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德清: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明年基本完成

湖州線上訊 記者昨從德清縣農業局獲悉, 為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 推進水產養殖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德清縣全面開展水產養殖尾水治理行動, 計畫2018年基本完成治理, 主要以完善設施治理尾水、調優品種優化佈局、生態養殖迴圈利用三種方式開展。

作為淡水魚養殖大縣, 魚塘、溫室甲魚等養殖業曾為德清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但高密度放養養殖模式以及未經處理的養殖尾水直排, 讓水質受到嚴重影響。 “五水共治”開展以來, 該縣一方面不斷調整養殖產業結構, 一方面重點整治養殖面源污染,

促進傳統養殖業向生態農業轉型。

走進德清洛舍鎮砂村村九星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養殖基地, 養殖尾水依次流入進水口、沉澱池、冒泡池、過濾牆、生態池……通過過濾系統淨化出清澈的水。 企業負責人介紹說, 這套投入20余萬元建立的養殖尾水處理系統, 減少了尾水直排, 大大減輕環保壓力。

據悉, 今年, 洛舍鎮漁業養殖尾水治理目標數為8000畝。 規模較大的養殖戶自行建設尾水處理系統, 分散的小養殖戶則以村為單位, 通過示範場建設, 統一規劃帶動小養殖戶尾水生態處理。

根據4月出臺的《德清縣進一步推進漁業生態養殖加快尾水治理實施方案》, 可通過建立沉澱池、過濾壩、曝氣池、生物處理池、人工濕地等養殖尾水處理設施,

應用物理和生物淨化處理新技術、新工藝, 做到達標排放及迴圈水再利用。

同時, 引進品種新、污染少的養殖新品種, 採用節能減排、節地節水等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 保持良好的養殖水體, 促進水產品品質安全和水域環境改善。 “尾水治理可以解決藍藻氾濫難題, 改善生態環境, 更重要的是能防止養殖戶直排現象發生, 有效改善河道水質。 ”該工作人員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