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助推中國製造2025 三一重工讓製造更智慧

中新網7月6日電 工業4.0是德國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發展戰略。 在這場被稱為資訊化革命的浪潮中, 各國政府爭相出臺新型工業化戰略, 希望在新一輪全球製造業的競爭中搶得先機。

2015年, “中國製造2025”製造強國戰略強勢來襲, 兩化融合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作為中國首批、行業唯一的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企業, 三一扛起了“中國智造”的大旗。

三一智造 一小時下線一台泵車

三一重工18號廠房是智慧製造的一個典型車間, 該車間占地11萬平米, 擁有6條現代化總裝生產線, 是全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智慧工廠。

設計之初引入數位化工廠理念, 通過虛擬實境和建模仿真手段, 對車間的工藝佈局、資訊系統、生產能力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模擬試驗。 在虛擬車間中實現全面資訊化與效益最大化, 才開工建廠。 這一技術在三一20多家工廠推廣使用。

該車間可以實現柔性化生產, 隨時應對外部的變化。 車間配備了SAP智慧資料錄入系統、智慧物流系統、智慧檢測系統等智慧化資訊系統, 如果把整個車間比作一個大機器人, 以上資訊技術的融合, 使大機器人具備了一個十分聰明的大腦, 他收集並下達指令, 指揮車間的人和設備, 總是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 做正確的事。

相較於汽車行業的大批量自動化生產, 工程機械行業的智慧生產要高N個級別。

工程機械行業是離散型、小批量、多品種的製造。 20個工位, 150多種型號混裝, 支撐100億產值, 既要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 還要應對外部緊急加單及調整的變化, 這種高度柔性的智慧生產, 在三一真正得到了實現。

從訂單簽訂開始, 系統就會發出指令, 物料從立倉“自動”配送上架, 機器之間相互“傳達”生產資訊, 人、設備、公共資源迅速協調;僅1個小時, 一台全新的泵車就能成功下線, 而三一昆山的智慧工廠更快, 只要5分鐘, 就能下線一台挖機……

採集大資料, 構建工業物聯網平臺

設備下線了, 並不意味著三一的“智慧製造”告一段落了。 恰恰相反, 三一的“智造”體系隨著這每一款“智慧產品”的下線, 而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三一在每一台設備上植入一塊自主研製的控制晶片SYMC控制器,

有了這個控制系統, 三一的設備就跟人一樣, 可以看到施工現場的狀況, 可以“聽取”收集客戶的意見, 可以感知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危險等並發出警告。

SYMC智慧控制系統就是安裝在設備上的“黑匣子”, 相當於三一泵車的大腦。 它可以遠端控制設備, 完成一系列高難度的複雜施工動作;可以對設備全生命週期進行管理, 給客戶提供各種增值服務。

它還可以即時傳輸設備資訊:設備在哪裡, 在做什麼, 它的每一鏟, 每一步, 每一個重要資訊, 他都會真實記錄下來, 並回饋至三一的ECC企業控制中心。 智慧設備不斷採集回饋的海量資料, 就構成了為企業所用的工業物聯網大資料。

這些資料通過三一的ECC企業控制中心進行收集和回傳。 三一的管理人員, 只需監控智慧設備採集回傳的資料, 就可以監控設備運行狀態並實現智慧派工服務。 截止目前, ECC企業控制中心實現了全球範圍內20多萬台工程機械資料接入, 積累了1000多億條的工程機械工業大資料。

這些大資料, 反過來作用與企業, 用於指導企業的研發、製造、服務、以及生產和經營, 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援, 甚至為國家的宏觀經濟提供資料支撐。 隨著資料不斷上傳至雲端, 三一搭建起行業唯一的“終端+雲端”工業大資料平臺。 基於此, 三一成立了樹根互聯公司, 為有需求的中小企業提供智慧服務。

作為中國智慧製造的首批試點示範企業, 三一的資訊化建設始終走在前列,

在智慧製造、智慧產品、智慧服務三大領域建立了獨特的競爭力。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三一希望借助“中國製造2025”的政策東風, 用資訊化改造傳統製造業, 實現企業盈利能力、產品競爭力的大幅提升, 成就一個真正的世界級品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