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青玲:念好從嚴治黨“基層經”

雲南省龍陵縣龍新鄉黃草壩社區邵家寨村民小組原組長邵曰昌借工作便利, 將邵家寨村民小組征地補償款36.16萬元存入個人帳戶。 其中, 14.19萬元用於個人購車、21.97萬元用於個人購房。 (7月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征地補償被侵吞, 個人消費揮霍空。 ”看到類似的“微腐敗”新聞不免讓人憤恨。 隨著從嚴治党不斷向基層延伸, 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逐步被疏通, 然而, 還存在套取惠民資金、對待群眾冷漠、抓落實不到位等作風亂象, 不僅侵蝕了群眾切身利益, 還消解了基層黨組織的形象。

“郡縣治, 天下安”, 基層是党的執政根基,

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最後一公里”, 清除“堵塞”, 關係群眾獲得感, 也關係從嚴治黨的大局。 如何保證党的肌體健康?如何確保政令暢通?就必須念好從嚴治黨“基層經”。

築牢思想之基。 思想建設是從嚴治黨的基礎性環節, 也是關鍵性因素。 思想出現偏差, 行為便會出現偏離。 當前, 一些基層幹部黨性觀念不強, 工作中遇到問題“繞彎子、跑路子、撂挑子”;有的服務意識不濃, 針對老百姓的合理訴求“不上心、不用心、不費心”;有的理想信念不牢, 做表面文章有一套, 攻堅克難卻束手無策。 這些都是思想開關“跑冒滴漏”的現象, 無疑會影響基層社會風氣。 意識決定行動, 思想的高度關係作風的深度, 提振基層風氣,

這就需要築牢基層黨員幹部的思想根基。 比如, 充分利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契機, 大力開展黨性教育, 補足黨員幹部的精神之鈣。

緊繃紀律之弦。 紀律是黨員幹部的生命線, 只有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行為才有方向、監督才有效力。 一些基層黨員幹部把紀律當做可有可無的東西, 或是“上面九級風浪, 下面紋絲不動”, 執行紀律打折扣;或是熱衷於“小圈子、小團體”, 在規矩面前搞變通;亦或是把權力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 輕易突破紀律的約束, 事實證明, 觸碰紀律紅線必然陷入腐敗泥潭。 正如習總書記所提出得“實現全面從嚴治黨, 要靠嚴密的組織, 要靠黨員的自覺, 更要靠嚴明的紀律和規矩。 ”這就需要基層黨員幹部緊繃紀律之弦,

切實增強基全面從嚴治黨的緊迫感和廉潔規範用權的自覺性, 把規矩樹起來、紀律嚴起來。

織密制度之網。 制度管長遠、管根本。 不難發現, 在基層還存在組織設置虛化、工作機制僵化、活動方式老化、監督手段弱化等現象。 要麼黨內生活“擺擺架子”、“做做樣子”, 要麼監督問責“走走形式”、“吼吼嗓子”, 部分地方執行制度“裝腔作勢”, 制度力量未能充分發揮。 抓制度長效就是需要讓制度“長牙”, 厘清從上向下貫穿到底的責任體系、權力運行機制, 一級抓一級傳導壓力, 真正發揮制度督落實的作用。 比如, 將“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常態化、長效化, 在監督問責上不避重就輕, 對問題不蜻蜓點水,

從而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王青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