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道德綁架敏感症”綁架了誰?

上海地鐵9號線, 一男子拒絕給抱小孩的婦女讓座, 一位大媽上前勸阻, 並引發糾紛。 上海軌交公安在事發後介入調查, 該男子稱當天是去做志願者, 一天下來也很累, 所以沒有主動讓座。 (7月5日 澎湃新聞網)

這種心理不由得讓筆者聯想到了曾經熱議過的“碰瓷敏感症”, 如今動不動就拿“道德綁架”來說事的人, 是不是也應該預防一下“道德綁架敏感症”?潛意識地認為所有勸讓座的“大媽們”都是在道德綁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和自由, 不應該被傳統道德觀念所左右。 誠然, 因“讓座”而產生的矛盾與衝突,

在當前公共交通多樣化快速發展的今天, 屢見不鮮。 前有一位近70歲的老人在公車上因讓座與一小夥發生爭執和肢體衝突, 之後倒在公車上再也沒醒來;還有福州公交一位老人因身邊年輕姑娘沒給自己讓座, 對其破口大駡, 缺德、畜生不如;但也有鄭州活雷鋒, 906路公車長推出“讓座主題車廂”, 以此激勵乘客主動讓座, 爭創鄭州乃至全國讓座率最高的公車。

越來越多的自認為站在理性制高點的線民, 按照個性化固有思維, 極盡其能地駁斥“道德綁架”者, 卻不知自己已被“道德綁架敏感症”所綁架。 越來越多的人在道德綁架話題發酵下, 把不讓座作為無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冰冷藉口, 猶如“壞人變老了”這一說法一度風靡,

老年人群體在一些負面案例影響無限放大下, 被無情地貼上了“為老不尊”的標籤。

陷入“道德綁架敏感症”的民眾, 沒有時間對道德綁架與道德散架進行差異化辨別, 扭曲的自我觀念, 似乎可以讓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細酌之下, 是不是以後所有的自我安慰都能被當做不能“讓座”的理由?

如果社會上多一些對他人的理解與包容, 少一些錙銖必較的焦慮和困惑, 或許“道德綁架敏感症”就會得以緩解。 傳統美德需要弘揚, 被綁架的道德觀念需要重新屹立。 人總有脆弱的時候, 當我們看到父母日漸老去, 想像他們顫巍於城市高樓大廈, 車水馬龍間, 心理期待更多的是身邊的人們能夠對其多一些理解與關愛,

能夠在其需要幫助的時候, 勇敢地伸出雙手, 接力成援, 為彼此鑄就一個最暖心的時代。

文/冷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