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抗癌四年的老阿姨譜寫感激,相濡以沫五十載的“鑽石情”

在我接受治療的過程中, 愛情、親情、友情像一股股暖流, 彙集成戰勝疾病的力量。 這力量將癌細胞掃光, 這力量支撐我走出了病魔的困擾。 現在, 我的各項生命指標趨於正常, 我站起來了!我要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人, 特別要感謝我的老伴和一位好心人, 請他們和我一起過一個幸福的三八節!

相濡以沫五十載的“鑽石情”

王明真老人以一種特別輕鬆樂觀的口吻, 向抗癌衛士講述起自己的人生故事。

退休之前, 王明真在市第一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工作, 她的老伴兒馬培江也是一名醫生, 是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主任。 千里姻緣一線牽, 他們是那種典型的由同學成為夫妻的愛情。

當年, 來自南陽的王明真和來自商丘的馬培江考入河南醫科大學, 成為同班同學, 畢業後兩人一起被分配到武漢軍區某部隊醫院工作, 1980年, 他們又一起調至解放軍152醫院工作。

這期間, 二人結為夫妻。 1988年, 夫妻倆從部隊轉業後, 一個分到了市第一人民醫院, 一個分到了市第二人民醫院。 他們兢兢業業地工作, 相濡以沫地度過了一個個平凡的歲月。

4年前, 王明真被確診為乳腺癌, 而且是惡性程度最高的那一種。 醫生對馬培江說, 你的妻子可能只有半年生存時間, 要做好心理準備。 但馬培江不放棄任何治療的機會, 帶著妻子四處求醫, 希望出現奇跡。

手術切除、放療、化療, 各種治療手段都用了, 仍然沒能阻止癌細胞轉移, 王明真的身體每況愈下。 孩子們工作忙, 馬培江獨自承擔起照顧老伴兒的重任。

“我在鄭州住院4年, 他陪我1460天。 他是一位75歲高齡的老教授, 也是一名殘疾軍人, 按常理應該是被人照顧的老人,

但那時在病房, 他的名字卻變成了‘某某床陪護’。 ”王明真在感謝信中回憶, “那些日子, 他睡在病床邊的地板上, 護士打針、別人走動他都需要移動身子;最困難的是設法讓我吃飯, 每日早晨六點, 他先徵求我的意見, 然後風雨無阻地到街頭買回我喜歡吃的早餐, 樂滋滋地告訴我‘這個餅子焦香, 營養粥是我插隊買的’。 這些招數也真靈……”

有一次, 王明真深夜餓了, 想吃速食麵, 可半夜到哪兒去買啊?馬培江下樓找了好幾個商店, 終於買回來一包面, 泡好端給了老伴兒。 王明真吃著面, 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4年裡, 我輸液他看護, 我走路他攙扶, 我昏倒他幫助急救, 我摔倒在廁所他把我背起……從來都沒有說過一聲苦和累。 有時候, 他還得給我摳大便。

”講到這裡時, 王明真老人的眼裡含著淚花, 臉上卻依然掛著微笑。

當王明真病重想放棄治療時, 馬培江寫了一首詩鼓勵她:“戰勝癌症有良方, 醫護辛勞共同創。 科學治療求嚴謹, 樹立信心增力量。 起居飲食有規律, 適量運動且莫忘。 心理堅強最重要, 確保身體複健康。 ”在積極的治療和老伴兒的悉心照顧下, 王明真一次次擊敗了病魔, 身體狀況也逐漸好轉。

由於手術切除了右側乳房, 如今王明真老人的右臂右手明顯比左臂左手腫了一圈。 但她精神很好, 毫不在意地用右手拿著放大鏡, 給抗癌衛士讀起了三八節她送給老伴的一首藏頭詩:“馬王聚首逾五零, 培苗護果心底明。 江水擊石真容現, 收銀摘金鑽石情。

感謝給她精神鼓勵的好心人

除了自己的老伴兒, 另外一個王明真要特別感謝的人是她病情最重時出現在她面前的一位好心人。 這名好心人就是市安監局職工張現會, 他是《平頂山日報》曾經報導過的駐村幹部典型, 也是晚報曾經報導的歌詞創作愛好者。

2014年4月的一天,王明真老人偶然在候診室結識了前去看病的張現會。在閒談中瞭解到老人的病情後,張現會當即鼓勵王明真:“大嬸,您不要怕,一方面要相信醫生,另一方面要堅強,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後咱們多聯繫。”就這樣,兩人成了忘年交。

這之後,張現會經常給王明真發短信,寫詩鼓勵老人抗擊病魔:“困難像彈簧,看你咋較量,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把病看成小泥丸,用力一捏就可以把它捏碎……”春暖花開的時候,他發短信勸老人出來走一走:“小鳥在歌唱,小花吐芬芳,出來看一看,處處好風光,放鬆自己,快樂心上。”張現會還找機會到病房去看望王明真,這給了王明真極大的精神鼓舞。

三八節前夕,王明真老人特意寫了這樣一首詩送給張現會:“寒梅傲雪花更美,汗澆貧土百禾豐。手執珍貴花一朵,現會佩戴最公平。”

她覺得我溫暖了她,實際上她也溫暖了我

根據王明真老人的說法,在三八節感謝老伴兒和張現會是她的一個心願,她事先並未向兩人透露,“我老伴兒這幾天到外地辦事,正好不在家,我就來了”。

昨天,抗癌衛士與遠在深圳的馬培江老人通了電話。雖然老人一生閱歷豐富,是市二院最早一批主任醫師,但他很謙遜,稱自己“智商可以,情商不高”。他說,老伴兒能夠戰勝癌症,可以說是一個奇跡,當時與老伴兒一起治療的幾十位病友都不在了,關鍵在於她自己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1961年在河南醫科大學讀書時,他們就是同學,結婚也有50年了。他們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家底比較薄,夫妻兩個從安家那一刻起,就互相理解,相互支持,共同面對家庭責任。得知老伴兒為自己寫詩又跑到平頂山晚報訴說心中的感謝,馬培江說,既然她想說,就順著她的意思,“兩個人生活了一輩子,她患病了,我照顧她,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其他人無法替代。”

張現會目前在魯山縣馬樓鄉官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昨天接到抗癌衛士的電話,得知王明真老人感謝他還為他寫詩後,他連稱沒想到。張現會說,那次他到解放軍152醫院看肩周炎,認識了王明真老人,只是有時給老人發去祝福與鼓勵的短信,有一次到鄭州開會順便到省腫瘤醫院看望了她,給老人買了一件上衣。後來老人送他自己親手製作的賀卡,以示感謝。

張現會感動地說:“我為她做的事情很小,她覺得我溫暖了她,實際上她的行為也溫暖了我。”

抗癌管家服務【月】解決抗癌一切問題 ¥229 購買

2014年4月的一天,王明真老人偶然在候診室結識了前去看病的張現會。在閒談中瞭解到老人的病情後,張現會當即鼓勵王明真:“大嬸,您不要怕,一方面要相信醫生,另一方面要堅強,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後咱們多聯繫。”就這樣,兩人成了忘年交。

這之後,張現會經常給王明真發短信,寫詩鼓勵老人抗擊病魔:“困難像彈簧,看你咋較量,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把病看成小泥丸,用力一捏就可以把它捏碎……”春暖花開的時候,他發短信勸老人出來走一走:“小鳥在歌唱,小花吐芬芳,出來看一看,處處好風光,放鬆自己,快樂心上。”張現會還找機會到病房去看望王明真,這給了王明真極大的精神鼓舞。

三八節前夕,王明真老人特意寫了這樣一首詩送給張現會:“寒梅傲雪花更美,汗澆貧土百禾豐。手執珍貴花一朵,現會佩戴最公平。”

她覺得我溫暖了她,實際上她也溫暖了我

根據王明真老人的說法,在三八節感謝老伴兒和張現會是她的一個心願,她事先並未向兩人透露,“我老伴兒這幾天到外地辦事,正好不在家,我就來了”。

昨天,抗癌衛士與遠在深圳的馬培江老人通了電話。雖然老人一生閱歷豐富,是市二院最早一批主任醫師,但他很謙遜,稱自己“智商可以,情商不高”。他說,老伴兒能夠戰勝癌症,可以說是一個奇跡,當時與老伴兒一起治療的幾十位病友都不在了,關鍵在於她自己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1961年在河南醫科大學讀書時,他們就是同學,結婚也有50年了。他們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家底比較薄,夫妻兩個從安家那一刻起,就互相理解,相互支持,共同面對家庭責任。得知老伴兒為自己寫詩又跑到平頂山晚報訴說心中的感謝,馬培江說,既然她想說,就順著她的意思,“兩個人生活了一輩子,她患病了,我照顧她,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其他人無法替代。”

張現會目前在魯山縣馬樓鄉官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昨天接到抗癌衛士的電話,得知王明真老人感謝他還為他寫詩後,他連稱沒想到。張現會說,那次他到解放軍152醫院看肩周炎,認識了王明真老人,只是有時給老人發去祝福與鼓勵的短信,有一次到鄭州開會順便到省腫瘤醫院看望了她,給老人買了一件上衣。後來老人送他自己親手製作的賀卡,以示感謝。

張現會感動地說:“我為她做的事情很小,她覺得我溫暖了她,實際上她的行為也溫暖了我。”

抗癌管家服務【月】解決抗癌一切問題 ¥229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