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系列報導|《價改之變——從農戶帳本看農產品價格改革路線圖》(二):三產融合不滯銷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農產品價格改革, 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推動農產品市場化進程、促進農業體系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 更是農民最關注的“三農”問題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要完善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 而近年來, 國家和地方每年都會出臺農產品價格改革的新政策。 從棉花、大豆目標價格試點, 到玉米價補分離改革, 有些地區還推出了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等等。

那麼, 這些改革措施給市場帶來了哪些變化?對農民的生產又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鄉村之聲今天繼續推出系列報導《價改之變——從農戶帳本看農產品價格改革路線圖》。

我們看看農產品價格改革取得了哪些階段成果, 又是如何拉近農民和市場之間的距離的。

近年來, 我國一些地區的經濟作物常常出現滯銷賣難現象,

這給產地農民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為什麼在面對市場價格變化時, 經濟作物顯得不夠“經濟”?應對價格改革, 農戶又該如何激發出區域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

系列報導《價改之變——從農戶帳本看農產品價格改革路線圖》今天推出第二篇《三產融合不滯銷》。

陽春三月, 在北京市房山區周莊村的慧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裡, 機器轟鳴。 理事長王雷正忙著指揮鏟車卸貨;另一邊, 幾名工人開始著手拆除緊挨合作社門口的一排簡易房。

這排簡易房原本是合作社存放生產資料的雜物間, 現在, 王雷將它規劃為高檔玻璃溫室, 主要接待來這裡觀賞、品嘗菊花的高端客戶。

王雷:從那個房子上面起玻璃, 起一個6米多高的連棟溫室。 再進這屋, 最低就得3000塊錢一桌。 那餐具就不能使普通的盤子, 餐具都得有造型, 一種花一個造型。 你包括, 喝著喝著酒, 一看這個花漂亮, 一人一首詩, 邊上必須配著筆墨紙硯。 我們這幾年總結的經驗, 全是吃花人教我們的。

幾年前,

這裡連一棟溫室大棚都沒有, 村民分散種植玉米, 收入微薄。 2011年, 王雷牽頭成立合作社, 改建溫室種植蔬菜。

王雷:建這個棚以前, 本村人根本就不會種菜。 我從天津找人, 教他們怎麼綁菜, 菠菜必須綁成橢圓形扇面的。 當初, 新發地來車之後, 都是2塊2、2塊3, 我綁得不好看, 然後就給我2塊, 比別人便宜3毛。 然後給我協調。

轉年夏天, 成本更低的露地蔬菜大量上市, 王雷的大棚蔬菜失去競爭力。 這時候, 他又另闢蹊徑, 做起鮮切花生意。

王雷:12年開始種花。 那時候種的鮮切的菊花、百合、玫瑰。 出一茬花, 種一茬菜。

記者:你比較過嗎?種花的效益和種菜的效益哪個好?

王雷:種花要求技術含量高;種菜有保障, 種花沒什麼保障。 如果你趕上價了, 就趕上了。

但鮮切花市場價格波動劇烈。2014年,受出口影響,鮮切菊花的價格,從每枝1元,急速下降到5毛錢,甚至都賣不出去。此時,王雷再次帶著大家調整種植品種。

王雷:我們在種鮮切花的同時,就是好多市場有人去找這個食用菊花的。我一想,淨找這個我就種點吧,找了幾萬塊錢的苗種種。頭一年的效果挺好的,來的人挺多的。感覺讓遊客在這兒吃,效益更好。這是市場推著我們走的。

從2014年10月開始,這裡平均每天都能迎來500多名遊客。遊客們在合作社內喝菊花泡的熱茶,吃熱氣騰騰的菊花火鍋,品嘗特色菊花宴。他們還把一些花形不好的菊花製成菊花醬,發展深加工產品。

如今,採摘和餐飲為合作社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菊花採摘價格每市斤80元,餐飲接待每位100元。

王雷:食用的花利潤高、成本低、省人工。你想想,現在一畝地最低產量我們是2000斤,80元一斤,就是16萬。最保守的,他們一個棚到了7萬塊錢純利潤。就是種的再不好,出點毛病,產量不行的,也有7萬塊錢。鮮切花好的時候,你2萬塊錢一個棚,等於一個棚頂2-3個棚,效益翻2倍。

應對價格改革,適應市場變化,農民有話說。

北京房山慧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雷認為,不管是“一產”,還是“三產”,優質、綠色是經濟作物有效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王道。

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價格穩定、多掙錢,按我們這幾年摸索的經驗,所以第一重要的就是保證你的品質——必須是要保證的。而且普通蔬菜也一樣,還是要以銷定產,訂單式生產。訂單從哪來?從你的品質,讓老百姓認可你。市場再波動,對你沒影響,價格我們說了算!這點是我們最受益的。六年全是我培養的高端客戶,讓市民得知道、瞭解、信任你,價格你就不受影響。

還有對接旅遊。旅遊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這兒是生產區,我們是以生產為主的,我不能脫離我的主業生產。旅遊,不是純掙那個門票錢的,是讓他來,讓他看到我們是按照什麼標準在生產,他就知道我這兒吃著放心,會帶來他的家人、朋友來我這兒買菜、採摘。這就是無形中的錢。我這幾年已經理順了這個,也受益於這點。

從單純種植蔬菜,到生產鮮切花卉,再到發展特菜和食用花卉,按照市場需要不斷調整種植品種,不僅收入翻番,產業也在融合發展。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翟留栓認為,三產融合是適應市場價格波動最好的辦法。

專家點評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翟留栓:

翟留栓:一二三產融合最大的優勢,就是讓第一產業通過和“三產”融合,直接面對市場,市場訊息能夠及時回饋給“一產”,避免了盲目地競爭。所以,就從“傻瓜農業”變成真正的“聰明農業”。根據市場需求開展的農業生產,可以說是一個根本性的改變。所以,我們國家才鼓勵走“一二三產融合”的道路。

一二三產融合的模式多種多樣。那麼,菊花這種融合模式是通過農家樂、餐飲帶動一二三產融合;有些一產主導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物流主導一二三產融合的也有。但總體來說,三產融合最容易融合就是特色產區、品牌產業。而比如說,東北種大米,就沒有必要搞三產融合。你規模太大了,三產融合特別累。對那些城市郊區小規模經濟,針對特殊客戶需求的,特別適合三產融合,因為只有通過三產融合,才能把鏈條上的附加值吃幹榨淨,才能提高他的收益。

記者:關鍵

統稿編輯:劉瑜穎

但鮮切花市場價格波動劇烈。2014年,受出口影響,鮮切菊花的價格,從每枝1元,急速下降到5毛錢,甚至都賣不出去。此時,王雷再次帶著大家調整種植品種。

王雷:我們在種鮮切花的同時,就是好多市場有人去找這個食用菊花的。我一想,淨找這個我就種點吧,找了幾萬塊錢的苗種種。頭一年的效果挺好的,來的人挺多的。感覺讓遊客在這兒吃,效益更好。這是市場推著我們走的。

從2014年10月開始,這裡平均每天都能迎來500多名遊客。遊客們在合作社內喝菊花泡的熱茶,吃熱氣騰騰的菊花火鍋,品嘗特色菊花宴。他們還把一些花形不好的菊花製成菊花醬,發展深加工產品。

如今,採摘和餐飲為合作社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菊花採摘價格每市斤80元,餐飲接待每位100元。

王雷:食用的花利潤高、成本低、省人工。你想想,現在一畝地最低產量我們是2000斤,80元一斤,就是16萬。最保守的,他們一個棚到了7萬塊錢純利潤。就是種的再不好,出點毛病,產量不行的,也有7萬塊錢。鮮切花好的時候,你2萬塊錢一個棚,等於一個棚頂2-3個棚,效益翻2倍。

應對價格改革,適應市場變化,農民有話說。

北京房山慧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雷認為,不管是“一產”,還是“三產”,優質、綠色是經濟作物有效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王道。

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價格穩定、多掙錢,按我們這幾年摸索的經驗,所以第一重要的就是保證你的品質——必須是要保證的。而且普通蔬菜也一樣,還是要以銷定產,訂單式生產。訂單從哪來?從你的品質,讓老百姓認可你。市場再波動,對你沒影響,價格我們說了算!這點是我們最受益的。六年全是我培養的高端客戶,讓市民得知道、瞭解、信任你,價格你就不受影響。

還有對接旅遊。旅遊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這兒是生產區,我們是以生產為主的,我不能脫離我的主業生產。旅遊,不是純掙那個門票錢的,是讓他來,讓他看到我們是按照什麼標準在生產,他就知道我這兒吃著放心,會帶來他的家人、朋友來我這兒買菜、採摘。這就是無形中的錢。我這幾年已經理順了這個,也受益於這點。

從單純種植蔬菜,到生產鮮切花卉,再到發展特菜和食用花卉,按照市場需要不斷調整種植品種,不僅收入翻番,產業也在融合發展。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翟留栓認為,三產融合是適應市場價格波動最好的辦法。

專家點評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翟留栓:

翟留栓:一二三產融合最大的優勢,就是讓第一產業通過和“三產”融合,直接面對市場,市場訊息能夠及時回饋給“一產”,避免了盲目地競爭。所以,就從“傻瓜農業”變成真正的“聰明農業”。根據市場需求開展的農業生產,可以說是一個根本性的改變。所以,我們國家才鼓勵走“一二三產融合”的道路。

一二三產融合的模式多種多樣。那麼,菊花這種融合模式是通過農家樂、餐飲帶動一二三產融合;有些一產主導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物流主導一二三產融合的也有。但總體來說,三產融合最容易融合就是特色產區、品牌產業。而比如說,東北種大米,就沒有必要搞三產融合。你規模太大了,三產融合特別累。對那些城市郊區小規模經濟,針對特殊客戶需求的,特別適合三產融合,因為只有通過三產融合,才能把鏈條上的附加值吃幹榨淨,才能提高他的收益。

記者:關鍵

統稿編輯:劉瑜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