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944年10月24號美軍擊沉了最大的戰列艦——武藏號

武藏號戰列艦,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二號艦, 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之一。

1944年10月24日, 武藏號被美軍飛機擊沉於菲律賓錫布延海。

武藏號戰列艦

自20世紀30年代初葉起, 已經躋身于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海軍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

1934年1月, 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 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

1936年6月, 日本修改國防方針, 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

即日本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 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軍主力, 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 再以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 截擊並殲滅由美國本土前來增援的美軍艦艇編隊。

由於日本是一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 資源匱乏的國家, 日本在戰艦數量上根本不可能與工業基礎雄厚、資源豐富的美國競爭, 更無法在戰艦的數量方面, 同美國海軍抗衡。

日本按照其明治時代以來"數量不足, 品質彌補"的方針, 確立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的發展戰略。 日本海軍預計, 美國海軍建造的戰列艦艦艇寬度由於巴拿馬條約的限制, 將搭載406毫米(16英寸)口徑艦炮。 而日本早在1916年就試製過460毫米口徑艦炮, 1920年又製造過480毫米口徑火炮, 在大口徑火炮製造上具有一定的經驗。 在這種思想指導和現實鼓舞下, 日本海軍開始準備建造搭載46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 並組建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

1934年10月, 日本海軍軍令部對海軍艦政本部正式下達了新式戰列艦的設計任務, 要求裝備460毫米口徑主炮8門以上, 155毫米口徑副炮12門(四座三聯裝), 或者200毫米副炮8門(四座雙聯裝), 最高航速30節以上, 艦體防禦裝甲能夠承受自身主炮在20000-35000米距離上的打擊。

1938年3月29日武藏號建設開工, 1940年11月1日下水。

武藏號一共搭載有零式雙座水上觀測機和零式三座水上偵察機共計7架, 前者最大速度370公里/小時, 最大航程740公里, 裝有3挺7.7毫米機槍。 後者最大速度375公里, 最大航程2080公里, 裝有1挺7.7毫米機槍。 這兩種飛機的主要任務是為戰列艦提供偵察, 以及在炮戰中觀察炮彈的落點。

1944年3月29日,武藏號由帛琉出港時遭到美國潛艇的伏擊,一枚魚雷擊中水線以下艦艏,造成大量進水。

1944年4月3日,武藏號返回吳港修復損傷。在修理時拆除兩舷的副炮炮塔,增強了防空火力。

1944年6月,大和、武藏所在的第2艦隊編入第1機動艦隊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

1944年10月,武藏號參加"捷1號"作戰計畫,由栗田健男海軍中將率領包括武藏在內的第2艦隊從婆羅洲北部的斯裡巴加灣出發參加萊特灣海戰,企圖攻擊位於萊特灣的盟軍登陸艦隊。

1944年10月24日,武藏號被美軍航母艦載機發現,隨後與美軍發生交火,最終被美軍飛機擊沉於菲律賓錫布延海,艦上名官兵有1021人喪生。

2015年3月2日,在菲律賓的錫布延海海底1KM處,武藏號的殘骸被發現。

以及在炮戰中觀察炮彈的落點。

1944年3月29日,武藏號由帛琉出港時遭到美國潛艇的伏擊,一枚魚雷擊中水線以下艦艏,造成大量進水。

1944年4月3日,武藏號返回吳港修復損傷。在修理時拆除兩舷的副炮炮塔,增強了防空火力。

1944年6月,大和、武藏所在的第2艦隊編入第1機動艦隊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

1944年10月,武藏號參加"捷1號"作戰計畫,由栗田健男海軍中將率領包括武藏在內的第2艦隊從婆羅洲北部的斯裡巴加灣出發參加萊特灣海戰,企圖攻擊位於萊特灣的盟軍登陸艦隊。

1944年10月24日,武藏號被美軍航母艦載機發現,隨後與美軍發生交火,最終被美軍飛機擊沉於菲律賓錫布延海,艦上名官兵有1021人喪生。

2015年3月2日,在菲律賓的錫布延海海底1KM處,武藏號的殘骸被發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