不超過3釐米,且隨體位改變能移動

只有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我們才考慮微創保膽取石,條件夠苛刻吧!

好了,今天完成任務了,關於膽結石治療的這些問題,不學醫的也應該能略懂一二了吧,如果你還有疑問,可以留言,我看到後,有時間就會給大家回復的。

(頭條特約作者:肝膽相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