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省3464項小型水利工程完成管理體制改革

“如果沒有小型水利工程改革, 我也不會承包村裡的水庫, 成立互助縣雲中雁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 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去年, 剛到25歲的互助土族自治縣東溝鄉昝查村村民熊生昌承包了昝紮水庫, 養了800多隻大雁進行生態養殖, 發展休閒農業, 生態旅遊。 一年之後, 他成了當地創業致富的領頭雁。

據瞭解, 熊生昌承包水庫, 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每年按合同他要給互助縣水務局繳納1.5萬元的承包費, 並且要保障水庫的安全、防汛, 管護好水庫環境衛生和林地生態。 同時發展養殖和旅遊產業增加收入。

據互助縣水務局水管所朱生金站長介紹, 小型水利工程改革通過出租水庫水面、水體的經營權, 用於開展養殖、旅遊等經營活動, 即落實了水庫的管護主體, 又籌措了管護經費。 水庫有了“新管家”保障了水體永續利用。

作為全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革試點縣, 目前互助縣已有301項涉及水庫、澇池、泵站、灌區工程的小型水利工程通過國有管理、分級管理、集體管理、無償轉讓、承包租賃等方式實現了改革的目標, 解決了以往工程“有人用, 沒人管”“用不好, 矛盾多”的老大難問題。

省水利廳水管局局長呂強說, 針對水利工程數量多、規模小、產權不清、管護主體不明、管護方式和管護經費得不到落實等問題,

全省共有5444項小型水利工程納入改革, 到目前已有3464項工程完成了改革任務, 占改革總數的70% 。 按全省統一部署, 到2018年底將全部完成改革任務, 實現產權明晰, 管理到位的良好局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