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千萬別以為人胖都是吃的多動的少!其實是脾臟代謝問題

身邊肯定遇到這樣一些人, 吃的正常飯量, 身體卻肥胖, 並且動則氣喘, 沒有體力。 千萬別把肥胖問題都歸結為吃的多動的少,

有可能是脾臟代謝的問題。

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 多有濕痰,脾的運化能力不強, 有的人胖有的人瘦還要決定一個人的氣充足與否?氣充足的話, 氣, 血, 津液, 水分的代謝就會正常運行, 就不會有代謝物滯留, 人就不會胖;氣不充足, 氣, 血, 津液, 水分代謝就會出現異常, 引起痰飲滯留體內, 人就會發胖,運化能力不強也能造成肥胖。

脾主運化, 化就是把體內吸收的食物變成精微營養物質變成血液化掉。 同時, 還要把新鮮血液運到全身的每一處。 如果不能運到四肢末梢, 那裡就會有淤血、垃圾堆積。

如何判斷是脾失調導致的肥胖

脾虛通常會引起腹脹, 就是吃完飯肚子就脹, 甚至有的人即使不吃飯, 但一到下午肚子就脹起來了, 還有的人夜裡睡覺老是流口水。 這些都是脾的運化功能差了。 要及時地健脾, 才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中醫認為, 脾具有“土”的特性, 土很容易吸水, 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 而現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濕”問題。

解決辦法:艾灸!

艾灸具有健脾和胃, 溫經散寒, 補益氣血等功效。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艾灸治療脾胃的主要穴位, 操作方法很簡單, 大家不妨試試。

1【中脘】

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位於人體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4寸。 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等, 如腹脹、腹瀉、便秘、食欲不振,

精力不濟、神經衰弱治療慢性肝炎、治療慢性胃炎、胃痛等。

2【神闕】

即肚臍眼。 可治療胃炎、腸炎, 具有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等功效。 用艾火的藥力養護脾胃。 效果會很好。

3【關元】

位於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下3寸。 可治腹痛, 痛經, 盆腔炎, 腸炎, 腸粘連, 神經衰弱, 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等。 配足三裡, 調理腸胃, 治療腹痛、腹瀉等。

4【足三裡】

位於小腿外側, 犢鼻下3寸, 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 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濕。 長期艾灸, 可健脾和胃, 調中理氣, 適合各種脾胃病變。 和關元一樣, 也是保健養生之要穴。

另外如果有條件的話, 配合艾灸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這些背部穴位, 效果會更快。

調理脾胃, 除了做艾灸, 平常更應注意飲食, 鍛煉。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 百病由生。 ”養好脾胃, 百病不生。 脾胃和, 才能安五臟。

艾匠4.0明火無煙艾灸儀 ¥469 購買

天然竹艾灸罐隨身灸 ¥62 購買

艾匠蘄春陳五年手工純艾灸條 ¥3 購買

五年陳年艾柱 ¥35 購買

500克35:1三年黃金蘄艾絨 ¥80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