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金龍下界作亂百姓遭殃,觀音慈悲心腸智慧收服!

自古以來, 鎣華山一帶, 就是聖地糧倉。 有段時間, 幾乎變成絕滅人煙的荒山了。 問其根由, 還是多虧觀音菩薩收金龍, 才避兔了一場災難的。

據說天上, 靈霄寶殿的四根柱頭上有四條龍。 纏在左邊柱頭的一條金龍, 趁玉皇大帝沒有來升殿, 就悄悄地私下凡來, 想找個好地方自由自在的過日子。

金龍東找西找, 找到鎣華山這個風景勝地, 就在山洞裡住了下來。 閒時, 它就翹起腦殼看山景;困了, 就在洞頭睡懶覺。 興趣發了, 就呼風喚雨, 湧水推波。

這樣一來, 金龍倒安逸好耍了, 黎民卻遭殃受災了。 房子叫風吹倒了, 糧食叫雨淋爛了, 道路橋樑叫水衝垮了。 逼得山上山下的人喊天叫地, 一股怨氣沖上靈霄寶殿。

正好是觀音菩薩在值班, 菩薩就帶起善財童子, 來到鎣華山, 發現是金龍作怪, 就命童子去收金龍。

金龍頭一抬, 拱垮半匹山, 尾一擺, 掃倒一片林。 菩薩見硬整下去, 黎民遭難, 就變成一個賣面餅的老太婆, 擺個攤攤在路邊上。

金龍和善財童子打了一陣仗, 肚子打餓了, 就變成一個人, 想去找東西吃。 它看到有賣面餅的, 就跑起來, 抓到餅就吃。

才吃了幾個, 肚子就痛起來了。 原來, 這餅是菩薩佛珠變的, 一念咒語, 金龍就痛得在地上滾。

觀音菩薩現出本像, 金龍忙向菩薩求饒。 菩薩問它願不願改悔?金龍答應要改悔。 菩薩就吩咐, 要它在這裡把黎民百姓受過的損失補償起, 要造福於民, 將功補過。

然後, 菩薩叫它張開嘴巴, 吐出佛珠子。 從此, 金龍當真規規矩矩的,

在這裡給人造福。 要風, 它才吹風;要雨, 它才下雨;要水, 它才湧水。

山上山下五穀豐登, 黎民百姓豐衣足食。 後來, 金龍回歸靈雷寶殿, 黎民感謝它的恩澤, 就在高橋場後邊, 修了一座“金龍廟”, 塑金龍像, 尊稱它為“金龍真人”。

每年朝山香客, 都要到這裡給它燒一灶香。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圖文無關, 歡迎大家收藏, 關注, 轉發。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